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5章 女企業家(2 / 2)

這部影片第二個週末的票房只比第一個週末下降了不到5oo萬美元,報收2646萬美元。

北美上映十天,《陽光女孩》的北美票房累積7128萬美元。

同時在這個週末,影片還登6了歐洲市場,大概是這類現象在歐洲同樣大面積出現,《陽光女孩》也吸引到了為數不少的歐洲觀眾,歐洲地區的周票房也有2ooo多萬美元進賬。

電影中的現實因素,也是影片市場反響不錯的重要原因。

在這個世界上,大部分普通人活著一點都不輕鬆,甚至只能為最基本的生存而努力,為了賺錢,為了生存,為了生活,投身於各行各業,但是工種有千萬種,苦和累完全就是天上和地下,有些女生為了賺錢來的快一些,投身進了那個特殊的行業。

運氣好的,賺足了錢後跳出來,遠離所在的城市,迴歸正常生活;運氣更好的,利用手中的資源,成為一名高階經紀,不用再扶牆忍痛,享受交易的高額抽成。

運氣不好的,隨著年齡增大生活沒有著落,或者賺錢多時揮霍一空又沾染上某些惡習,活得連鬼都不如。

羅南從紐約回來之後,也抽時間去看了這部影片,大衛-芬奇做的確實很出色,單論《陽光女孩》影片自身的質量,絕對不在曾經的《消失的愛人》之下。

只是影片中那扭曲的三觀,實在一言難盡。

有些界限,真的不能去打破。

曾經有人說過,賣一次就會賣一輩子。

羅南記得曾經看過一篇關於這個行業高階人物的訪談,那位美國女性自稱是“企業家”,因為她是經營生意的,只是所經營的是自己的身體而已……

在訪談中,這位美國女性毫不掩飾這是個主動的選擇,從沒被強健、灌藥或者拍色情片,一切都是她主動的選擇。

她說這才是“資本主義最酷的地方”,因為選擇,於是有了錢,有了錢也就有了之後的路——她有錢進入一所著名的私立大學學習。

這些言論看起來是那麼不可思議,但在這個現實人物眼裡,卻是那麼正常。

甚至,她還宣稱我是個女企業家,我做了這個國家的政客們一直鼓勵移民的事,努力工作,抓住機會,最大化揮才能,適應新的世界經濟趨勢。

這位自述她相當成功,做到了美國最高階的百分之一,還在訪談最後嘲笑低端同行這麼廉價的賣,不知道是她們蠢,不懶得研究行情,還是說她們根本不在意身體的價值。

每一個行業,總能有人做到高階的位置上去。

當然,這個行業上揚的背後,也少不了一群人在哄抬價格。

但話說回來,男人總是會為那些有臉有身材的女人付出更多的代價。

《陽光女孩》題材敏感,比起大衛-芬奇下一部作品,其實也不算什麼。

羅南專門抽時間去大衛-芬奇的工作室看了看,《紙牌屋》已經拍攝完畢,最近就會開始後期製作,明年可以登入奈飛流媒體平臺。

《紙牌屋》的尺度更大,將華府的政治圈描述的比爛泥潭還不如。

好在華府那邊也沒人在乎,好萊塢不黑自家政府,那還是好萊塢嗎?

只要能吸引觀眾就是好的。

至於這部劇是不是真的華府的政治生態,根本就不重要。

因為觀眾希望看到的是一個骯髒充滿黑幕的華府當局。

“沒想到,這樣一部電影也能取得如此成功。”

莊園的書房裡面,傑西卡-菲爾頓完成手頭的工作,對看著郵件的羅南說道“究竟是觀眾變了,還是社會變了?”

羅南抬頭看了她一眼,說道“其實跟這些無關,大部分觀眾還是因為獵奇。”

傑西卡-菲爾頓不太相信“你確定?”

羅南點點頭“這個專案最早的起人是我,你知道我為什麼有這樣的想法嗎?”

傑西卡-菲爾頓忽然想到一種可能,歪頭看著羅南“你接觸過?”

“我忘記是哪一年了。”羅南迴憶著說道“在倫敦的一個派對上,我遇到了這個行業的高階經紀,她向我推銷……”

看到傑西卡-菲爾頓有點黑的臉色,羅南趕緊說道“我沒有跟她做任何交易,只是因為好奇那個圈子,所有打聽了一些事,然後有了拍攝相關電影的想法,從倫敦回來後就交給了琳賽。”

傑西卡-菲爾頓微微點頭“沒接觸過的人確實好奇。”

羅南手機響起,接起後說了幾句,臉色變得嚴肅起來。

“怎麼了?”看到羅南結束通話電話,傑西卡-菲爾頓問道。

羅南簡單的說道“康妮通知我,編劇工會的理事長打算明天登門拜訪,想要跟我談談。”

聽到這話,傑西卡-菲爾頓想到了迪亞波羅-科蒂,說道“前段時間有編劇工會的人找我,想要讓我給你吹枕邊風,我告訴她,我只是個打工的。”

“你做得對!”羅南還是提醒了一句“這件事非常複雜,涉及到八十多個公司,以及行業內所有工會,你是製片人,不要隨便參與和表態。”

喜歡最佳娛樂時代請大家收藏最佳娛樂時代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