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順帝攜子逃上都(2 / 2)

“回去多看看書,還好這沒有外人,不然不夠你丟人的。”

玩笑過後,薛楠表情嚴肅,和凌軒對視一眼,二人眼中都有疑惑,我看在眼裡,卻不知為何。

“上都並非朱元璋所定下的城池,而是同大都一樣,是元朝定下的城池。”

怪不得這兩個知情人都滿眼疑惑,明明是朱元璋留下的字句,又怎麼會和元朝扯上關係?

凌軒點點頭,表情雖疑惑,話語卻異常肯定。

“上都位於今內蒙古境內,忽必烈曾命僧子聰在桓州以東、灤水以北,興築新城,名為開平府,作為藩邸。中統四年,元世祖升開平府為上都,以取代和林。”

“元九年,將大都定為都城,上都作為避暑的夏都。每年四月,元朝皇帝便去上都避暑。八、九月秋涼返回大都。”

聽了凌軒的介紹,我怎麼看這都是一處如承德一般的避暑之地,不知為何居然會和朱元璋留下的線索扯上關係。

沈浪撓撓頭,既然關於大都沒有收穫,不如考慮這句話的前半部分,想到這裡,他看著凌軒,開口問道。

“那順帝又是誰,朱元璋可是明朝開國之主,在他之前就是元朝,難道這順帝也是元朝之人?”

沒等凌軒開口,我點了點頭,雖然上都一事不太清楚,這順帝是誰我卻心知肚明,

“元朝第十一位皇帝,蒙古帝國第十五位大汗。元明宗長子,元寧宗長兄,至順四年即位於上都,是為元惠宗。明朝為其上尊號為“順帝”,民間又稱其為至正帝、庚申帝、庚申君等。”

史書中也確實有這樣的記載,朱元璋直逼大都,元順帝驚慌之下帶著後宮嬪妃與皇子,經居庸關逃奔上都,一應人等逃進草原之中,從此再無翻身之日。

如此看來,這句話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元順帝帶著孩子逃亡到上都城,和史書上的記載完全可以對照,但是其中暗示的數字又在哪裡?

沈浪想了半天沒有思路,直接坐在地上,自言自語,表情認真但是可以看得出來根本沒有想法。

“真是奇了怪了,對於朱元璋來說,元順帝是他的手下敗將,是亡國之主,這上都也不是大都,只是個避暑的地方,這麼重要的地方為什麼要提到這些呢?”

沈浪雖說有時不太靠譜,不過他現在納悶的也正是我所好奇的地方。

對於朱元璋來說,這裡是他心中明朝的萬世根本,是最為重要的地方,他萬萬不可能將一些無關的事情與之摻雜在一起,既然提到這兩個人就一定有他的意義,只是我們還未現。

忽然,薛楠好像想到了什麼,表情興奮,大喊大叫。

“凌軒,你記不記得朱元璋是那年帶兵直逼大都,順帝是何時逃奔上都的?”

凌軒雖然不知道薛楠想到了什麼,但還是點了點頭,關於歷史,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他都稱得上是倒背如流。

“洪武元年七月,朱元璋親自率軍直逼大都,元順帝帶領三宮后妃、皇太子等開健德門逃出大都,經居庸關逃奔上都,棄城而走,全部逃往草原之中,從此再無翻身之日。”

薛楠從凌軒口中聽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神情堅定,直直的走向石盤之中,我們來不及阻攔,就看見她伸出食指,對準石盤用力的按了下去。

耳旁再次聽見機簧之聲,與第一次不同,這次似乎是從牌樓下的的地底傳來,看著響聲過後,我們四周沒有出現要命的機關,我放下心來。

看來這次薛楠選擇的是對的,只是我不由得好奇,我和凌軒都沒想到的奧秘,居然被薛楠猜了出來。

喜歡關山紀年請大家收藏關山紀年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