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積極備戰(下)(1 / 2)

第325章積極備戰(下)

新儒學是朱子明要求李善長依據實踐展起來的學問,不是坐在屋子裡打坐想出來的,也不是皓窮經苦讀出來的,更不是找上三五好友論道論出來的。

一切都要求以實踐為主,然後再以“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的理念為指導展新儒學,所以跟王陽明的心學不盡相同,頗為類似後世的唯物主義。

當然,可以肯定一點,新儒學不會展為唯物主義,不然朱子明往後封建統治的思想根基都會動搖,國家也將因此陷入更大的動亂之中。

所以最終也只是把理學往唯物主義的方向上帶,至於展出後世的辯證唯物主義體系則不知要等到什麼時候?

那個時候朱子明骨頭只怕都化成灰了,統治哲學展成了什麼樣子又能與他有多大幹系?

一輩人只管一輩人的事,什麼東西都是最適合的為上。

……

一場會議開完,朱子明將一應事宜安排下去,主要的事務都有各自的主要負責人。

真正需要他忙活的其實不多,更多都是做個人形印章蓋個章籤個字,讓一切法令和公文生效罷了。

處理完政務上的事,朱子明又將軍中校尉及以上的將領召集在一起,從軍事的角度開始他的整軍備戰。

軍隊戰兵的數量目前有六萬兩千餘人,分在濠州、定遠一萬三千人,分在信陽府有近一萬人。

兩個地方就佔去了兩萬三千人,加上其它諸如穎上、新蔡、淮南、懷遠、六安等地亦有駐軍。

多則一個校尉營,少則一個千戶營,算下來又有近萬人在地方上,最終在壽春的兵力不足三萬。

這肯定是不行的,地方上一旦分兵太多,便會給脫脫逐個擊破的機會。

因此必須把兵力集中起來,集中優勢兵力反過來以多打少,不斷分化蠶食脫脫的人馬才是正招。

先是集中信陽府的兵力,把大舅哥王士仁手裡的兵馬調回來,將信陽府交由吳興鎮守。

這便要求提升吳興的職位,再命其自徵召的兩萬輔兵中挑選六千人,將麾下兵馬擴充至三個校尉營,以鎮守信陽府。

信陽府北面是潘誠的勢力,潘誠的徵西軍現在全靠朱子明扶持,自然不可能和他鬧翻。

南面是大別山脈,在道路不通暢的古代,無異於一道天然的屏障,隔斷了江漢平原一帶的影響。

唯一可慮者是西面有一個小缺口,但只要守住了西端的信陽城,西面來的各方人馬對信陽府的影響都微乎其微,因此有吳興駐守信陽足矣。

抽調了信陽府內的人馬,剩下的就是抽調安豐府內淮河沿線上的人馬。

除了渦河淮河交匯處的懷遠,朱子明打算留下兩個千戶營外,穎上、新蔡等地駐紮的人馬都不會過一個千戶營。

如此,將能抽調一萬兩千多人迴歸壽春,算上在壽春的近三萬人馬,朱子明手中的戰兵數量達到了四萬餘人。

再配合上徵召抽調的輔兵,手中能夠調動的兵力將近十萬!

按照他的估計,脫脫即便使出吃奶的力,能夠開到壽春、長豐、安豐三大核心區域的兵馬也不會過十萬。

交通運輸的極限擺在那裡,在安豐府和廬州路之間還橫隔著江淮丘陵,雖然並不是特別寬廣,可依舊能夠極大的遲緩脫脫的兵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