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2 / 2)

宋氏迎了上來,接過齊永寧手中的傘,又招了丫頭把傘遞過去,並從榮婆子手裡接過幹帕子。

“我本說讓柱子趕了車去接你,沒成想你自己回來了。”

齊永寧接過帕子,擦了擦長衫上飄濺的雨珠。

“不過一段路,我自己就回來了。”

柱子是齊家的車伕,也兼顧做打雜的僕人。齊家人口簡單,攏共不過五口人,宋氏與丈夫齊彥誕下兩子一女,齊永寧是長子,次子齊永安今年六歲,還有一女喚柔兒,今年十三。

齊家兩進半的院子,除了門房周大,便是車伕柱子,還有兩個小丫頭一個奶孃及一個做飯的婆子,總共五、六個下人侍候這五口人。

宋氏身邊還有一老媽子人稱榮婆子,是宋氏的奶媽兼陪嫁,榮婆子本有一子,無奈幼年夭折,又因在宋家做奶媽子疏忽了丈夫,兒子夭折後那男人便生了異心,休了榮婆子再娶,之後榮婆子便一直跟在宋氏身邊,及至宋氏出嫁又跟著陪嫁到了齊家。

如今榮婆子也上了歲數,除了侍候宋氏便不再幹其他活兒,只管著齊家這幾個下人。

像齊家這種家境,在定波縣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算不上什麼大戶,但也算是殷實人家。尤其齊家底蘊不一般,算是明州齊家的一脈分枝。

榮婆子沏了熱茶來,齊永寧接過啜了幾口,身上的溼氣盡散。

母子二人說了幾句話,期間宋氏吩咐下人去做晚飯,齊永寧這才問道:“娘,爹回來了嗎?”

“你爹在書房。”

聞言,齊永寧面色不顯,眼中卻閃過一抹喜色。

“我去跟爹說說話。”說著,人便匆匆走出正房。

宋氏又哪能不明白兒子這是急著去做甚,不禁蹙眉頭嘆了口氣。

榮婆子在一旁瞧了,見四周也沒其他人,遂低聲道:“太太也不用多想,到底這門親事是老爺早就定下的,少爺即是也中意,您又何必從中做那不落好的壞人。”

宋氏容長臉,面板白皙細膩,只眉間有兩道淺淺的皺紋,顯示她平時大概也是個多思多想的性格。她穿一身花青色對襟的衫子,戴著一套銀頭面,雖不富貴,但勝在素淨雅緻。

她揉了揉眉心,嘆著氣道:“你當我不懂這理兒?這不是淑月纏得緊,春娥那孩子又是個死心眼。”

宋氏口中的淑月不是旁人,正是宋氏的親妹妹宋淑月,兩人一母同胞,宋氏雖不是定波縣本地人,但宋家在明州府大小也是個富戶。

姐妹二人為正房太太所生,無奈親孃死的早,又沒有個兄弟,及至到了年紀出嫁,宋氏嫁到了詩書傳家的齊家,宋淑月則嫁給了同縣的董家。

這董家論家傳學問論底蘊都比不上齊家,卻是定波縣有名的大財主,家中不光良田千傾,還有不少鋪子酒樓,在定波縣也頗有勢力。

這不,那董家太太宋淑月生有一女,名為董春娥,待字閨中,生得如花似玉。按理說這般年歲的女子應該早就出嫁了,即使不出嫁也該定了親事,可這董春娥卻一直沒有動靜。

無他,這女子心悅上了表弟齊永寧。

即使明知道齊永寧的婚配齊家早有打算,但架不住女兒心性,宋淑月又是個疼女兒的,也知道以外甥的人才,以後定非池中之物,自是想湊成這門婚事,女兒既得了如意郎君,以後嫁出去也不用擔心被夫家苛待。

想法雖好,就卡在這個齊顧兩家早有默契之上。

宋淑月沒少在親姐姐這敲邊鼓,宋氏聽了妹妹的,也沒少從中使力,無奈齊彥是個品行端正的君子,也是個認死理的,他既與顧秀才是好友,此事也是兩家早就說定的,自然不可能從中變卦。

宋氏也試探過兒子,可惜齊永寧對董春娥只有姐弟之情,並無男女之意,所以這事就一直沒成。

前日顧秀才約了齊彥今天見面,似乎就為了商議這婚嫁之事,宋氏心中焦慮,卻無計可施,齊永寧回來後急著去見齊彥,其實也就是為了這事,宋氏心裡清楚,榮婆子也清楚,這才有二人的一番對話。

“這事我是管不了了,老爺已與那顧家說定了,就看什麼時候去下聘。明日你親自去董家一趟,將這事與淑月說了,就說……就說讓春娥那孩子死心吧,以後我再給她尋個好的。”

.

次日,榮婆子便在宋氏的指使下坐車去了董家。

這董家位於縣東,宅子佔地頗大,齊家自是不能相比。宅中僕人丫鬟眾多,榮婆子從後門進的,走了好一會兒才到了正院。

今日也是湊巧,榮婆子剛進了正院,就見院子裡跪著兩個人。

都是女子,一個做婦人打扮,但年歲不大,好像也就十五六歲的樣子,生得倒是嬌滴滴的,似乎跪久了,小臉煞白,面露痛苦之色。

還有個做丫鬟打扮,縮著脖子跪在後面。

這榮婆子不光是宋氏的奶孃,也奶過宋淑月,又是大姨奶奶家的人,宋淑月身邊的下人也都認識。引路的翠兒見榮婆子往那邊看了兩眼,便壓低了聲音道:“這是老爺剛納的小婦,仗著年紀小最近又得寵得罪了太太,太太讓她跪著醒醒神,也好知道這府裡誰才是大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