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一樣米養百樣人(2 / 3)

其實吳郡內部對於提供糧秣已經達成共識,但對於要不要出兵支援北伐,內部爭論還是很厲害的。因為一旦出兵,站隊就站死了!這是他們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張嵊只是在吳郡內下了一條政令,號召郡內之民踴躍參軍,北上支援北伐。而各大世家豪強,則是袖手旁觀,只出些兵戈弓弩之物支援,不提供自傢俬軍。

張嵊原以為根本不可能有什麼人參與其中的,沒想到報名者居然很踴躍!吳郡人口稠密,且在江南開發得最早,春秋時期就已經是田畝交錯,人工開鑿的運河遍地。

吳郡土地雖然肥沃,卻也因為人口太多,又土地兼併嚴重,很多家庭的田畝養不活多餘的人,不得不到世家那裡當佃戶。

參軍雖然是苦差事,但類似性質的輔兵,其實前線遇到的危險是比較小的,最主要的是管飯!如果打了勝仗,說不定還有戰利品可以分。所以不少人都想來試試運氣。

反正到了冬天也會餓死,為什麼不試一下呢?

就是杜稜,也不是吳郡四姓之人,而是一位抑鬱不得志,有才華卻不被吳郡官場欣賞的人。簡單點說,這支隊伍就是吳郡豪強世家推出來“探路”的。

如果這幫人變成炮灰,那麼將來吳郡對朝廷的支援,估計也會很有限。反過來,如果這支軍隊可以安然返回,甚至變成精銳,那麼吳郡的豪強世家就會組織私軍下場了。

吳郡四姓自南梁開國後,在蕭衍的打壓下(那時候的蕭衍並不昏聵),就已經失去對建康中樞的影響力。如今換了新皇帝,他們想做什麼事情,似乎也呼之欲出。

“此番你就押運糧草北上壽陽,到了壽陽以後,會有人安排的,到時候你聽命行事即可。”

說完,劉益守親自將誠惶誠恐的杜稜送出府邸。

杜稜走後,顧野王卻沒有走。他掏出一封書信遞給劉益守說道:“吳興的蕭映與陳霸先,聯名寫信給張太守,希望我們抵制朝廷的徵調令。張太守讓在下把那封信也帶來了。”

顧野王雙手將書信呈上。

劉益守拆開信,一目十行的看完,長長的嘆息了一聲。

“某些人為了自己的私慾,將國家大義當做耳旁風,將吳興父老扣押為人質,我心甚為悲痛啊!”

劉益守感慨說道。

這話顧野王不知道要怎麼接,畢竟吳興那幫人,他們都很熟的,兩地也本就沒有隔多遠。

顧野王只得勉強說道:“或許是他們還沒想明白吳王報國的拳拳之心吧。”

瞧這文化人說話,就是跟普通人不同。劉益守好奇的看了他一眼,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

“你先去驛館休息,等會我寫完信派人送去,你帶著我的信回去覆命就行了。吳郡明年賦稅減半的政令,很快就會送到張太守案頭的。”

劉益守如此知情識趣,是顧野王沒有料到的。年少的他還以為對方扶持蕭歡上位後會膨脹得不可一世,沒想到還是和以前一樣機敏而低調,什麼事情都想在前面。

“如此,在下便替張太守謝過吳王了。”

顧野王走後,劉益守這才鬆了口氣,回到書房給張嵊寫信。

果然,扶持蕭歡上位,還有號召三吳子弟北伐,這兩步棋都走對了!吳郡出錢出力支援北伐,未嘗沒有押寶他劉某人的意思。

大概,也是因為自己這幾步棋走得太驚豔,被認為是有投資價值吧。亂世之中,只有你展現出過人的本事,才會有人效忠於你,看好於你,投資於你。

這就是政治的鐵律。

劉益守冷笑一聲,蕭映和陳霸先如此不識抬舉,三吳之地態度又如此不盡相同,這波可要讓蕭映他們吃不完兜著走!

很快,建康中樞便下旨,褒獎吳郡太守張嵊支援北伐,為減輕吳郡父老的負擔,明年稅負減半,讓子弟兵在外打仗的時候,無須擔憂家中賦稅。

對於會稽派船送來的大批糧秣,劉益守命人在丹陽建“丹陽倉”,將糧草囤積于丹陽,救濟因建康喪亂而耽誤農時,導致顆粒無收的自耕農和佃戶。

一時間,建康城內和周邊局勢大穩!很多人都是從朝廷的政令來觀察和預估這個政權的前途,看到劉益守主政照顧民生,一切都慢慢走上正軌,那個之前沒什麼人理會的“掄才大典”,頓時熱鬧起來。

建康周邊的許多人都慕名而來,參加考核。

……

“下一個。”

劉益守打了個哈欠,他身邊的於謹等人都看得搖頭。場上的壯漢看上去很猛,但是舉不起大鼎,悻悻的退走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