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再見面(1 / 3)

先吞嵬,再並四國,聽起來很是威風,卻不是沒有後患的。餐桌上出現了好酒好肉固然值得欣慰,也不能上多少就吃多少,嘴巴舌頭快活了,胃就要受罪,最慘的是會撐出毛病來。

對中山國而言,危機始於四國“討伐”,對衛希夷來說,戰勝之後才是事態的開端。伯任在被四國敵對的時候,神經就崩緊了,自己一磚一木建起來的國家,緊張是自然了。此時再聽太史令提出新的問題,他緊張之後,反而放鬆了。

太史令的建議很對,四國全吃下去,傷胃。吐出一部分來,是必須的,這是共識。但是吞下哪個,又吐出哪個?眾人的意見就不一致了。

眼下有兩種觀點,一種是認為吞下嵬國,再吞兩個小國,將兩個大國吐出去。另一種則相反,嵬國是不吐出來了,將大國吞下去,小國吐出來,這樣看起來也是放出去了兩個國家,而且是“誅惡,不問協從”,顯得寬容。

雙方爭執不下,皆等伯任決定。伯任道“吾當視其君而定。”

太史令一臉不解。

伯任為這個決定做出瞭解釋“其國無論大小,國君勵精圖治,便是鄰國的隱患,我便是他們的教訓。趁此戰勝之機,當滅有生機之國,而留無能之輩,徐徐圖之。”

此言有理。

兩人再討論了一回,以國君表現而論,決意併吞其中一大一小二國,使其國君“陣亡”。十分湊巧,其中一國的國君運氣不好死於亂軍踐踏,另一位也很快步其後塵。另二國,一君尚存,一君已亡。伯任下令,搜出其子,擇其平庸易嫉妒者而立。

此外之善後處置,中山國已有了一套辦法,人手吃緊了些,卻也應付得來。雖然累,又有些人有些許不解——為何還要復其國?餘者倒也順便。

剩下的一件事情,便是去龍城見申王了。

名義上,申王還是天下共主。事實上,包括伯任在內,每年也要貢與申王些糧帛物產。自中山國現了石炭,固定的進貢物產裡便添了這一樣。虧得石炭燒起來氣味十分不好,只好做冶煉之用,否則所貢的數目還要增加。伯任理所當然地隱瞞了石炭的產量,免得中途轉運需要消耗他更多的人力與糧草。

不特伯任,嵬君與其餘四國之君亦是申王的方伯,每年也須向申王進貢。猛然間斷了五處貢品,申王若還不以為意,那便不是申王了。何況,申王若要出征,這五國也是要出兵馬出糧草跟隨的。

必須給申王一個解釋。否則與向申王正式宣戰,要一爭共主之位,也差不多了。中山國還不具備這樣的條件,伯任也沒有做好這樣的準備。

風昊深明其理,他的傲氣便顯得那麼的能屈能伸,主動推薦了小弟子為大弟子跑這一趟。風昊算得明白,弟子之間的關係幾年前他就門兒前,小弟子趁機再鍛鍊一下外交的實踐,也是幫大弟子解決了這一件大事。爾後,中山國需要消化擴張帶來的種種問題,同時應對並不好的天時,衛希夷就是順便南下了。

伯任也不與衛希夷客氣,出使,本質是利益,然而利益之外,還有許許多多的影響要素,外貌、風度、學識、勇氣,以及人脈、運氣,等等等等,甚至可能不講道理地違背利益決定原則,得出令人驚訝的結論。

他的手上有任徵這個大弟子,看上去也是極合適的。若是與衛希夷一比,任徵就略遜一籌了,整個中山國裡,與龍城上層有聯絡、臉熟的人便不很多。近幾年因中山國之飽暖,是頗有些俊彥來投奔,上層者少。衛希夷就不同了,最少最少,她與祁叔玉的關係就是緊得拆不開。祁叔玉是公認的申王之寵臣。

於是,以衛希夷為正使,以任徵為副使,事情便這麼定了下來。衛希夷為正使,主為伯任斡旋。任徵為副使,處置使團一切庶務,又可以由衛希夷領著,在天邑轉一圈,認一認門兒。

伯任也知道,辦完這一件事,衛希夷便幾乎將所有該學的、該練的,都轉了一圈兒,該去做她自己的事情了。十分不捨地道“雖則你不要我許多兵馬,然而孤身一人南下又如何使得?我與你五百人馬,攜糧草,天邑事畢,你可率隊南下。你們二人攜七百人,餘下二百人,阿徵帶回來便是。”

五百人,不算少了。與四國對陣,滅國之戰,雙方加起來也就過五萬上下。再加上糧草,伯任這手筆已算大方了。中山離蠻地,委實太遠。不過中途還會經過息國,有息君成狐再給支援一筆。有師門有靠山,辦起事情來便容易了許多。

衛希夷便將母親和弟弟託付給伯任,伯任道“去回,盼汝歸矣。”

衛希夷默默低下了頭。

風昊還不放心,咳嗽一聲,道“你再帶上兩個人。”

伯任道“不錯,庚你帶走,凡事有個可以商量的人。老師,另一個是誰?”

另一個也是衛希夷撿來的,走大路上,看到地裡撲了好大一坨物事,撿起來一看,是個人。身高有風昊一個半高,塊頭能改風昊兩個半,缽大的拳頭,據說比拳頭還要小的腦子,端的是一位奇男子。這樣看起來有些傻乎乎的傻大個兒,卻與風昊都認為“極聰明、極危險”的庚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聽衛希夷一個人的。

風昊選他,不在乎他聰明不聰明,單看他忠心不忠心。蠻地雖是衛希夷的故鄉,如今卻是遍佈著敵人,部下的忠心便顯得尤其重要,比自認為聰明、喜歡自作主張的重要得多。部下麼,會聽話就行了,腦子,衛希夷有就行了。如果這樣還不夠,那再添一個有腦子的庚。

足夠了。

用來對付蠻地的一切,都夠了,尤其是南君遺孤。設若有什麼不妥,衛希夷心軟了,庚可以為她填補冷靜理智的那一部分。

衛希夷不疑有他,衛應漸漸長大了,雖未成年,可衛希夷自己做決定的時候也沒成年,反正,衛希夷是放心他與女杼互相照應的。女杼兩鬢染霜,智慧不減,生活也是不成問題的。在伯任的國度裡,他們是安全的。這便不需要留下庚來照顧他們一老一小,衛希夷也捨不得庚離開自己,一起生活了六年的朋友,自己將要去辦一件大事,這樣精彩的事情,如果朋友不能參與,則她打心眼兒裡會覺得遺憾。

庚也歡喜,女杼與衛應也放心,有庚在,就不怕衛希夷上天入地了。

使節離開的時刻,對於女杼與衛應等人來講,便是衛希夷南歸復仇的時刻了。女杼有許多囑咐,千言萬語,卻只化作一句話“前年,你送我去瓠地看了,原本的城池裡長滿了荒草,你還記得嗎?”

“哪怕咱們家也長滿了荒草,住進了野鴨,我也不會因為傷感就放棄自己該做的事情。”

女杼傷感地笑了“萬一,我是說萬一,遇到以前的人,如果他們也長滿了荒草,千萬小心,不要再將他們當作沒有長草時候的樣子了。”

衛希夷頓了一下才明白女杼的意思——人,是會變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