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變故生(1 / 2)

小說:于歸喜宴致辭 作者:我想吃肉

進入塗國,一行四人都舒了一口氣。於姜先君臣三人,三人結伴兒,還被個女孩兒照顧了這麼久,苦活累活幾乎全是人家乾的,這滋味,是個有氣性的雄性都受不了。於衛希夷,遇到人煙了,她就不用過於愁吃飯的問題了,一個熊養三個人,壓力也很大。

一旦接觸到了人群,老如容濯、幼如姜先,腰桿都挺直了一些,臉上也有了光彩。與塗人接觸,也恢復了昔日之從容矜貴。任續揚聲問“此間可是塗伯之地?”

幾個塗人農夫本在田間掘渠,哀聲嘆氣,聽到叫喊聲也愛搭不理的,還用方言嘲笑“哪裡來的閒漢?說話怪腔怪調。”取笑完,又在田間挖地,忽然,其中一個年長些的品出不對來“我怎麼聽這音像是正音?”

抬頭一看,不由大吃一驚。

幾人身上的衣服都有些髒,樣式卻還在。除了衛希夷一看就是蠻人,其餘三人可都是規規矩矩的寬袍大袖。謝天謝地謝聖王,他老人家定製之後,貴族穿什麼樣質地樣式的衣服、平民穿什麼質地樣式的衣服、奴隸又是個什麼樣子,層次分明。

農人驚疑地互相使著眼色,齊齊走上田埂,走近了越惶恐——衣服雖有些破損,卻不是舊衣,明顯是近期才扯壞了一點。農人雖不識三人衣飾之華美,卻會對比,每每有貴人路過時,也曾圍觀,容濯等人的衣飾比起路過的貴人好的不是一星半點兒。再看面相,皆是白皙秀美,其中任續膚色略深些,也是五官端正的魁梧大漢,農人之心便先怯了。

在潮溼的泥水地上跪下,為年長的農夫顫抖著,盡力模仿著正音“不知貴人要問小人何事?”

容濯和藹客氣地道“此乃公子先,吾乃公子之師,此地可是塗伯之國?”

老農從未與這等身份之人答過話,結結巴巴地,還有些顫抖,四人也極有耐性地聽他說完——此地正是塗伯之國。容濯含笑道“如此,煩勞老丈代為通報塗伯,便說唐公之子前來拜訪。”

幾個農人湊在一起嘀咕了幾句,由老農請求要個信物。印信不可輕易離身,若是塗伯親至,給他看一看倒是沒問題的。姜先打袖子裡掏出一方素白的絲帕來,捏著一角,絲帕迎風擺“將這個拿去給塗伯。”

【原來唐國來的貴人們是用手絹兒當信物的呀?跟咱們國用印當信物不一樣嘿!】幾個農人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衛希夷得承認,自己是個好多管閒事的性子,忍不住說“他這塊手帕的織法尋常人學不來,拿去給認得的人看,就知道來歷了。”

農人本沒將她瞧在眼裡,中土之人瞧不上南蠻人,塗國雖也是偏僻之地,卻自認比蠻人要文明高貴些。看衛希夷的衣飾,就沒將她視作上邦貴人。驟聽她這一句,才知道自己想左了。當下有兩個年輕農夫,將手在衣服上蹭去泥土,小心地將絲帕揣到懷裡,飛一樣地跑去城內報信。

塗國是在冊的國家,容濯約略知道它的情況,對姜先和衛希夷兩個人介紹“塗地並不大,塗伯在南,有城三,民數萬而已,”又順便誇讚了姜先的祖產,“比我唐國有大城十六小城四十,民以百萬數,塗乃小邦。”

衛希夷默默地記下了,眼睛好奇地四下打量,這些農民的打扮與蠻人也不同,他們的衣服以棕、褐、灰、黑等沉色為主,身上也沒有蠻人喜歡紋的刺青。再看他們的工具,也用鋤、鍬等物,材質也與衛希夷熟知的骨、蚌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

容濯與老農攀談起來,詢問塗國現狀,老農知無不言“王伐西戎,我主因腿疾不能相隨,命太子將兵三千相隨。”

兩人一問一答的,衛希夷聽得頗覺新鮮有趣,手肘輕輕搗了姜先兩下,問道“到了中土,都是這樣說話的嗎?”似南君周圍親信人等,如衛希夷家,也都習正音文字,遣詞造句卻是帶著蠻人的習慣,直白簡單。到了中土,雖是邊陲小國的農夫,也與蠻人那麼些微的不同。

姜先終於有了揮的餘地,給衛希夷講說話的注意事項“是與蠻俗有些不同。似與這些國人講話,稍稍留意即可。若與野人說話,可以隨便些。一會兒見到塗伯,你先不用理他,聽我同他講,你那麼聰明,多聽一陣兒就明白了。”

另一廂,任續左耳朵聽兩小說話,右耳聽老農終於求容濯給講個情“今歲雨水太兇,開花抽穗時遇到雨水,收成不佳,還請貴人美言,減些稅。”容濯先請示姜先,姜先正正衣冠,似模似樣地道“我當勸塗伯共體時艱,若塗伯有難言之隱,我為老翁填今年稅賦。”

在老農的感恩與衛希夷驚訝讚許的表情裡,姜先找回了做邦公子的感覺。衛希夷看他抬頭挺胸一副小公雞的樣子,頗有點欣慰——從病雞崽養成小公雞,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勞呢。

不多時,塗伯派出了親信來迎“公子先”。

來者是塗伯出戰時充任御者,非戰時充任護衛之長的親信之人。若姜先是真,也不算無禮,若姜先是假冒的,塗伯不曾迎,便不是識人不清被矇騙。來者是個留著三綹長鬚的中年人,自稱是塗伯同族,同為姚氏,長袍寬袖,頭冠比容濯的小而簡單。容濯迎上去與他交談,一口純正的正音先令這位親信消了不少的疑慮。

兩人再提及奚簡,容濯能說出這是申王的採風官“遒人簡”[1],又說其相貌,兩下都合得上。原來,奚簡從南君處跑路,又盡力避開荊國,回程拐到了塗國,與塗伯還打了個照面,也略說了一下見聞,其中就包括姜先。

身份確定了,來人不敢怠慢,親自駕車,請姜先上車,姜先微微頷。登車後,容濯與任續也緊隨其手,姜先向衛希夷伸出手來“上來呀。”

衛希夷有些猶豫,她怕姜先力氣小,反被自己給拽下來。注目姜先,衛希夷一咬牙,還是將手搭到了他的手上——大不了少用點力氣,一見不對我就跳下來好了。

姜先這次也爭氣,居然將她拉了上來,惹得使者有些側目——這蠻女是什麼身份?怎地公子先親自拉她上車?他原以為衛希夷是姜先從蠻人那裡帶回來的侍女,現在一看,又不大像了。

得想個辦法,摸清這女孩兒的身份,才好打算。

一路上,使者與容濯東拉西扯,還說了任續的傷“我國醫工還是不錯的,您的傷口還要再作包紮。”繼而便扯到了衛希夷身上,問“要如何安排?”

讓他吃驚的人,姜先君臣三人,一齊看向衛希夷,居然在徵求她的意見。這便有些奇怪了。使者暗暗記在心裡。

衛希夷還真有些要求,她記著容濯的提醒,她的衣服得換成中土的樣式了,還想要司南和羅盤。地圖倒沒提要求,因知地圖難得,一般人都不會拿出來送人。不過也不怕,容濯那份地圖,她看過了,等會兒跟塗伯要張白絹,或者羊皮什麼的,她可以自己畫。倒是指方向的傢什得來一個。不給也行,告訴她怎麼做,她自己做。

使者暗暗稱奇,心道這世上能讓公子先這等身份的公子對她如此有禮,還隱約有些討好的女孩子,能有幾人?只怕王的女兒也未必能有這般禮遇。還有容濯,是公子先的老師,合該更矜持。任續也是勇將,怎麼這般給她面子。要不君臣三人的身份是假,要不這女孩兒另有古怪。須得試她一試。

————————————————————————————————

車很快便到了塗伯所居之城,小國的國名即是城名。到得城門,已有些百姓圍觀了,使者命守卒飛奔報與塗伯,自己放慢了車。衛希夷好奇地打量著道路兩側,行人面上麻森裡透著好奇,他們的衣服比城外農夫的要好些,色彩仍舊不鮮豔。房舍與南國有了明顯的區別,不再是幹欄式與吊腳樓,皆是土房,從地基起夯土牆,上覆苫草。也有一些比周圍高大些的房子上覆的是瓦片。

房子的裝飾風格也與衛希夷熟悉的王城有很大不同,總的來說,色調柔和了不少。

到得塗伯所居之宮,比起南君的王宮小了不少,風格也一如塗城之柔和偏暗,唯有硃紅的大門和廊柱讓人感受到其威嚴。塗伯的氣勢比南君渾鏡也弱了不少,其剛毅堅定甚至弱於屠維,一張中年滄桑的面龐上透著些愁苦之色。

見了塗伯,姜先便展示了自己的印信。塗伯識得印信,態度便驟然熱情了許多,帶著焦慮的臉上綻出了大大的笑來“果然是公子先,公子自己,就是明證,何須印信?這幾位是?”

姜先介紹了兩位託孤之臣,最後語氣挺鄭重地道“這是希夷,衛希夷。是我摯友!”端的是擲地有聲。他心裡挺想將這關係再搞得近一些的,只因害怕衛希夷否認,先將關係定格在了朋友上。

還好,衛希夷沒有否認,姜先一樂,笑吟吟地,與塗伯說話也和氣了許多。國小人少兵弱,塗伯確認了姜先的身份後,就顯出點怯意來,對姜先禮遇非常,愁苦之色也減了很多。親自將四人迎到自己宮中,語帶歉意地道“鄙國地處偏僻,物產不豐,公子降臨,無以侍奉,委屈公子了。”

姜先含笑道“背井離鄉,得君款待,不勝感激。”

塗伯很有心將自己女兒許給他,擺出和善面孔,安排給他們洗沐更衣。

一行四人就等著這句話,許久沒有好好洗沐了,頭都打結了。姜先被人侍奉慣了的,洗沐之後,新衣雖不如自己穿慣了的好,勝在乾淨整潔,打扮一新,攬鏡自顧,又是一枚清俊的小公子了。只是不知道長辮子換上新衣服,又是什麼樣子呢?

姜先有點焦急地等著,催問了好幾遍“他們都洗沐好了嗎?”

其實,衛希夷動作比他快多了。衛希夷生活一向能夠自理,只因頭又長又密,不易擦乾。等擦乾了頭,梳頭的女奴才現,因為一直編辮子,衛希夷的頭自頸後開始集體帶著有規律的彎曲,又費了些勁兒,才將她頭梳作雙髻。

梳洗完畢,她又詢問了自己的舊衣,尤其是藍布袋子,將袋子與自己的刀、匕都拿了回來隨身帶了,才去找的姜先。

姜先正在殿中踱步,容濯來了,任續傷口換好藥也來了,獨缺了衛希夷,姜先就坐不住了。好容易聽到腳步聲,他忍不住奔了出去,一看之下,又呆了一呆。硃紅的錦衣、絳色的鳳鳥紋,長長的下襬隨著輕快的腳步翻滾出小小的浪花,像踩在雲彩上。漂亮秀氣的臉蛋兒洗得乾乾淨淨的,項掛明珠串,腰懸美玉。唯一不襯的是耳墜,看起來像是貝殼做的,這個塗伯,是什麼意思?

疾步上前,姜先努力繃著一張俊臉,湊上去低聲問“她們欺負你了?”眼神非常不善地掃向衛希夷身後的女奴。

衛希夷情緒不高,還是答道“沒有,水是溫的,衣裳是新的,都很好。”

姜先抬手,指尖離耳墜數寸,悄悄地說“那這個呢?這墜子不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