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女貨車司機 第185節(1 / 2)

算了,要真哪天公司維持不下去。他們這些司機手裡還有開車的技術,大不了全部去當私營車隊的司機。就是這些笑嘻嘻的辦公室職工,到時候估計連哭的地方都找不著了。

安華不清楚運輸公司內部高層的一下做法。只是聽完安國強的話後,思考了好一會兒。最終並沒有說出什麼讓安國強期待的話來。

她想,運輸公司作為一家公司,是時候接受來自市場的考驗了。是生是死,就看他們能不能熬過這一波來自各界的衝擊。

十月,山海市那邊傳來訊息。山海碼頭正式跟多家船公司簽訂了船舶靠泊協議。這意味著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山海碼頭將會迎接來自全球不同地方的船舶靠岸。這樣的利好訊息,讓山海碼頭的直屬單位國資委下定決心,立刻對山海碼頭二期建設工程動工。

安華在接到這些訊息後,立刻跟車隊的幾個管理層開了個緊急會議。會議的內容是關於是否要加大力度,往山海市分點投入的問題。

因著山海碼頭最近成為了運輸行業的寵兒,碼頭附近的地價直線上升。安全車隊這種第一批過去設點的車隊,算是撿了大便宜。只是如今湧入山海市的車隊越來越多,在國際貨輪沒有正式靠港的情況下,那裡的運力已經出現了過剩的狀況。

“我估計,山海碼頭應該在年底之前會迎來一些貨輪。不過,貨輪的噸位不會太大。”

按照國外聖誕節大采購的規律,十月份,已經是要出貨的時候了。不然,趕不上十二月的聖誕節。聖誕節大采購,是很多歐美國家的傳統。這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前往大商超,購買度過聖誕節的飾品、衣物、食物、禮物等等。

如果三花省周邊的出口生產工廠,手頭上剛好有來自外商的聖誕訂單。那麼,他們將會集中在十月中旬出貨。如果這個時間點沒有要出貨的工廠。那麼,貨輪應該會在下月才有抵達。

要驗證三花省附件是否有工廠手裡有出口貿易訂單,就看接下來的半個月,有沒有車隊接收到運輸委託,把貨物運輸到碼頭了。

安華猜測著這個事情的時候,他們車隊剛好就接到了來自南花市被服廠的運輸委託單。

這是一個緊急的運輸單子。因為他們車隊跟被服廠有長期合作協議。被服廠的生產計劃表很早就提供給了車隊。車隊每個月安排貨車到被服廠裝貨,都是嚴格按照被服廠的生產計劃進行的。

現在,被服廠忽然來了個電話,要加單。加過來的運輸單剛好就是要把貨物運輸到山海碼頭。這就意味著,在未來一週內,將會有國際貨輪,在山海碼頭靠岸。

想通裡面的關節後,安華馬上給被服廠的梁廠長打了個電話:“梁廠長,你這運輸單來的可真是時候。”

電話那頭的梁廠長不太明白安華的意思。不過,還是笑著說道:“這訂單不在我們工廠的全年生產計劃裡面。訂單是省進出口總公司的高經理臨時加塞進來的。本來我還在計算著交貨時間來不及。因為貨物生產出來以後,還得從咱們南花市運輸到羊城才能裝船。沒想到高經理那邊說,這次的出口訂單,交貨地點是山海碼頭。我這不,立刻就給你們車隊打電話下單來了。”

安華一聽,果然跟自己猜測的差不多。這一艘國際貨輪靠港,那麼就意味著很多以羊城碼頭作為交貨點的貿易訂單。都有可能分流到山海碼頭上來。特別是在整個三花省以及周邊省份存在大量工廠的前提下。

這樣看來,後面整個三花省的車隊都有可能接到新的臨時運輸單。目的地全部都會是山海碼頭。

在這些訂單背後使力氣的是三花省進出口總公司。目的是為了支援本地港口的發展,減少貨物運輸的路程,從而減少貨損產生的機率。

安華作為本地運輸車隊,當然很贊同這個做法。雖然從利潤的角度來說,貨物運輸到羊城碼頭,會比運輸到山海碼頭,有著更高的利潤率。只是,從貨物週轉跟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說,顯然把貨物運輸到山海碼頭,能夠提高經濟發展的效率。

接下來事情的發展如同安華預料一般。短短一週的功夫,基本上南花市很多車隊都接到了新的運輸單。目的地全部是山海碼頭。

這中間,安華知道南花市運輸公司也接到了幾個前往山海碼頭的運輸單。只是,南花市運輸公司顯然要比其他私營車隊花費更多的成本,才能完成這樣的運輸單。

作者有話說:

更新啦!二更晚點。

第150章

野蠻生長

隨著第一艘國際貨輪抵達山海碼頭的那一刻開始, 整個三花省的運輸行業、製造業開始進入了高速發展期。

安華覺得每一天睜開眼睛,經濟的發展就會前進一步。當大哥大、大金鍊子成為貨車司機暴富的標誌時, 整個三花省甚至是全國運輸行業, 開始進入一個野蠻生長時期。無論是內貿還是外貿,所有的物資運輸都離不開貨車司機。貨車司機儼然成為了時代的寵兒。

安華趁著這股東風,直接在南花市郊區大手筆購入了一整塊地皮。地皮臨近南花市各大主幹道, 四通八達,十分方便貨車的出入。安華直接在這塊地皮上,建了幾棟辦公樓。而辦公樓的旁邊,則是一大片停車場。

這一片停車場接受來自不同車隊貨車的進駐。貨車進駐後,只要繳納租金就可以停車。而辦公樓這邊,則是作為安全車隊的辦公室使用。

同時,專門設立了一個單獨辦公大廳。大廳的外牆上, 掛上一塊資訊黑板。黑板的內容包括不同車隊開闢的專營路線、運輸價格、聯絡方式等等。

只要散客有下委託運輸單的需求, 都可以過來這邊檢視黑板上顯示的實時運輸價格。同時, 不同的車隊可以在黑板上公佈自家車隊的詳細資訊。

安華作為提供場所的人, 只是收取雙方交易金額的一點佣金。

這樣一來,安華這一塊新地方, 就吸引了很多散客過來下委託單。有了客戶源後,小型車隊自然就會出現, 想著拉點小業務跑跑。

這樣的良性迴圈下來, 安全車隊的新辦公區已經成為了南花市首屈一指的貨車司機聚集區。而南花市運輸行業協會的會址, 也搬到這附近。

依託著這種聚集效應,安全車隊這一塊漸漸有其他車隊搬到附近。等過了大半年,這裡儼然成為了以安全車隊為中心, 周邊多家中小型私營車隊聚集的大型運輸園區。

基本上, 運輸園區周邊的生產單位, 有運輸需求的,都會跑到他們這邊來下單。

這樣一來,這些客源又反哺了園區的發展。

跟這個欣欣向榮的運輸聚集地相反的,南花市運輸公司在這兩年的時間裡面,已經完全在走下坡路。

最大的一點就是他們的客源,無論是大型國營工廠還是私營小工廠,都漸漸流失了。這些單位為了壓縮運輸成本,享受優質的運輸服務,最終在私營車隊跟國營車隊的競爭中,選擇了價效比較高的私營車隊。

而私營車隊裡面,做得最好的安全車隊幾乎是所有商家的第一選擇。

——

南花市運輸公司,合併後沒過幾年,整個公司的氛圍已經下降到了冰點。

辦公室人員最為喜歡的清閒,已經可以實現了。以安國強作為例子,他一天只需要工作一個小時。然後就是坐在那裡看報紙等下班就行了。除了他們辦公室職工外,司機也是這樣。一個司機一週也就跑個三四趟車。平時閒得發慌的時候,這些人會偷偷地去外頭的私營車隊找私活來幹。

運輸公司的領導不是不知道這種情況的出現。只是這是行業發展的最終選擇。他們既然不去維護已有的客戶群,也不去開發新客戶。那麼,註定會在市場經濟的試煉下,直接淘汰出局。

派單大廳裡,以前熙熙攘攘擠滿了司機的情況不再出現。一大早,就那麼三兩個司機,按照排班過來問單子。沒有輪到單子的司機,乾脆就不來車隊報道了。

就在這樣一個早晨,離開了南花市運輸公司很久的王水口,出現在了派單大廳。

安國強剛好在派單大廳,跟兩個老夥計說著話。見王水口揹著手慢吞吞走著進來,十分驚訝。

這王水口,當初在車隊合併的時候,已經帶領公交車隊,換了個地方。之後不久,省交通廳直接在全省設立了一家省級公交車隊。而王水口帶領的南花市公交車隊,自然併入了這家省級公交車隊。搖身一變,成為了三花省公交公司底下的一支分公司車隊。

“王隊長,你可真是稀客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