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均田令(1 / 2)

小說:元末之爭霸天下TXT 作者:斷訣

第368章均田令

時間就在這樣緊張且忙碌的日子中一天天度過。

隨著春天的到來,萬物都恢復了旺盛的生機,開始蓬勃展,而在吳國公府治下,更是一派欣欣向榮之景。

先是保甲鄉三級基層行政制度的搭建,整個新納之地為兩個完整的府,安慶府和廬州府,以及揚州府最西端的滁州和全椒兩地,縣級機構共計二十個!

二十個縣級轄區內,有人口共計一百六十餘萬,當然按照元廷官方統計資料肯定沒有這麼多,甚至連一半都沒有,只有少得可憐的六七十萬人。

但在兩個府內只生活六七十萬人明顯有點扯淡,安豐路當初沒清查人口時更加誇張,整個路按照元廷給出的資料只有不到十萬人。

結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人口數量蹭蹭往上漲,到現在吸納了大量外來人口後,安豐路的人口已逼近百萬。

所以,說實話,元廷的統計資料真的信不得,一切還得靠自己,靠自己才能拿到最為真實的基層人口資料。

當然,也不能全怪元廷統計資料與真實資料差距太大,主要還是看各自的統計方法。

比如,只統計青壯勞力,老人小孩不做統計,十六歲以下及五十歲以上的人口不做統計,佔據人口一半還多的女性不做統計……

這樣一個路、一個府最後只統計出來十幾二十萬人也是能理解。

人類社會的人口數量分佈一般是呈現橄欖球形態的,即中間多、兩頭少!

不健康的社會形態或者老齡化社會不做討論。

這樣中間的人口差不多佔社會的六到七成,這是男性、女性一起算的,如果只算男性,最多隻有三成五左右!

而古代尤其是亂世,男性數量往往會銳減,所以整個社會中青壯男效能有三成就算不錯了。

如果官方只統計青壯男性,得到的資料必然大量失真,同時古代豪紳地主又有隱匿人口的習慣,普通老百姓也害怕繳納丁口錢從而隱匿自家兒子。

總之,隱匿人口的現象在清朝雍正施行攤丁入畝政策前那都是正常操作。

畢竟不隱匿人口豪紳地主吃啥,而普通老百姓一生一大窩,如果不隱匿自家人口,僅僅丁口錢一項只怕就能叫一大家子傾家蕩產。

官方人口統計不準是一項政策性的問題,朱子明改變了政策,統計時無論男女老少皆記錄在案。

其後施行攤丁入畝的政策,使得老百姓隱匿丁口的動機消失,最後再順利的施行均田令,人口自然而然就增加了。

兩個府外加滁州、全椒兩個縣,統計出一百六十餘萬人口真心不多,如果算到青壯勞動力身上,不就五六十萬的樣子嘛?

說句客觀一點的話,真別覺得古代統治者很蠢,相反他們非常的聰明。

我耗費人力物力、時間心血統計一大堆無用人口資料出來做甚?

看著隔應自己嗎?

乾脆就一切從簡,只統計對官府有用的人口,沒用的你愛怎樣就怎樣。

這樣你也省心我也省力,你好我好大家好,何樂而不為呢?

只不過朱子明畢竟來自後世,觀念怎麼可能跟封建統治者一樣嘛?

在他看來,人口自然是轄地內所有人口總和,那管什麼男女老少以及其它雜七雜八的分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