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三章 朱仙鎮大敗 私議 內宅(2 / 3)

小說:順明招聘 作者:特別白

“李闖和曹操的流賊兵馬目前在開封城外三十里屯駐,開封城門已經不敢開啟,但流賊僅僅是按兵不動,不知道下一步的行動。”

李孟拍拍自己的額頭,從椅子上站了起來,他走到窗邊,頗為鬱悶的看著大明湖,冷聲的說道:

“還得等,不過這次的事情,看起來天下間沒有那麼便宜的事情等著咱們去撿,該花的力氣,一分一毫也是省不得,袁文宏,記下來,淮楊軍參將陳六,率軍出擊,務求殺傷當面流賊,不必留手,等下安排快馬加急送過去!”

那邊寫完之後,孫傳庭大概的過目,李孟蓋印之後,袁文宏急忙拿著出去,孫傳庭在身後沉聲的說道:

“大帥,開封城不可失,賊兵屯紮在城外三十里,也是想要觀望風色,咱們山東兵馬此時應該做個姿態,給予威懾,若是這流賊冥頑不靈,此時一戰也不是什麼壞事,總比將來真的不可控好!”

李孟點點頭,轉頭對王海說道:

“小海,你現在派人去兵器製造局問問,讓他們把這段時間買的船和造的船,都要重新的清查清理,隨時可能用上。”

那邊接到了命令,王海也是走出了門,反正是大帥傳令。這些高階軍將跑跑腿也是正常,孫傳庭一直是再用手指輕輕敲擊面前的一疊紙,緩緩的開口說道:

“大帥,南直隸的兵馬倒未必要縮回來,那江北兩淮之地,是咱們山東的縱深和後方,還要好好經營才是。”

李孟緩聲的開口說道:

“馬罡那邊去了就不會回來,青州軍加上淮楊軍,整個南直隸也足夠縱橫,在那裡動肯定要動,不過這邊還是要等待下,他們都被撒出去,此時山東只有七萬兵馬,除卻鎮守地方的最低限度,五萬兵也僅僅能擋住一個方向。”

隨著分析和述說,李孟的心情倒是漸漸的平復,他又坐回椅子,開口說道:

“趁著漕運厘金的進項讓財政寬裕許多,山東今年還要招兵三萬,這樣的話,在淮楊的青州軍才不必每時每刻準備著回來支援。”

正說到這裡的時候,聽到外面一名親兵高聲的通傳道:

“大帥,有人求見!”

凡是外面通傳,說是“有人求見”而不說明姓名身份的,也就是山東鹽幫的幾位才是這般稟報,這也是為了避免屋中有外人。

自從李孟派人去抓人詢問,這都已經是快一個月的時間,李孟對這件事情無非是個確認而已,倒不怎麼要緊。

那命令發出,各地的武裝鹽丁、親近的豪門大族,還有靈山商行、山東鹽幫各地的機構,都是把訊息反饋了上來,自從那幾次拉網一樣的清查之後,沒有什麼人從港口混入山東地面來活動。

特別是山東這種窮苦地方,除卻濟寧州和濟南府城、臨清之類的富庶地方之外,根本沒有什麼南方的人過來,想要混進來也是頗為的顯眼,很容易被人分辨出來。

既然沒人作為奸細混進來,那鄭家和韃子做生意的事情倒也不那麼急迫,膠州營海上的力量很弱,也阻攔不了鄭家跑這海上的生意,而且雙方還有大筆的私鹽生意,就是要收拾也不急在這一時。

黃平拿著打聽到的訊息走進了這屋子之中,之所以來得這麼晚,並且是親自帶過來,是因為打聽到的訊息實在是有些讓人驚駭,不能隨隨便便的報上來,要透過各種方面,把這個訊息確認之後才行。

那鄭三不是什麼三貞九烈的人物,對方一方面拿著物證要挾,一方面又有大筆金銀勾引,如何選擇他也是想的很清楚。

山東鹽幫在靈山私港也是經營多年,船上船下的還有些別的關係,讓這鄭三上船重新打聽,並且運用這些關係去探聽,經過將近十天的資訊蒐集,並且有人專門整理了下,確定不可能有新訊息之後,這才是由黃平親自給李孟送來。

“嘩啦”一聲響,孫傳庭猛地摔掉了手中的茶碗,聽黃平在那裡講述這段時間打聽來的一系列情報,開始還不覺得如何,聽到朝廷派人去議和的那件事,隨著黃平的述說,孫傳庭的怒意愈發的抑制不住。

到最後,素來講究城府氣度的他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怒意,不顧李孟尚在身旁,氣得摔掉了手中的茶碗。

他站起來狠狠的咬牙罵道:

“糊塗,糊塗,那韃虜本就是虎狼,割自家血肉喂禽獸,哪有餵飽的一天,這陳新甲是奸臣,是奸臣,上面的……上面的……”

孫傳庭最後幾句話的“上面”“上面”,掙扎了半天還是沒有說出來,頹然的坐到椅子上,居然也不顧得屋中尚有外人,直接是摘下了鐵面具,用手捂住臉部,仰起頭長嘆一聲,一時間無言。

某陳姓大臣派來的使者馬紹愉,朝中能派出和談使者的陳姓大臣,不必說只有那個兵部尚書陳新甲,以大明的體制,和談這種三百年未有的事情,豈能是這個兵部尚書能操辦的,必然是有人指使。

指使他的人是誰,除了崇禎皇帝還能有誰。

孫傳庭不管如何在山東經營籌劃,他畢竟為大明效忠了幾十年的臣子,崇禎皇帝是如此的至高無上,即便是知道這件事背後操辦指使的人到底是誰,有些話還是罵不出口。

幾千年傳承,不管是天下局勢如何,不管如何混亂破壞,責任很少是皇帝來負的,從來都是奸臣當道、小人橫行、妖孽叢生的責任。

趙構殺岳飛,那是秦檜的讒言和姦計,建文帝削藩激起靖難之役,那是黃子澄和齊泰等純儒的讒言,英宗土木堡之變,那是因為大太監王振操縱,正德皇帝胡鬧,那是八虎和錢寧為惡,嘉靖皇帝昏庸,那是嚴嵩操縱,至於天啟皇帝,那是魏忠賢在操縱,至於這崇禎年,溫體仁、錢謙益、薛國觀都是天下人眼中有數的大奸臣,要沒有他,聖明皇帝獨裁,早就是天下太平,海晏河清。

總歸這皇帝是沒責任的,沒看見這《水滸》話本里面阮氏兄弟搖著船出來,唱著那歌都是砍了奸臣的頭,送與趙王家。

不管局勢如何,不管做的如何,皇帝總歸是無錯的,最多是個識人不明,可皇帝作為整個帝國的最高首領,權力最大的代表,他就要為下面的一切負責,包括他臣子的所作所為。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皇帝享受這麼巨大的權利,同樣,他也要擔負同樣巨大的責任。

只要是坐在皇帝這個位置上,他就沒有什麼推脫的理由,他就要為他的臣民們負責,如果做不到這個。

他的帝國內部混亂,被外敵侵襲,那就是他的責任,去談什麼天命如此,奸邪當道,那就是笑話。

道理雖然這麼講,可皇權至高無上的觀念已經是深入人心,那唐朝的末代皇帝唐僖宗如此荒淫無道的人物,在《唐書》上還有個評語叫“容貌甚偉”。

別說這一直還有“勤勉”之名的崇禎皇帝,孫傳庭那前面的奸臣說完,後面所謂“上面的”,對應的肯定就是“昏君”,但卻無論如何說不出口。

不光是孫傳庭這個本時代的人是如此,就連李孟來到這時代這麼多年,在最開始的時候對皇帝和皇權也是心存敬畏。

從鹽販子做起,有南京鎮守太監的庇護,一步步的走上來,走到分守四府參將的位置上,這都是在體制中得到的便宜,得到的好處,自然想要天長地久的做下去,做個富貴太平的大將也是不錯。

但等到在濟南府齊河縣的那場小戰鬥,李孟身邊沒有一支友軍,完全是在孤軍奮戰,看著如狼似虎,和現代影視媒體中所描寫的完全不同的韃虜騎兵,李孟這才是幡然醒悟。

他意識到,在這個時代馬上就要面臨黑暗和毀滅,自己不去主動的求生,那肯定會跟著這個時代一起走向毀滅。

而想要去做什麼,如果還在這個體系之中,即便是你囂張跋扈,可還是處處的受到牽制,那左良玉不守法度,囂張到了什麼程度,但大方向上還要被朝廷牽著鼻子走,這朱仙鎮的大戰差不多消耗掉他九成的實力,卻還是要去打的原因。

不能指望這個體系會給自己有什麼幫助,只能是自己別具一格,走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出來。

在這個時代的人眼中,李孟無論如何也是逃不掉野心家這個帽子了,但為了自己能夠在這個亂世中能活下來,能夠為這個民族避免野蠻人的奴役,為整個華夏避免接下來幾百年的黑暗,這罵名揹負也就揹負了。

孫傳庭想罵沒有罵出來的,或許正是李孟野心的來由……

天下一盤棋,李孟沒有下好,他自然是頗為的鬱悶,但對於他在濟南府的家眷來說,確實很高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