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2 / 3)

“我等著我回來時,你們能讓我刮目相看。掉隊的人,等回來的兵器上手,可千萬莫說旁人都有,為何你沒有。而且我還有一件大事要交給你們辦,辦成了將是大功一件,利國利民。”

一聽說都上升到利國利民的程度了,民兵們不禁有些詫異,也有些好奇。

可偏偏薄春山沒有講是什麼事,反而賣了個關子,說這事後續有呂田、虎娃和刀六、成子帶著他們去做,等到時候就知道了。

這也算是虎娃、刀六和成子正式在民兵團裡亮相,本來這事是薄春山計劃好的,只是現在由於時間原因,被提前了。

等忙完這些,一個下午也過去了。

薄春山回到家,這時不光薄家人知道他要出遠門,連顧家那邊都知道了。

顧明也沒說什麼,只叮囑他路上要小心。

這一晚上並不平靜,薄春山似乎要把這半個月吃不到的一次補足了,第二天他離開時,顧玉汝還沒有醒。

不過就算顧玉汝醒來,也找不到人生惱了,因為薄春山已經踏上去往蕭山的路。

.

這趟薄春山去蕭山,把刀六帶走了,還帶走了民兵團的幾個人。

他的離去並沒有讓顧玉汝閒下來,第二天成子就來找她了,是薄春山臨走前交代的。

為的是挖地窖的事。

是的,薄春山臨走前賣的那個關子,就是挖地窖。

不是一家兩家挖地窖,是最好縣城裡每家每戶都能挖一個地窖。這件事他和顧玉汝早就有商量,主意還是顧玉汝出的,為了以防萬一,若是他們的種種佈置還是抵抗不了到時候倭寇破城,這也算是縣民們最後的求生之地。

以前是沒能力,也沒辦法做到,現在薄春山成了民兵團長,就可以把這事提上日程了。

其實成子早就在辦這事,也是提前做準備,畢竟每個設想都需要現實可行才能支撐。

顧玉汝知道北方几乎家家戶戶都有地窖,相反南方並不普及,這並不是說南方的百姓就不要地窖來儲存食物,很可能是形勢限制。

南方潮溼是所有人都知道的,而且南方多水,這樣的環境下能不能支撐家家戶戶都挖地窖,這必然需要懂行的人才知道。

成子最近忙得就是這事,他找了許多工匠,有一個姓範的工匠還是從明州府那邊請來的,讓他們看地質看土壤,最後得到的結論是定波是一個地窖無法普遍挖掘的地方,不光是因為地質原因,也是因為地下水太多。

“這個地窖的用途其實並不是為了儲存食物,而是為了關鍵時救命。既然是為了救命,如果沒辦法家家戶戶都有,能不能每個甲設上一個,只供救急?”

成子道:“大嫂你的意思是挖一個大的,附近人家一起用,那如此一來,保密性就不夠了。”

確實如此,使用的人太多,人必然會雜,若是有人不幸被俘虜,很可能會暴露地點,到時候會牽連很多人。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總比什麼都沒有的強。顧玉汝換念設想,若是當初齊家有一個地窖,當時那種危機的狀況,她一個弱女子,跑也跑不快,打也打不贏,必然不會被逼無奈往外躲藏,只會找一個安全的地方藏起來,可恰恰因為沒有,她只能被迫暴露在倭寇眼下。

“就先這麼辦吧,能單獨挖的就單獨挖,不能單獨挖的就在附近設一個大。春山走之前,是不想讓民兵們閒下來,總是圍著城跑鍛鍊體力,跑多了也會厭煩,不如來幹一些體力活,還能幫百姓做些實事。”

顧玉汝自然看出成子眼中的疑惑,因為挖地窖這個事其實一直是她個人在主導,外人以為是薄春山的意思,可成子前期幫著做了這麼多,自然瞞不過他。

成子肯定疑惑,為何她要堅持挖什麼地窖,不惜花費這麼大的功夫?真的有必要?

顧玉汝不想解釋,也是解釋不清楚,不如假借薄春山想鍛鍊民兵為藉口,也能省不少事。

“你先去辦,讓虎娃呂田他們配合你,缺人就從民兵裡調,缺銀子就來找我。”

薄春山臨走時,只帶走了五千兩的銀票,剩下的民兵團的銀子都在顧玉汝這。

當初縣衙那邊兵房戶房都動過將民兵團兵需獨立出來的念頭,只可惜薄春山沒犯傻,糧食袋子握在別人手裡,你還能想吃飽?他才不會把命門給別人,他想是自己抓起來,只可惜他手裡的人,都不是幹這活兒的,於是便交給了顧玉汝。

現如今,不光銀子在顧玉汝這,她還幫著做了帳,像民兵團所有支出,每一筆都清晰明瞭。

一來是做到心中有數,二來也是為了提防有人查賬。

時間就在各自都很忙碌中逐漸過去,最近縣裡出現一個奇景,民兵們竟然上門給每家每戶幹活。

關鍵給幹了什麼活,給幹活的人家都不願意說,只說是做好事。因為這件事,民兵們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家家戶戶都盼望民兵們來給自家幹活。

連顧玉汝都沒想到會呈現這樣一個情況,一開始只是為了讓人同意進家裡挖地窖,民兵們不免危言聳聽。被挖地窖的人家一想,人家說的是呀,這地窖別看不起眼,關鍵的時候能救命,更何況還有人不要錢幫忙幹活,何樂而不為?

又是因為民兵們所說的保密性,他們不光不對外人說,挖出來的地窖入口也千奇百態。

有的入口挖在廚房,有的入口挖在臥房,還有戶人家的男人要把入口挖在大門口,就在一進大門的地方。他說若是倭寇闖門,只會往裡面闖,根本不會想到地窖入口在門口。

這一思路給民兵們不少啟發,後來還有人挖在院子裡石桌下面,挖在雞舍後面,說是這地方有雞鴨做遮掩,種種奇思妙想暫不細述。

當然最為思路絕妙的,還屬那個挖在大門口的。

不過這種事都是百姓們自己想的,畢竟這是人家家裡,民兵們也不會做干涉,頂多地方實在選得奇怪,才會出言建議一二。

讓顧玉汝來看,除了這個入口挖在大門的,最為讓她驚歎的,還是荷花塘子那一片。

那地方不適合家家戶戶挖地窖,只能找來當地保長選一個合適的地方,李保長左思右想,把地方定在當地一個枯了的水井裡頭。

入口就定在水井裡,另設了一個出口,也是顧玉汝考慮的若是不幸走漏了訊息,到時候可以從另一個出口逃出去。

後來連那個姓範的工匠都感嘆,這地方好,若是多花些銀子在地窖裡鋪上石板,防潮密封再做好一些,多設幾個通風口,這地方至少能用百年以上。

普通人家的地窖一般都是挖個土坑就算了,只要不塌不陷,畢竟民兵團除了出些免費的人力,是沒有那麼多財力讓家家戶戶都盡善盡美的。

姓範的工匠也是因為習慣所致感嘆,卻萬萬沒想到被李保長聽進耳朵裡了,他也是個實幹的,當晚就把保下所有居民都召集起來,讓每家每戶按人頭湊銀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