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新王后(1 / 2)

小說:于歸喜宴致辭 作者:我想吃肉

莫名其妙被詛咒,詛咒他的人卻已經死了,姜先摸不著頭腦,還是很委屈地問屠維“伯父,他那是什麼意思呀?”

小模樣兒可憐兮兮的,弄得屠維不好意思告訴他是他誤會了,以為是你的主意。其實不是,是我閨女乾的。不須審問,屠維便知道荊伯的心裡,對蠻人總有若有若無的歧視,相較起來,姜先看起來文弱,在荊伯心中卻是同類。兩人又有些宿怨,則將事情推到姜先的頭上,是很好猜的。

咳嗽一聲,屠維道“我也不知道了。”他一臉忠誠正氣的樣子,姜先又有些畏他,實在是看不出來他撒了謊。

衛希夷卻是天生膽大的“他活著,且要被我們弄死,死了,又能有何作為?不用怕他!他有膽子,讓他來找我好了!”

姜先……不不不,你聽我說,我不是害怕,真的!

此時,屠維便有心不再談論此事了“荊伯既已伏誅,正面該當如何?你們還需要多久才能隨我去見王?”

女瑩低聲道“我想將荊伯二子與他們的一些心腹悄悄放歸荊國,讓他們以為是自己逃出去的。伯父搜搜荊伯身上,既說他有印信之物表明身份,便可取來一用。”

“要怎麼用?”

女瑩四下張望,見周圍皆是可信之人,方道“我想,當初希夷奪城用的老辦法。仿荊伯的命令,傳位於幼子。”

屠維道“荊太子做了多年太子,根深蒂固恐難撼動。”

姜先摸摸鼻子,試圖挽救自己的形象“理由,有一個合適的理由就可以了。荊伯之敗,因大軍乏食,大軍乏食,是太子之責。”說完,又有些惴惴,會不會給屠維留下不好的印象?之前那個追求姑娘的手段被戳穿,就……咳咳,顯得自己居心不良。現在會不會被認為自己心地陰暗?

這一回,屠維可沒管他的這點小心思,反而比較贊同“這樣能好些。他們鬧起來,你們留在北面的人也好過些。”

心動不如行動,女瑩道“回城吧!荊伯的屍身也有了,讓他們帶回去!唔……”

她最近又掘出了一個新的愛好,即喜歡安排一些小計策。譬如這一次,她便召來弋羅,示意他“派兩個人,去議論荊伯喪之事。”然後安排守衛們去看熱鬧,放鬆對戰俘的看管,給他們逃走的機會。

這也是她小時候便養成的習慣,自幼被拘在宮中,雖有南君縱容,卻因年幼,多是許後看管。許後對女兒們的管束極嚴,她的許多事情,都是模仿衛希夷。此番南下,見衛希夷一路遊刃有餘,她便也學了起來,漸漸有些上癮。

女瑩本是個聰明姑娘,一旦摸著門路,做起事情來也是似模似樣。弋羅話雖不多,執行起命令卻很精明強幹。為荊伯安葬,搞得比較盛大,城裡不少人都去圍觀。女瑩趁機布了命令“惡已誅,自此之後,凡居於此地者,吾一視同仁。”不許蠻人與留在本地的荊人互相欺辱。

該清洗的荊人已被清洗完畢,女瑩治國也就承襲了南君的思路——人少,先抓住人來,再說!

此令一出,頗得了一些讚譽。

一片讚譽聲中,滿身狼狽的荊國公子們惡狠狠地回望“我們一定會回來的!走!回去與那個混賬算賬去!”

一語未畢,聽到沙沙的腳步聲,一群人如驚弓之鳥,眼裡放著驚懼而兇狠的光芒,望向來路,預備人一露頭便撲將過去,將現他們行蹤之人滅口。來人卻是他們面善之人,昔日在荊伯身邊的侍者,見到他們便痛哭失聲“帶我走!可算等到你們了!”

哭喊的話聽起來雖有幾分真誠,小心卻沒有過頭的。一群人一擁而上,將其扭到角落裡“你怎麼逃得出來的?”

“蠻女住在宮中,也要人侍候,我等便留了下來。一心想等著機會,救您出來。今日他們都圍觀送葬去了,我得了機會,不想您已經逃了,萬幸萬幸,請帶我走。”

“你?”

來人自懷中掏出一片帛來,帛的形狀並不規整,似是從衣襬上撕下來的。荊伯幼子眼尖“是爹的衣裳。”

“是,”來人哽咽地道,“君上為她們所擒殺,一應隨身之物皆落到她們手裡了。這是小人冒死偷出來的,請您看。”

荊伯住了四年的王宮,去決戰時走得並不倉促,從從容容,留下了許多文牘書簡,自然也有他的筆跡了。雖不朝天邑,天邑的一些流行的方便物事,幾年間也流到了荊伯的手上。以筆墨書寫,自然也在其中。

衛希夷扒拉出來了一堆留有荊伯筆跡的手令,仿著他的筆勢,偽造了一份文書。撕的是荊伯的舊衣,印的是荊伯的印鑑。女瑩將帛書與印鑑一起,交給已投誠者帶了出來。

原本就瞧太子不服氣,隨著戰功的積累起過取而代之之心,大敗之後再見此帛書,一腔的擔憂、緊張,統統化作了憤火,找到了人生的目標“原來是他!回去!先誅此逆子!再來迎父親遺骸安葬!”

確定了人生的目標,原本狼狽的人們重新煥出了容光。女瑩釋放戰俘之前仔細考查過他們,除開荊伯二子,尚有他們的僚佐數人,否則只此二人,能夠活著回到荊國去見荊太子,還是兩說呢。

給他們配上兩個忠於荊伯的武將,兩個有些頭腦的文臣——不能太聰明,不可太正直。太聰明,或許會懷疑這帛書出現得太巧。太正直,不會相信荊太子謀害父親,反倒會勸和兄弟,共同對外。

要有些私心,對荊伯有些感情,對荊太子略有不滿,同時又有上進之心的賭徒。未有此事之前,便該是主張更換繼承人,並且想從中漁利之輩。

只有這樣,才鬧得起來。

眼下,萬事俱備,只等他們回去鬧起來了。為了讓他們順利回到荊國,女瑩也是操碎了心,不止準備了帛書,還準備了一應路上所需之物,皆令暗樁給他們帶去,務必使他們安全回到荊國,重新拉起人馬,與荊太子同室操戈。

與此同時,衛希夷與姜先也再次派出信使,穿過荊國的山林,與任續、庚通了訊息。信使往返尚需一月光景,儘管屠維希望她們能夠早些南下,衛希夷還是堅持等到訊息再回去。

屠維道“你們回去得越早,他們越不知道如何拿你們是好,你們越能搶得先機。”

衛希夷道“若是現在還想不到,給他們三十天,他們也想不到,再給他們三十個腦子還差不多。”

屠維道“等得太久,易生變故。”

衛希夷道“讓他們準備好了,咱們在這裡,也有要準備的事情呢。我也不只是為了北面二城的。”

“那是為了什麼呢?”

“祭祀之儀,舊俗流毒甚廣,能掰多少,我得給它掰回來多少!”廢除祭司,是不太可能了,但是,可以限制。趁此機會,清洗一次祭司,將這些祭祀的傳承斷了,再有祭司想恢復昔日的榮光,沒有了祭禮、沒有了傳承,也翻不出浪花來。衛希夷更希望借鑑在中山的做法,樹立石碑,庶人明禮儀,不至於因為無知和畏懼,而被某些人、某些不比他們高尚的人所左右。

屠維沉默了一陣“我再給王去信,公主也再給王寫信解釋一回。你們可要記住了,你們也是很想見王的,但是想要給王送一份大禮,所以才耽擱的。”

兩個姑娘一齊答應了。

一直等到了一個月後,天氣已經十分寒冷了,南方的雨水漸漸少了些。比起夏秋好了不少,比起風調雨順的年景,卻依舊溼冷。北方帶來的回信簡明扼要,庚多用暗語書就,為了是防止路上被截獲。

信中,庚言道她的身體已經漸漸適應了這裡的氣候,藥也在經常吃。荊國不必擔心,從邊軍計程車氣來看,荊國氣勢已衰。另外,中土似乎有了一點點小麻煩,據運送補給的人講,申王想要治水修河,但是在統一分配方面,出了些問題。

接著,新冶等城開始出現了南逃的荊人。原來,一個月的功夫,荊伯諸子已經有了火拼的苗頭。處在風暴中心的人,或是有遠見之人,或南逃或北上,已有了先兆。

衛希夷這才放心地與女瑩往南去,照她的意思,姜先不要再南行了,南下對姜先來說挺危險的,再病了,她可真沒地兒再找人面蛛給姜先配藥了。對此,姜先據理力爭“我上回是年紀小,又水土不服,打從荊國開始就不舒服了,你看我現在可有病著?”

“況且,南君知悉我來,不與他見上一面,恐有會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