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1章 鋼鐵之腹(下)

小說:鋼鐵蘇聯書本網 作者:柯基丶

122傳家寶的威力已經很是勁爆,只要不是硬到像虎王的那樣的級烏龜殼,一炮打過去那定是個德棍被炸得屍骨飛揚的悽慘下場。

如果這威力更進一步,換成驅逐艦上的13o毫米主炮呢?

別看口徑好像只提升了一點點,但這1oo毫米以上的大口徑火炮哪怕只是略微的提升個幾毫米口徑,威力都會呈指數級增長、威力暴漲。

按馬拉申科的猜測,這玩意兒一炮打過去別說是穿甲彈,就是直接上高爆榴彈估計都能把德國佬的絕大部分烏龜殼炸得半身不遂、當場歇菜。之前用122高爆榴彈轟虎王的時候還差點意思,雖然能轟廢吧但是往往得多炮彈連續命中才行。

這次換了13o艦炮,還是用上了半自動裝彈機的射提升版本,估摸著德國佬這下得享受享受更“暢爽刺激”的體驗了,馬拉申科甚至現在就等不及要開上這玩意兒去把德國佬搗碎了。

“很好,我已經能想象出德國佬在這門主炮下顫抖的樣子了。裝填度也不錯,我估摸著要是兩個裝填手都熟練的話,剛才那套裝彈流程應該能壓縮到十秒鐘左右,關鍵得看兩個人的配合度如何,這是個不小的考驗。”

Is7配置兩名裝填手這事兒有好有壞,好處是即便一名裝填手在戰鬥中倒下,Is7也依舊能保持一個不錯的裝填度繼續戰鬥。有半自動裝彈機的加持,意味著一些原本應該兩個人乾的活兒就算一個人上也能完成,無非就是時間上會慢一點、但仍可以接受。

至於這缺點嘛,其實也挺簡單的,便是兩名裝填手在整個裝填過程中的任務分配和配合默契度這事兒。

畢竟這半自動裝彈機不是那按個按鈕就能高枕無憂、完事搞定的東西,整個裝填過程仍然需要裝填手的精確操作。要是這裝彈過程中手忙腳亂、搞錯了先後順序,比如說讓彈頭排在了射藥筒後面的話,那這原本是節省時間的精巧設計到時候可就適得其反了。

這種事並非是不可能,只要兩個裝填手之間配合度不夠、把先後順序或者個人分配的任務搞錯了,那是完全有可能生的。

想到這一點的馬拉申科同時想起了自己的指揮車,按照目前的車組配置來說還僅僅只有一名裝填手,也就是船廠工人出身的阿爾喬姆。

真要是接裝Is7作為最新的指揮車,那還得再物色一個不錯的裝填手跟阿爾喬姆搭檔搞配合。

至於誰才是合適的人選,馬拉申科現在也不太好說,心裡沒有個合適的人選物件,只有等到回去前線上以後才能具體解決這事兒。

“看來我得考慮給我的指揮車再配一個裝填手了,一個人可玩不轉這套機器。”

也算善於察言觀色的沙什穆林看出了馬拉申科此時的狀態是非常滿意,不管是眼神、語氣、亦或是表情都皆是如此。

瞭解到這一情況的沙什穆林至此也終於算是長舒了口氣,這半自動裝彈機可謂是整個26o工程原型車上最新潮的玩意兒、沒有之一。

而往往越新的東西就越容易出故障、設計不成熟導致毛病百出,實際戰鬥力揮要比紙面效能大打折扣,甚至是嚴重不如預期。

有關於這一點的例子不用多想,對面的德國佬就是最好的典型。

德國佬總是喜歡給他們的新車上堆滿各種花裡胡哨的新玩意兒,甭管設計是否妥當、技術成不成熟,只要是有就拼了命的往上堆。彷彿這種用新式技術堆砌出來的怪物,紙面資料越好看、真實戰力就越強大一樣,顯然真理並不站在德國佬這邊。

沙什穆林在搞Is7的半自動裝彈機的時候就竭力避免了這樣的情況出現,雖說這是第一次在重型坦克上進行嘗試,但沙什穆林依舊有著清晰且確信的設計思路。

能簡單的地方就竭盡所能往簡單的搞,想方設法地避免複雜設計,是從頭到尾一直被貫徹到底的核心設計精神。

所以縱使26o工程原型車的這半自動裝彈機看上去“土味兒十足”,都裝彈機這麼高大上的玩意兒了,卻還在用手搖曲柄這種土錘方式來操作,和後世那些按個電鈕就能搞定一切的自動裝彈機相錯甚遠。

但毋庸置疑的是,這玩意兒它簡單啊,結構越簡單的東西就越不容易壞掉,這和早期的諾基亞開磚手機遠比後來的各種智慧機更皮實耐操是一個道理。

簡單、可靠、夠用,在條件有限、時間緊迫的前提下最大化提升了實際戰力,這就是這款看上去“土味兒十足”的半自動裝彈機最大意義所在。盲目追求高大上和新技術堆砌其實並無太大意義,尤其是現在還是容錯率很低、機會不會給你太多的戰爭年代。

所以如果要馬拉申科給出一個評價的話,那麼“我很滿意”想必是馬拉申科所能想到的,能表達自己此刻真實情感的最恰當詞語了。

將全車上下相對最複雜、當然也是最新式設計的半自動裝彈機部分介紹完畢,沙什穆林還有一個很得意的設計要給馬拉申科看看,最重要的關鍵點就在炮手的位置上。

“我們充分吸取了前線反饋報告中提到的一些不足設計,並在26o工程上做改良創新,比如說主炮擊裝置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德國佬在這方面做得很不錯,他們的整個火控系統做到了很高的綜合水平,人機功效也比我們要好,這一點必須得承認。德國佬的那些炮手能在實戰中屢屢得手,和這點優勢脫不了干係。”

“所以我們在創新的同時,也借鑑吸收了一些德國佬設計上的成功之處。”

“我們將主炮俯仰、炮塔轉動、還有主炮擊這三個功能,全都整合進了一個裝置內,這樣的話炮手在實戰中就能集中注意力、專注於索敵和瞄準了,不用同時操縱多個不同裝置導致注意力分散、降低戰鬥表現。”

“至少在裝車測試環節,它沒有出現任何問題,我們認為這種新式設計是可靠的,因為它並不複雜,只是將原本多個已經成熟的裝置功能整合在了一起而已。”

喜歡鋼鐵蘇聯請大家收藏鋼鐵蘇聯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