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我若為使

小說:紈絝子 作者:唐道榮

雖然文丑不到三回合就被關羽斬於馬下,但實際上文丑並不弱。文丑曾和趙雲交過手,強如趙雲,雙方鬥了五六十合仍然勝負不分。趙雲一生罕逢敵手,所到之處無不輕鬆獲勝,然而只有文丑和趙雲打過平手。可見文丑的勇武。

眼下文丑奉袁紹之命,領兵清除鄴城周圍的流寇,就領著張合還有高覽四處征討。張合和號覽個個都是當世名將均可以獨當一面,出入萬軍叢中取人級猶如探囊取物。文丑出兵之後,相繼清楚了許多股大大小小的流寇了,沒想到李雲庭運氣好,還是碰上了流寇。

此次文丑親自坐鎮中軍,伐竹取道,晝夜不息,摸索著往山上來,大哥親自率領全部人馬守護山寨,無奈文丑人多勢眾,一會山寨就被攻破了,大哥與文丑對上了,確認過眼神,不是對手,一回合大哥就被斬於馬下,果然,絕對強大面前,魁梧是沒有用的。

攻入山寨之後,他們現了李雲庭,便幫他解開了繩子,終於,李雲庭有驚無險,得救了。張合詢問他們的身份,李雲庭據實相告,並拿出被流寇所奪的天子節杖。畢竟是天子的使臣,代表的就是天子,還不知道袁紹奉不奉天子令,因此李雲庭目前的身份是比他們尊貴的。所以他們對李雲庭恭敬有加。

考慮到一路上或許還有流寇,怕李雲庭有失,文丑邀請李雲庭等他們清楚完鄴城最後一股流寇之後,和他們一起上路去見袁紹。也好保證他的安全,李雲庭實在是慫了,反正也就一股流寇,這麼豪華的陣容,也就三五天而已最多,就答應了文丑的建議。

剛討伐完山上的流寇,張合認為目前人馬睏乏,而鄴城最大勢力的流寇華英以逸待勞,應該修整後再進攻,文丑覺得有道理,就傳命下山修整。

下了山後,張合帶著幾名精銳,準備去視察華英等部的情況,先去探探虛實。正好撞上李雲庭,李雲庭覺得也是無聊,就請求張合讓他一起去了。

眾人在張合的領導下,找到了一處比較隱蔽的草叢,遮擋七八人不成問題。不遠處是流寇的所立的寨,隱約可以見到幾面旗子,站崗的人還不少。

李雲庭仔細看完情況後,望著河流心裡有了主意“欲破華英,有兩個辦法可行。”

張合很是驚訝,呆呆望著他,想聽聽他的高見。李雲庭道“一者因此地地勢低窪,背靠大山,不遠處有河流,若善加利用,用水攻,敵不戰自潰。二者我觀此寨,東西面過於狹長,且西面較為薄弱,可分兩面進攻,聲東擊西,令其尾不能相顧,主攻西面薄弱處,攻破以後,直取華英大營,華英一死,亦是不戰而潰。”

說完,張合也陷入了沉思。又仔細望了望,現李雲庭說的很有道理,哪條計策都是必勝的。隨便選就可以了。

突然,張合現不大對勁,寨裡面有炊煙,有好幾口大鍋,炊煙下好像有許多老幼婦孺在吃東西,說這是流寇,還不如說起難民,也許是賦稅太重,不得不佔地為王。

張合畢竟是當世名將,心裡是不會濫殺無辜的“我觀寨中,亦有婦孺老幼,或是無奈方才佔地立寨,流寇固然可恨,但婦孺老幼無辜,不可引水而攻,以免傷及無辜。”

李雲庭點了點頭,又仔細看了看“確實,寨中老幼許多,如用水攻,傷亡定是最少,卻必然傷及無辜。”

張合深思熟慮了一下“確實如此。”

此刻,李雲庭對張合充滿了敬佩。說起三國武將,最為人的當屬五虎將。但其實張合併不亞於五虎將,歷史記載張合用兵機變無雙,懂得戰術變化,擅於安營佈陣,根據地形佈置戰略戰術,沒有他預料不到的情況,從諸葛亮起的蜀國大將都非常忌憚他。張合雖然是武將,卻喜歡同儒士交往,曾經推薦同鄉卑湛,說他通曉經學,品德高尚。今日一見,應該果然非同一般。

張合還很受曹操重用,交給其部隊,讓他跟隨自己攻打鄴城,佔領了鄴城。張合又跟隨曹操到渤海攻打袁譚,他單獨率軍包圍了雍奴,擊潰了袁軍。隨同曹操征討柳城的時候,張合和張遼擔任先鋒,在白狼山之戰中,受張遼指揮[大破烏桓,斬蹋頓及名王以下十餘人,俘虜二十餘萬人,最終討平烏桓,徹底剷除袁氏殘餘。張合因為屢立戰功升任平狄將軍。

張合還領兵征討東萊郡,討伐管承。後來,張合與牛蓋等人受到張遼的督領,一起討伐陳蘭、梅成等人,在天柱山之戰中,大獲全勝。

張合跟隨曹操到渭南,擊潰了馬、韓遂等,又包圍了安定,楊秋投降。張合、夏侯淵一起征討盤踞在鄜城的賊寇梁興和武都一代的氐族叛軍,再次擊敗了馬的部隊,平定了宋建統治的地區。

可以說張合能征善戰,一生戎馬,豐功偉業。實在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將才。

突然,李雲庭有了主意“寨中老幼婦孺居多,則可斷定華英乃不得已而在此地淪為流寇,故仍有一計可行”

張合聽完李雲庭的話,又震驚了一下,眼前的這個人小小年紀,竟然如此多謀“還有何計可行?”

李雲庭咬了咬嘴唇“以我為使,入寨勸華英。”

張合有點激動“萬萬不可,華英何人,你我雖略知一二,卻難保此行未有風險。你貴為天子使臣,無需如此輕生冒險。”

好像很有道理啊,我為什麼要冒險呢?李雲庭陷入了思考。

張合接著道“還請三思,聲東擊西,足以破敵。何須如此?”

李雲庭吸了口氣,內心打定了主意,他料定華英不會殺自己,一個如此顧及婦孺老幼的人,絕不同於一般流寇“我觀寨中情形,斷定華英必無反意,應是不得已而如此。若好言相勸,曉以大義,我料其必散此烏合之眾。彼時,不費一兵一卒,不傷無辜之人,大局可定,何樂不為。”

張合皺了皺眉,並沒有說話,但看李雲庭如此胸有成竹,就點頭答應了……

喜歡漢魏紈絝子請大家收藏漢魏紈絝子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