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心機(1 / 2)

小說:封侯術四個等級 作者:高月

幾天後,天子趙構接到了劉光世的飛鴿傳書,趙構狠狠一拳砸在桌上,忍不住大罵道:“虧朕還那麼信任他,他竟然敢擅自採礦鑄錢,朝廷法度在他眼裡算什麼?”

張浚和秦檜都愣住了,張浚小心翼翼問道:“陛下,是陳慶嗎?”

“你自己看!”

趙構把劉光世的鴿信遞給了張浚,張浚接過看了一遍,嘆息道:“陛下,這個問題確實情有可原!”

“為什麼這樣說?”

“微臣出任過川陝宣撫使,知道巴蜀的財力最多隻能負擔八萬軍隊,微臣又看了川陝宣撫司今年的軍費開支報告,光川陝宣撫司管轄內的軍隊就有六萬人,漢中軍隊三萬,巴蜀軍隊三萬,那麼給熙河路的軍俸最多隻有兩萬人份,而陳慶去年與西夏軍作戰報告中說他軍隊有五萬人,也就是說,還有三萬軍隊的缺口,他怎麼解決?”

“熙河路的稅賦難道不夠嗎?”

張浚搖搖頭,“陛下,熙河路人口太少,又比較貧瘠,一年最多幾萬貫稅賦收入,怎麼可能負擔得起三萬人的軍俸?陛下,如果說陳慶有不妥之處,那就是沒有向朝廷彙報採礦鑄錢一事,微臣覺得,他可能是擔心朝廷不批!”

趙構心中怒氣稍稍平息一點,又望向秦檜,“秦相公怎麼看?”

如果是以前,秦檜一定趁機抓住這個把柄把陳慶罷免或者調走,但現在秦檜也摸不清金國的態度,他只得稍微放緩一點語氣,躬身道:“陛下,張相公說得有道理,陳慶還是比較年輕,又是武將,對朝廷法度不熟悉情有可原。

但透過這件事,微臣深刻體會到,熙河路應該有一個主政的文官,才能時時刻刻和朝廷同步,軍俸不足,軍糧不夠,文官就有義不容辭之責,挺身而出,要求朝廷補足,這樣陳將軍就不會犯下私採鐵礦、私鑄銅錢的違規行為了。”

難得秦檜沒有私心,把這番話說得有理有據有節,讓張浚也忍不住贊同了,“這個建議我贊同,陛下,宦官監軍本身就不符合陛下的初衷,把宦官監軍改成文官主政吧!”

趙構沉思片刻又問道:“那文官和陳慶又是什麼關係,僅僅主政,不涉軍事嗎?”

秦檜笑道:“調兵打仗、部署防禦這些權力應該給陳慶,但微臣覺得,像後勤保障,糧俸物資調運,就應該由文官來協調,經略使是經略使,觀察使是觀察使,這個兩個不同職務,各施其責,沒有什麼上下級關係,這樣也能安撫住陳慶,朝廷只是想讓熙河路走上正軌。”

趙構又反過來問張浚,“秦相公的建議,張相公是否同意?”

“微臣……贊同!”

“那好!就這麼決定,朕先召回監軍,然後由朝廷選派得力大臣趕赴熙河路出任觀察使一職。”

……

監軍王銑是太后推薦的,要調回他,還必須經過太后同意。

下朝後,趙構和往常一樣前來給母后請安。

“哀家聽說陳慶有嚴重違規之事?”韋太后冷冷問道。

趙構知道一定是朱勝非告訴了母后,他連忙道:“之前朝廷也允許各地自己鑄錢,像陝西路和四川路的鐵錢就是他們自己鑄造,還允許他們發行交子,陳慶估計就以為可以自己鑄錢,他卻不知道必須要得到朝廷的批准才行。”

韋太后冷笑一聲道:“這種常識,連哀家這個深宮婦人都知道,他堂堂的經略使會不知道?”

“兒臣的意思是說,他不知道這件事的嚴重性。”

“那皇兒打算怎麼處置他?”

“兒臣想先召回監軍,不知母后是否同意?”

“哀家同意!”

韋太后一口答應,她對王銑輕描淡寫的報告早已心懷不滿,把他換掉,也正中韋太后下懷。

“然後呢?皇兒接下來怎麼處罰?”

“朕考慮明天春天宣他回京述職,對他進行嚴厲批評,然後再任命一名主管政務的觀察使,和他一起返回熙河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