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朝堂風浪 1(2 / 2)

一道懿旨出宮門,秦堪冒犯國戚,著廷杖二十。

執刑的自然是太監,東廠廠公王嶽最早得到這個訊息,頓時欣喜若狂,恨不得以老邁之年親自掌刑才好,廠公一個眼色,下面的小宦官們自然懂得老祖宗的意思。

幾名小宦官奉著皇后娘娘的懿旨,如同過節似的興高采烈出了宮門,直奔京衛指揮使司。

大牢裡執刑,他們連腳尖張開或閉合的表面形式都懶得做了,幾棍子將那得罪過廠公的夯貨打死便是。

……****

橫行京師無敵手的壽寧侯被一個小小的錦衣衛千戶打暈,這件事在平靜的京師如同投進了一顆巨石,掀起的已不止是漣漪,而是驚濤駭浪了。

壽寧侯成名京師多年,與其弟建昌伯沆瀣一氣,仗著國戚的身份欺壓官員和百姓,若論二人的風評,足夠令全京師的人用口水把他們淹死一百回了,簡直是人見人憎,鬼見鬼愁,有皇帝和皇后的袒護,滿朝文武,闔城百姓,愣是沒一個人敢拿他們怎樣。今日卻聽說有個錦衣衛千戶竟然把壽寧侯踹暈了,朝堂的官員和百姓們不由拍手稱快,紛紛欣喜壽寧侯惡有惡報。

那個幹了所有人想幹又不敢幹的事情的錦衣衛千戶,他的名字這一天開始正式記在了朝堂文臣武將和京師市井百姓的心中。

成名就是這麼容易的事,只要幹出一件萬眾期待的事情,名聲自然不脛而走。

可惜成名要付出代價,有時候代價甚至是生命。

……

小宦官扯著皇后的虎皮大旗興高采烈奔赴京衛指揮使司衙門時,京師戶部衙門的一間小廂房裡,一位相貌正派,青須飄拂的中年男子穿著官服,神態凝重地執著筆,一雙正氣略帶狂放的眼睛盯著案前一本奏章。

中年男子姓李。名夢陽,字獻吉,雖然與當朝李閣老的名字只有一字之差,但兩人絕無半點親戚關係,李夢陽如今只是一名戶部主事,官職在朝堂中毫不起眼,一個正六品的小京官連上早朝的資格都沒有,但若說起他在士林裡的名氣。卻如日中天,走路帶風。

他是弘治六年的進士,才氣大,脾氣也大,他對如今大明的臺閣體文風和八股文很是不滿,認為其迂腐索然,束縛了讀書人的思想和創意,大力提倡“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文學復古思想。當然,他的性格也是嫉惡如仇,屬於典型的老憤青。

老憤青正在寫奏本。當秦堪將壽寧侯一腳踹暈的訊息傳到戶部衙門,李夢陽老懷大慰,興之所至,於是翻出了數月前早已寫下的參劾壽寧侯的奏本,奏本一直壓在箱底,今日翻了出來重新撰寫了一遍,裡面參劾壽寧侯十數款大罪,包括虐殺家僕,強圈農地。欺行霸市等等,這些罪狀言官們早已參過無數次了,可一直被弘治帝留中不發。

李夢陽盯著奏本,思索良久,鄭重提筆在奏本末尾又添了壽寧侯一款罪名:“覬覦同僚美婢。欲行強搶之事,其行猖獗,罪實可誅。”

寫完落款,小心地吹乾墨跡,又仔細看了一遍。李夢陽滿意地點點頭,然後站起身,眼中一片正義湛然的清澈。

“來人,備轎,本官要入宮面聖。”

六品官員原本沒資格入宮面聖,不過李夢陽卻是例外,因為他文壇的名氣,也因為弘治帝是個善於納諫的皇帝,早從弘治元年開始,弘治帝便囑咐過宮內太監和值守大漢將軍,每日宮禁之前,但有進諫上疏的官員,無論品階高低,皆可入宮面稟。

李夢陽臉上泛起幾分冷笑。

正愁沒個由頭參劾壽寧侯那奸徒,今日卻得到這樣一個好訊息,豈非天公作美?

……****

時已深秋,值守的小宦官已在文華殿的東暖閣裡生起了炭爐,浙江遂昌進獻的貢炭在爐內燒得通紅旺盛,卻不生一絲煙火,隱隱散發出一陣淡香。

弘治帝見臣工不喜繁文縟節,非正式場合相見皆不必跪拜,對於德高望重的大臣,如內閣三老等人,皆以“先生”稱之,平易近人又不損帝王尊貴。

此刻的東暖閣裡,李夢陽卻面朝弘治帝跪在猩紅的長毛地毯上,神色憤慨而激動。

“陛下治國十數載,勵精圖治,中興大明,誠為明君也,既為明君,何以偏袒私情?國法大於情法,此正道也,壽寧侯多行不法事,昨日竟猖獗到強搶千戶美婢,堂堂天子之都,成祖龍興之地,幾成壽寧侯私家園林,予取予奪毫無顧忌,外戚侯爵本不得干政,千戶不從,二人爭執扭打,他竟有膽子調動京衛衙門,將天子親軍的千戶拿入大獄,此若不究,敢問陛下,國法奚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