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天家生謠(2 / 2)

捏著酒壺柄兒往酒杯裡倒酒,半天沒有一滴,秦堪暈乎乎地一笑。轉頭難得豪邁地大喝:“來人,再給我拿酒來!”

“慢,慢著!”王守仁身形踉蹌,卷著舌頭醉眼迷濛道:“今日咱倆喝酒。你有沒有覺得總差了一點味道?”

秦堪充血赤紅的眼睛一瞪:“難道店家在酒裡摻了水?好大膽子……”

“不,不是。你說過,偷來的酒最美味,老實說……我在貴州已想了整整兩年,哪怕玉漿仙釀也不及偷來的酒之萬一呀,不知賢弟以為然否?”

秦堪大笑:“有道理,今晚不如你我做一回雅賊?”

王守仁大喜,手一揮豪邁道:“帶路!”

……********

就在秦堪和王守仁酩酊大醉的同時,京師神奇般地冒出了一個驚天謠言。

謠言永遠有它的市場,而且不分地域不分時段,該出現的時候它便出現,背後不知牽扯著多少別有用心的陰謀。

作為大明的國都,京師街頭巷尾永遠少不了話題,除了吃飯睡覺,百姓們最熱衷的莫過於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共享張家長李家短,天知地知的事情經過一張張嘴渲染加工再散播出去,便完全變了味道,導致謠言的最後版本集中了無數人疊加的想象力和滿滿的惡意。

這種陋習似乎從人類有了自己的語言和文字以後便一直伴隨著文明的發展而延續。

繼上次秦堪晉爵國公的熱門話題過去不久,京師又有了新的話題,這回街頭巷尾的傳聞有點大逆不道,所以就連近年來風氣已大大改善的錦衣衛和東西廠也不得不緊張起來。

這次的傳聞跟當今天子朱厚照有關。

不知哪位知情人士說漏了嘴,議論當今天子時說了一個驚天的秘密:當今天子朱厚照非弘治先帝所親生,而是當時宮裡一個名叫李廣的太監從外面抱回來的一個平民的孩子,真正的太子已被掉了包,至於掉包太子的原因,則是因為宮裡仍殘留著憲宗時期萬貴妃的心腹爪牙,掉包是為了給死去的萬貴妃報仇,畢竟弘治皇帝曾是萬貴妃的死敵。

這個秘密瞞了十八年,直到最近宮裡某個小宦官無意中得到已逝太監李廣生前留下的一則札記,裡面詳細記述了這個驚天秘密的始末。

傳聞還說,宮裡的訊息傳出來後,當今天子和張太后都知道了此事,張太后心存疑慮,宣太醫進宮,想與朱厚照滴血認親,證明他到底是不是自己親生,誰知皇帝卻勃然大怒,不僅秘密處斬了兩名太醫和傳播謠言的百多名宦官宮女,而且更將生母張太后囚禁於慈寧宮,嚴禁其踏出殿門一步,如今宮裡的氣氛劍拔弩張,動輒便有宦官和宮女的屍首半夜被扔到亂葬崗,皇宮裡陰風陣陣,幾成鬼域,夜間常聞厲鬼哭嚎,宮裡上下一片悽惶……

傳聞非常的詳細,有前因有後果,傳得活靈活現,似乎親眼所見一般,可謂一則引人入勝的好故事,事情又與素來神秘高貴的天家有關,京師的街頭巷尾因為這個傳聞幾乎沸騰了。

百姓們沸騰,但廠衛卻緊張了,就在秦公爺與王守仁喝酒的當口,東廠廠督戴義和西廠廠督谷大用又驚又怒,急忙下令番子大索京師,一個時辰不到便當場拿問了數百名散播謠言的百姓,拿進詔獄不由分說便是一頓雜治,京師城裡的氣氛驟然也緊張起來。

……*******

江西南昌。

這是一座因水而建的城池,城池四周江河湖泊縱橫,贛江,錦江,撫河與鄱陽湖連成一片。

寧王的封地便是這座城池。

很顯然,寧王是位受騙上當者,第一代寧王朱權上了一個惡當,這個上當的性質跟現代手機簡訊中特等獎不一樣,後果比較嚴重,於是寧王上當後的苦果一直延續了五代。

永樂靖難時曾許下“江山共治之”的承諾,事實證明根本就是放屁,原本可以得到半壁江山的寧王,最後的結局卻只能蜷縮在這座小城池裡動彈不得。

這是恥辱,寧王一脈上下五代人已將這個恥辱刻入了心裡,代代相傳,仇恨一代比一代深刻。

由此也可以證明,騙子不一定能當上皇帝,但當上皇帝的一定是騙子,被親兄弟當成二百五糊弄的寧王一脈從此痛定思痛,於是在南昌這座城池裡開始了報復社會的行動。

不得不說,沒當上皇帝的朱家藩王裡面,從始到終沒出過幾個好東西,人渣的數量佔朱家總人數的九成以上。

如今的南昌城已被寧王朱宸濠折騰得奄奄一息,城內家產但凡稍微殷實一些的中產階級和富戶已經被寧王敲詐勒索得乾乾淨淨,如今能在城裡活下去的,基本都是些毫無油水可榨的窮人。

正史上對這個時期的南昌城是怎樣描述的呢?

“盡奪諸附王府民廬,責民間子錢,強奪田宅子女,養群盜,劫財江、湖間,有司不敢問。”

這就是寧王報復社會的具體舉措,堂堂藩王,天家貴胄,如今竟自甘墮落成了土匪棒老二之流,藩王不像藩王,變成了山大王。

寧王殿下的處世觀很簡單,也很樸實。——我只是王爺,不是皇帝,南昌城裡的百姓不是我的子民,而是皇帝的子民,敵人的子民自然也是我的敵人,對敵人用不著太客氣。

這種想法無疑很混蛋,正所謂“崽賣爺田不心疼”,寧王搜刮南昌的富戶商賈還真沒心疼過,對城中的百姓和官員的態度就像對待敵人一樣冷酷無情。

無情還是有好處的,至少現在的寧王很富有,幾乎可以算是富可敵國,不僅有錢,還有糧。

一個有錢有糧而且四處招兵買馬的藩王,傻子都知道他想幹什麼了,按理說遠在京師的皇帝也應該知道了,然而奇怪的是,朱厚照偏偏不知道。

有錢能使鬼推磨,當然,大明的文官比鬼有氣節多了,錢再多肯定也不會幫寧王推磨,不過收了寧王的銀子,幫他在朝堂上打打圓場,說說好話還是不打緊的。

大明腐敗的官場,給寧王的謀反提供了最合適的溫床。

此時的寧王府書房裡,朱宸濠和他手下的謀士李士實,劉養正三人聚在一起,細語商議著陰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