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揹著黑鍋前行(2 / 2)

一般情況下,如果試映效果好,電影公司不會壓著媒體評論,那些試映之後迅解禁媒體口碑的片子,大都口碑不俗。

其實解禁口碑的時間,也能窺探即將上映影片的好壞。

一部試映時能贏得媒體、院線和觀眾口碑的片子,恨不得早點把良好的口碑宣傳出去,以便吸引到更多潛在觀眾,早早就會解禁各方面的口碑。

比如媒體的評論報道、試映影迷的公開採訪、像網際網路上爛番茄或者ImdB等網站的評分。

相對應的,一部投資不低的影片,影片第二天都要上映了,各方面的評論還未解禁,爛片的可能性極大。

有些爛片,甚至上映之後,還想壓制負面口碑傳播。

如今影響力日漸增大的ImdB上面,雖然因為評分使用者數量不夠,《人類清除計劃2》沒有相關打分,但一些參與了試映的影迷的評論,已經掛在上面。

“比起第一部,續作簡直高太多太多了,兩者完全不是一個等級。”

“導演完美的描寫了一個大掃蕩計劃最終會帶來的所有情節,對人性的描寫也深入骨髓。如果男主不是一個退伍士兵,而是和女主們一樣的普通人,那麼就不會有所謂的英雄,而她們的下場會是怎樣可想而知。”

“第二部把故事放到了街上,而不是侷限在一所房子裡。透過各種交織的畫面,讓人看到了所謂的大掃蕩計劃所帶來的結果。善良的人們窩在家中,還是會遭受天降橫禍。而政府也扮演了一個不夠光彩的一方。就像結尾Boss所說為了使人民更易控制,平衡人數,而人們殺的不夠,所以他們選擇目標,增加殺戮。”

這些評論就像是廣告一樣高高掛在網站上面,吸引影迷的關注。

宣傳不可避免的又把美國政府扯了進來。

一部熱門好萊塢電影,怎麼能不黑一下美國政府?

估計最專業的統計機構,也很難查清一件事華盛頓當局到底在好萊塢電影中背了多少黑鍋?又為什麼要背這些黑鍋?

美國政府永遠是背黑鍋的最好選擇。

這倒不是好萊塢有意黑美國政府,而是陰謀論是電影最好的素材。

比如那些懸而未決的爭議歷史謎團。

因為對觀眾來說,陰謀論向來頗有市場,對編劇來說,這也是他們大開腦洞的好機會。

前世的《月行者》丟擲了一個陰謀論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是美國當時聘請了著名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偽造了那些登月影像。

像《匿名者》中,一個叫愛德華-德維爾的人,被認為是莎士比亞作品的真正執筆人;《達芬奇密碼》中,美國的建國、肯尼迪的遇刺和越戰的失敗等歷史程序,都由“共濟會”一手操控……

在推崇“陰謀論”者眼中,世界上到處充滿了疑點。肯尼迪究竟是被誰殺死的,到底美國登月是真的還是偽造的,外星人是否被美國政府現後一直封存?電影正好成為論證這些疑點的最好載體。

陰謀論最好的背鍋物件,無疑就是在全世界都牛皮哄哄的美國政府。

當然,秘密組織也是很適合的背鍋物件。

地球究竟是被誰統治的?uFo愛好者認為是外星人、種族偏見者認為是猶太人、美國人認為是美國總統、段子手們認為是海底撈……

世界上總有一些人堅定的認為,某些領域、某些事件都被某個隱藏著的幕後組織操控。

不是編劇愛篡改歷史,製造各類陰謀論調,而是它在民間有著肥沃的土壤。各類傳聞流傳了數十年,且有著煞有介事的論證,這些都能成為編劇們的靈感來源。

《人類清除計劃2》也契合市場需求,陰謀論的味道十足,背鍋的美國政府,為富不仁者成立的神秘組織……

這些,也都是影片的賣點。

影片試映反響極好,院線那邊也很滿意,使館影業仔細統計之後,北美周開畫影院高達285o家。

這對於一部R級恐怖片來說非常難得。

使館影業一次性沖印了38oo個複製,將會在1o月2o日之前送到北美各地的影院當中。

與此同時,海外行部包括艾倫-艾伯特和丹尼-唐納德在內的所有人,也紛紛趕赴世界各地,為《人類清除計劃2》的海外行做最後的準備工作。

喜歡最佳娛樂時代請大家收藏最佳娛樂時代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