第一百二十章 出題

小說:簽到在大唐小說 作者:少聽風

房遺愛走進房間,一大批人紛紛站了起來行禮,把房遺愛嚇了一跳,饒是下人們早就跟他說了,可是如今突然一看也是震驚。

房遺愛拱手道“今日大家能夠為俊來慶賀,俊深感榮幸。

俊十幾歲的年齡,卻被冠以大儒的稱號,實在是有愧,俊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俊如今只能愧領這個稱號了。”

大家聽到房遺愛的話,嘴角抽了抽,以為房遺愛要將大儒的稱號推掉呢,沒想到房遺愛是“愧領”了,果然是能成為大儒的人,真是不要臉。

房遺愛也讓春風樓準備了不少的飯菜,此時在側房已經擺放完畢。

房遺愛拱拱手道“今日大家來俊這裡做客,俊不能讓大家餓著肚子回去,來,大家入席吧。”

李積不禁道“藍田縣伯倒是一個有趣的人,別人有客來訪要麼品茶作詩,要麼飲酒練武,到了伯府就是直接入席吃飯。”

程咬金白了白眼道“還用你說,一會你就放開肚皮吃吧,這可是春風樓的飯菜,而且還有美酒。平時可沒有機會放開肚皮喝他的酒。”

酒席進行到一半,博陵崔氏在長安的負責人道“藍田縣伯,如今你已是大儒之尊,門下卻沒有幾個使喚的人,我崔氏有一嫡子,自幼聰明伶俐,今日願入縣伯門下,任憑縣伯驅使。”

大家聽到崔氏的人言,大家也都蠢蠢欲動,畢竟大儒弟子的名頭誰不想得。

房遺愛總算明白了,這些人都是想讓自己收徒的。自己以前就從來沒有收穫徒弟,畢竟這年頭的師徒關係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他也從來沒有想過收徒。

房遺愛拱手道“俊小小年齡,哪裡有收徒的資格,但今日大家如此盛情,房某也不好掃興,大家可以讓自家子弟前來,房某文幾個問題,若是有人可以答出,今日房某收徒也未嘗不可。”

崔氏的京城負責人乃是程咬金老婆的二哥,博陵崔氏族長的二兒子崔正品。他聽到房遺愛的話以後大叫一聲“好,既然縣伯給面,我們也不含糊,只要能夠拜師成功,我們崔氏在各方面一定會讓縣伯滿意。”

半個時辰之後,各個家族需要考核的後輩也都到了。大的看起來已經有十五歲了,小的也有五歲以上。其實這還是大家照顧房遺愛年齡的問題,否則二十幾歲大家也能找來不少。

房遺愛並沒有費心思出題,隨隨便便出了幾個題。

房遺愛道“我出題也不難為大家,只有四種題,分別為對聯、作詩、算學、隨便說一個對歷史人物的看法。”

先是五道對聯,房遺愛拿來讓僕人裁好的紙

第一道有相皆虛妄

第二道筆走神龍憑大手

第三道書有未曾經我讀

第四道與有肝膽交朋友

第五道把酒只今是觀書悟昨非

房遺愛讓人將題目掛起來,道“只要諸位子弟能夠在一炷香內對出這四道中的任意一道,那麼就能進入下一關。”

房遺愛讓僕人將這些孩子和那些人隔離開,防止有人給這些孩子提示。

大家看著掛著的幾個對聯,認同地點了點頭,大家不禁暗道早就聽說房遺愛有書法宗師的水平,看來果然是沒有誇張。

同時大家也開始思考起這些對聯,第一條分明是佛家對聯,後面幾個都是格言對聯,這時大家才感覺這個新晉的大儒果然是不簡單,隨手就能這下如此有深意的對聯。

大家開始抓耳撓腮起來,現在只是唐朝,對聯文化並不達,可不像明清時期的人,那時的人已經把對聯研究到了巔峰,是個讀書人都能對幾下對聯。

這時有一個年齡大點的,身穿白衣的男孩道“先生,我要對第二道。”

房遺愛道“哦,這麼快就有結果了,你不多想想。”

崔氏的崔正品看著第一個出來的是他們崔氏的子弟,得意地摸著自己的小鬍子點了點頭。

男孩搖了搖頭,隨後道“第二道筆走神龍憑大手我對‘山行意馬任雅客’。”

房遺愛沒有馬上認同,對著眾人道“大家說他對的好不好啊!”

大家紛紛認同,畢竟就算讓自己對也不一定能夠對出來如此工整的對聯。

房遺愛微笑道“好,你過了。”

一炷香時間已經過了,留下了十名孩子。值得一提的是,十個孩子裡有七個是五姓七家的孩子,還有三個是山東普通士族的子弟。

那些武將家族或者文學功底稍微有些弱的孩子通通都被排除了,考核就是那麼殘酷。但是畢竟房遺愛這次考核是一種公開考核的方式,大家也沒有什麼話說的。

房遺愛道“下面就是作詩一題了,我知道大家經常作詩,在作詩方面都有非同一般的功底。今日考核我也不想難為大家。”

當房遺愛說不想難為大家的時候,大家紛紛後背一緊,剛才也說不難為大家,可是出的題目可是一點都不簡單。

房遺愛道“大家可以隨便作詩,但是作的詩要能反應普通百姓生活,反應人生百態的。”

房遺愛的這種要求對一些有過遊歷經歷的人或許不算太難,可是對於這些常年讀書,不怎麼認真瞭解百姓生活實情的人,可是非常難的。

同樣是一炷香時間過去,不過卻沒有一人能夠答出來,沒有一人能夠作出詩,全部不合格。

有一人站出來道“縣伯,以這種題材作詩是不是有點難為這些孩子了?”

房遺愛微笑道“哦,難為嗎?大家也是這麼認為的嗎?”

有些見識的人也都能看出來房遺愛出的這些題明顯是大有深意。

對聯題考驗這些孩子對音律的掌握,詞語的掌握和文思敏捷程度。而第二道作詩是一個大唐讀書人都要掌握的技能,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讓作關於社會人生百態的詩,大家更能瞭解到房遺愛苦心,一個只知道讀書,不瞭解百姓的人永遠成不了人才。

從古至今,大家族的讀書人都是要遊歷的。一來能夠印證自己所學,二來拜訪一些讀書人,增長學問,認識朋友,三來就是認識社會,看人生百態。

喜歡簽到在大唐請大家收藏簽到在大唐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