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陛下讀心後發現他是戀愛腦 第155節(1 / 2)

後來他考入太醫院,雖然只是個小小的藥童,卻也得了姜家的信任,終於取她為妻。可惜當年的他醫術淺薄,到底救不了她,在他們的女兒宛童十歲時,她撒手人寰。

他獨自帶大宛童,看著她成親生育,以為此生終於不再有遺憾,不想孫女三歲走丟,女兒女婿為了尋找孫女,登船出京,半道上遭了水賊劫掠,夫婦倆命喪江中……

“娘子,我原以為這輩子都找不回孩子了。”

他對著面前畫像,開口無聲。

畫像上女子只靜靜注視著他,不言不語。

胡太醫早就已經確定當今皇后就是他走丟的孫女。人有相似,可相像到如此地步,幾乎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除了血緣至親,別無他解。更何況,他一直記著孫女右手無名指第二骨節旁有一顆小小的痣,那天把脈時他特意看過,不會有錯。

“那孩子,比咱們的宛童,更像你啊!”擔心又有人在窺伺,胡太醫這句話依舊沒有發聲。

他那日向曹順子打聽過,得知皇后是花熊之女,可是花熊是他診斷過的,不會有錯,他不可能生育子嗣,皇后不可能是花熊之女,那麼她這些年是怎麼過來的?她身上怎麼會中美人魂?花熊生前從未傳出有個女兒,花熊死後這個女兒忽然冒了出來,這其中疑點太多太多了。尤其是美人魂,如今只在青樓窯子那種腌臢地才會用這種藥。如果皇后是誤食美人魂,那她當日該細細詢問,而不該是那樣一副諱莫如深的神色,更不該是出言警告封他的口。

胡太醫不敢深想孫女經歷過什麼,更不敢深想她是怎麼走到今天這一步的。

他決不能與孫女相認,否則有心人追查起來,娘娘這些年的經歷該如何解釋?況且今夜陛下的態度也很古怪,陛下心內究竟是怎麼想的,胡太醫猜不透。也許他已經有了猜疑,那他更要打消他的疑慮,趁如今陛下和娘娘感情深厚,娘娘也很聰明,應當很快就能遮掩過去。

當日他乍一見到娘娘,心神大亂失了分寸,說了不該說的話,也許這些異狀已經落入了天子耳中,才會有今夜這一番變故。好在,這幅亡妻的畫像勉強將這一切圓了過去。

他的娘子,哪怕芳魂已入地府,也一直在庇護他們的後代啊!

……

李瑜懷著滿肚子疑惑回到了棲梧殿。

因著胡太醫一事,他回得晚了,棲梧殿中的燈火滅了大半,幾名宮人提燈守在門口,李瑜進去一問,才知花宜姝等不及,已經睡下了。

他吩咐下人不要驚醒她,自己悄悄往裡走。

寢室內只留了一盞小燈,光線昏暗,隱約能看清她沉睡的面龐。李瑜在床沿坐下,不禁抬手碰了碰她的眼睫,她果然毫無所覺,閉著眼睡得黑甜。

“你以前總怨花將軍待你不好。”李瑜沒有出聲,在心中對她道:“可你不知,你的親人另有其人。”

曾經他還異想天開,說要補償花宜姝一個爹,其實他想要找一位德高望重又喜歡她的先生和花宜姝認個乾親,卻被花宜姝狠狠笑話了一通。可是如今,眼見真要找到親人了,對方卻不肯認下。

花熊不可能有孩子,胡太醫又拒絕得太過果斷,叫他起了疑心。

“我會好好調查此事,一定讓你們親人重逢。”

花宜姝睡得香甜,對此自然一無所知。

第207章

清明過後,蕭青的女兵營正式對外募兵,由於招募的都是犯罪的女囚、育幼堂裡無處可去的孤兒以及窮得幾乎要賣身的貧家女子,因此這並不引人注意,甚至有人猜測這是天子不滿意蕭青一介女子在南衙之中擔任職位領兵,所以特意將她分出去。南衙中不少人樂見其成。有些紈絝子弟特意去女兵營瞧過,見其中女子大多相貌醜陋、幾個勉強清秀的也被日日操練曬黑了,都說不堪入目,這樣的女子白送給他們也不要。

他們卻不知道,女兵營裡培養出來的女護衛,成了各家夫人小姐爭相聘請的護衛,而與此同時,常芳齋內的女子越來越多,第一批女醫培訓也開始了。

王玉燕找了大夫過來教時對他道:“其他的病可以先放一放,只是外傷包紮、傷口縫合、風寒發熱腹瀉等是重中之重,必須每個人都教會。”

被請來做老師的大夫們十分不解,王玉燕其實也不是很明白,只道:“這是上面的交代,你照著做就行。”

大夫便一頭霧水地開始教學了。

而這時,洪先生髮放下去的良中開始了第一輪中植,天子帶著皇后親自下地勸農,舉行祭天儀式,由禮官宣讀新良中的好處,鼓勵農民往衙門換取新良中……

日子過得飛快,不知不覺,元和三年已經過了小半年。

到了五月五端午這天,李瑜在外朝宴請群臣,花宜姝領著命婦貴女們在宮中游湖、賞花、飲菖蒲酒、吃粽子……入目所見,花團錦簇、鶯歌燕舞、美不勝收。

“娘娘,我敬您一杯!”

船上彩紗飛揚,崔思玉抬手時,嫩白的手腕上五彩絲線輕輕晃悠,恰似岸邊拂動的柳枝。

花宜姝也舉起菖蒲酒回飲,旁邊衛國公夫人瞥了崔思玉一眼,笑道:“小孩子就是莽撞,娘娘都喝多少杯了,擔心娘娘醉了。”

花宜姝大方一擺手,“無妨,本宮酒量好得很,就愛與崔小姐這樣的美人對飲。”

崔思玉不料她會這樣說,不禁低頭紅了臉,惹得在旁作陪的人紛紛笑起來。

不一會兒,紫雲從外面進來,稟道:“娘娘,時辰到了,該祭神了。”

這是端午節的習俗,在正午太陽最烈的時候,將菖蒲酒或雄黃酒倒入水中祭奠曾經投江而死的屈原,宮內這片大湖的水脈連通京城內外江河,因此這項習俗也可以在宮內舉行,免去了跑到宮外的麻煩。

花宜姝擺手,免去了紫雲等人的攙扶,領著重命婦將一杯杯酒撒入湖中,片刻後貴女們也上前去,有的倒酒有的將粽子掰開撒入湖中,引得湖中豢養的錦鯉在船邊圍了一圈又一圈,爭先啄食落入湖中的米粒。

這麼一圈下來,大船便慢慢靠了岸。

岸邊是宮中一處花園,有極開闊的場地,早已經有宮人佈置好桌椅、擺上各色瓜果點心,花宜姝下了船,便興致盎然地領著命婦貴女們做小遊戲。

只見中央大桌上擺了張大大的金盤,金盤上零星擺放了幾個粉團和粽子,曹順子侍立在旁,手中托盤上放著幾副纖巧的弓箭。

射粉團是宮中每到端午都會舉行的遊戲,那弓箭十分纖細小巧,哪怕是個小孩子也能輕易拉弓射出,難的是能不能射中,畢竟粉團是糯米粉做成,再裹上一層芝麻炸出來的,圓溜溜一個,放在金盤上稍微一動就滑來滑去,很難射中;而粽子雖然不滑,但是外層包裹的粽葉很難射穿——對於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貴女們來說。

果然,崔思玉第一個上場就讓花宜姝忍不住笑了出來。她的準頭是夠的,但是粉團太滑了,射中後粉團生生從她箭下溜走了,很快她改射粽子,奈何力度不夠,箭矢明明射中了卻扎不上去,啪一聲從粽子上摔了下來……

眾人不免笑她,崔思玉被笑得羞惱,指著鳳晴雲道:“就數你笑得大聲,有本事你來!”

鳳晴雲十分自信,“我來就我來!”她接過弓箭,頭一箭就射中了一枚粽子,鳳家夫人見狀自豪不已,對身邊人道:“瞧瞧我女兒,射得可真準!”

旁人便道:“射中粽子不算本事,射中粉團才算功夫。”

鳳晴雲自然也聽見了這番話,她一心出風頭,接下來幾箭都瞄準了粉團,可惜粉團就像條滑不留手的魚,鳳晴雲五箭下去,只有一箭射中了,她眉頭就不由擰起來。饒是如此,也勝過周圍許多人了,花宜姝大方道:“好,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