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結婚啦(1 / 3)

陳侯的堅持收到了成效,放心地起身,打算去為外孫說服賓客,也對太叔玉等人的雄心壯志大為驚歎——敢直白地講出要稱王來。走了幾步,又折了回來,神神秘秘地道“今日之事,萬不可傳出去。”

太叔玉鄭重地點頭“陳侯說的是。”

連得了兩回肯定,陳侯腳步微飄,輕飄飄出了大殿。

容濯待他走後,迫不及待地問太叔玉“祁叔為何突然改了主意?陳侯一貫小心,總有種種擔憂,何必事事當真呢?”

話未說完,便見太叔玉舉袖試汗,不由驚愕“祁叔這是……怎麼了?”

太叔玉放下袖子,正色道“這一回,卻是陳侯說對了。”

“嗯?”

“諸君與我,都是想得太好啦。王,果然不是凡人。”

越不知道他在說什麼了。容濯虛心請教“還請祁叔為我等解惑。”他不提姜先,卻是為姜先留面子,只作是自己等人不解。

太叔玉並不計較這些,口氣微帶虛弱地道“我自降生,艱難困苦,無不經歷,謹言慎行,不敢懈怠,終得保全領。一朝萬事順意,便生驕狂之心,忘乎所以,目中無人了起來,以為凡我所想,必得成功。這是自取死路。”

容濯呆了一呆,與偃槐交換了一個眼色,忽爾覺得自己等人亦是如此。

太叔玉續道“申王及至年老,才因為私心矇蔽了心智,顯出這樣的毛病來,以致諸侯離心。我的年紀是申王的一半,取得的成就卻不成他的一半,卻早早有了這樣的毛病。就此而言,我不如申王,無怪為王,我為臣。我等當引以為戒,不可蹈其覆轍才是。稱王之事,是我想得不夠多。”

他大方地承認了疏失,偃槐等人也不曾責怪於他。至於越、唐二君同時稱王,而非越君嫁入唐國,此事雖然與預期的微有出入,仔細一想,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既然是合作,雙方便都有訴求,誠懇地攤開了,沒有什麼不能談的。容濯與偃槐皆看重衛希夷,就事論事,卻是唐國傳承悠久,而越君新立而已,二人思慮之時,難免是以姜先為主。

此番太叔玉親來,提出了二人並稱的時候,兩人心中已打起了腹稿,推算起種種利弊來了。要求過不過份,但看對方值不值。值得的時候,要星星不給月亮,不值得的時候,一粒米也不想浪費。在這二者之間,便是討價還價的空間了。

偃槐道“太叔的意思是?”

太叔玉道“我將稟明母親,為他們確定婚期。”

容濯放心了“正是,這才是最要緊的事情。”太叔玉去回稟女杼,他們也正可趁此機會,商量一下如何應對。

兩下別過,太叔玉步履匆匆。

容濯便對偃槐一拱手,問道“不知太師之意如何?”並非不尊重姜先的意見,而是覺得姜先此時求娶心切,唯恐他失去冷靜,答應了本不該答應的條件。

偃槐頗覺好笑。容濯早便看好二人的婚姻,一拖再拖,最心焦的是姜先,其次便是容濯了,其關切之深,較之陳後尤甚。此時居然擔心起姜先會“過於急切”來了。

斟酌了一下,偃槐問道“百年之後,越歸誰?唐歸誰?”

容濯豁然開朗!沒錯,管她是不是也稱王,管她的哥哥現在要給妹妹爭什麼樣的待遇!這一切,最終都會歸於二人共同的血脈。至於衛希夷與姜先二人主政的時候,看現在的樣子也知道當家作主的是誰。

聽不聽婦人之言,並非判斷是不是明君的標準,誰說得對,就照誰說的做嘛!況且,容濯還沒有現衛希夷有什麼做得不好的地方。許多事情,起初你覺得她傻,乃是以為事必不成,若是做成了,結果便是像她這樣,白手起家,人莫能欺了。

容濯也大方地承認了“祁叔自稱驕狂,這份驕狂是誰給的呢?我們的驕狂,又是誰給的呢?”

不可否認,都是受了衛希夷的影響。與她在一起,遇難呈祥,再無不順之事,諸事順利,難免生出驕狂之心,蓋因有這樣的資本。信心既足,則易輕視天下英雄。太叔玉如此,容濯也承認,自己也是這樣的,總有一種莫名其妙的自信——我們總有成功的運氣。

既然如此,答應條件又有什麼不可以呢?

偃槐笑問姜先“君以為如何?”

姜先認真地說“我以為,還是快些娶妻為好。”

二人聞言大笑。

容濯早有準備,聞言取出一張簡單的輿圖來,對姜先道“要築新城。”

姜先凝目望去,見他圈了幾處紅圖,皆是在河之兩岸,問道“這又是為什麼?”

偃槐大加讚賞“不錯不錯,是該築新城的。要治水,便該親臨其地,這許多人,要住在何處?洪水退去,兩岸土地更加肥沃,稍加開墾便是良田。如此良田,不耕可惜。”

要耕種,就需要有人,人也需要有居住的地方,提前預備好了,總是沒有壞處的。再者,誰築的城,誰在城中就更有勢力。一路治水,一路安釘子,治安了,大河兩岸最肥美的土地上,便都是自己人了。

容濯點著圖上幾個紅圖,一一解說利弊,有的地方比唐都周圍更平坦、土地更肥沃,是姜先父親在世時便想得到的。有的地方則位置比唐都更好,更適合做新都。唐國作為一個有傳承的國家,舊弊亦是不少,搖擺不定的臣子、有自己私心的僚屬,在姜先父親過世之後,曾經給唐國造成了很大的麻煩。若上下一心,姜先何至於南奔呢?

遷城之事,容濯在心裡翻來覆去許久了!離開了舊土,就斷了他們的根基!與越國聯姻,兩國之權貴同居一城,彼此競爭,優勝而劣汰。天下終將歸於姜先之後,要這些鼠兩端的廢物,有什麼用?!

私心裡,容濯甚至暗挫挫的希望,有一天,衛希夷看不下去了,大刀闊斧,將這東西全掃進河水裡沖走!

利用衛希夷的盤算有些小陰暗,容濯乾咳兩聲,硬是嚥了下去,沒有說出來。只說了目今唐國之弊端,故意嘆道“這些不是用真意能夠硬化的人,千萬不要將他們當作獠人那般憨厚可親呀!”他聽姜先講過屠維待族人之真誠,唯恐姜先頭腦熱,要去效仿。

姜先深以為然,並不反駁。獠人是什麼樣的?再頑固,也是將屠維養大的族人,可不是他國內這些可以被申王左右的牆頭草。姜先歸國十餘年,不是沒有動過將這些人悉數更換,抑或收攏的主意,然而前幾年忙著學習,近幾年不曾著家。唐國隨著他的成年,日漸穩定,其隱患確是不曾根治。

陳侯說得對,現在不是稱王的好時候。一旦稱王,與申王對立,內有隱患,恐成大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