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貴婦 第119節(2 / 2)

澄心堂。

三爺封王,夫人也封了王妃,澄心堂上上下下都喜氣洋洋的,前三年大家心裡有多忐忑,現在就有多高興。

金盞、銀盞不停地朝殷蕙叫“王妃”,很快就習慣了這個新稱呼。

而這一切對殷蕙來說,都是曾經經歷過的,差別就在於,上輩子只有她與衡哥兒在家裡等著魏曕來接他們,現在啊,她身邊還多了一個循哥兒,一個寧姐兒。

“娘,爹爹什麼時候回來?”衡哥兒對那一堆冊封沒什麼感覺,只惦記著離家快兩年的父親。

金盞笑盈盈地道:“世子該改口叫父王啦。”

衡哥兒聞言,臉色一沉。

虛八歲的衡哥兒早已不再像小時候一樣總是掛著笑容,從先帝駕崩到戰事結束的這四年裡,王府裡的孩子們雖然被長輩們瞞著外面的大事,但總能從父母或丫鬟太監們口中聽到些訊息。所以,衡哥兒知道爹爹跟著祖父去打仗了,知道爹爹隨時都有可能受傷。

爹爹那麼危險,衡哥兒怎麼可能依然無憂無慮,他開始關心戰事,開始對朝堂大事感興趣,本朝的先生們不許他們討論,衡哥兒就自己翻看史書,遇到不懂的就去請教先生們。

心裡的事情多了,再加上與其他堂兄弟們偶爾也會有爭執,衡哥兒迅速收斂了孩子天性,沉穩有度,越來越有皇孫的風範了。

一個皇孫,在思念爹爹的時候,又怎麼能容許一個丫鬟在旁邊指教他如何稱呼?

因為金盞是母親身邊的大丫鬟,衡哥兒才只是擺出冷臉,換個人,他會要對方掌嘴。

金盞其實是知道衡哥兒的脾氣的,因為今天太高興才忘了本分,此時見衡哥兒冷臉,金盞忙屈膝賠罪。

殷蕙:“好了,你先下去吧。”

金盞行禮告退。

殷蕙看看並排站在她面前的衡哥兒、循哥兒,再看看坐在榻上認真拉扯九連環壓根還不明白髮生了什麼的女兒,柔聲對兒子們道:“京城離這邊太遠,爹爹與四叔要走很久,可能還要再等半個月吧。”

衡哥兒:“那我們都要搬到京城去住?”

殷蕙:“是啊,以後京城就是咱們的家了,不過咱們一大家人要分開住了,皇祖父與祖母她們住在皇宮,大伯父他們一家住在端王府,二伯父一家住在楚王府,咱們住在蜀王府,四叔一家住在湘王府,五叔住在桂王府。”

她故意說得這麼細,好讓孩子們記住伯父叔叔們的封號。

衡哥兒垂眸默記,六歲的循哥兒繼續發問:“蜀王府大嗎?”

殷蕙笑道:“沒有這裡的王府大,但比咱們澄心堂大多了,循哥兒可以有自己的院子。”

循哥兒馬上抱住衡哥兒的胳膊:“我要跟哥哥一起住。”

殷蕙揉了揉他的腦袋瓜。

魏曕在外奔波的這三年,正是循哥兒開始記事的時候,循哥兒與爹爹相處的時間太短,反倒是天天跟著哥哥去學堂讀書,哥哥保護他不被堂兄們欺負,哥哥陪他一起完成功課,哥哥陪他去花園裡玩,可以說,循哥兒最喜歡的人就是哥哥,連孃親都要遜色哥哥一些,畢竟,孃親有好多事要忙,還要照顧愛哭的妹妹。

衡哥兒看看弟弟,並不介意跟弟弟住在一個院子裡。

魏曕兄弟倆還沒到,王府各院已經在徐皇后的吩咐下提前收拾了起來。

因為大事已成,殷蕙雖然還不能出府,管事周叔、殷家、廖秋娘卻能往裡面送信了。

殷墉捐銀、籌備糧草都是功勞,永平帝登基後,賜封殷墉為濟昌伯,爵位世襲罔替,殷閬為世子,祖孫倆也都有了官職。

廖秋娘那邊,她的公公封了侯,她爹廖十三也封了伯爺的爵位,高官厚祿。

不過,廖十三要去秦地任守邊大將,所以廖秋娘要單獨跟著馮家去京城住。

殷家要去京城的,家裡也在收拾行囊,與殷蕙約好進京後再見。

周叔來信,是問殷蕙準備如何處理平城這邊的產業。

殷蕙給周叔寫了一封回信,讓他繼續留在平城,上輩子公爹似有遷都平城之意,殷家的產業根基也都在平城,與其去金陵跟當地的權貴們搶田地鋪子,不如守好平城這邊的。

商人本性,有一瞬間,殷蕙冒出了趁現在平城田地便宜多置辦一些的念頭。

但下一刻她就放棄了,她已經有幾輩子都花不完的銀子了,過猶不及,不能太貪。

殷家就是個例子,錢多到成了燕地首富,最後還不是都上交了朝廷?

周叔同樣是個精明的人,殷蕙特意在回信中交待周叔,保持現狀就好,不可佔戰亂的便宜。

信都送出去,殷蕙就開始盯著下人們收拾行囊了。

九月二十這日,新封的蜀王、湘王殿下終於進了平城。

第112章

魏曕、魏昡騎馬進平城時,還是清晨。

他們回來走的水路,昨夜抵達碼頭,臨時找家客棧休息了一晚,今早天未亮就往平城跑。

都是有妻有兒的,上次回來還是去年三月,一晃又是一年半,如何不想?

進了城,兄弟倆放慢速度,免得撞到街上百姓。

騎馬就夠顯眼了,二人還都穿著王爺蟒袍,有反應快的百姓突然激動地叫起來:“王爺,是王爺回來了!”

這下子,所有百姓都忘了手頭正在做的事,齊齊地朝兄弟倆望過來,就算他們不認得蜀王、湘王,也知道之前只有這兩位跟著永平帝出征了,其他三位還都在平城的王府裡住著,一時間,“蜀王千歲”、“湘王千歲”的呼聲此起彼伏地響了起來。

永平帝就藩平城,也最受平城的百姓擁護,早前永平帝登基的訊息傳來,平城的百姓們個個都笑,比過年還高興。

魏曕穩坐馬背,面容清冷堅毅,魏昡就愛笑,左邊看看右邊看看,有小販熱情地跑過來送吃食,魏昡也彎腰接了,直到雙手拿不下了,再把之前收的分給別的百姓。當然也有人去魏曕那邊獻殷勤,可惜魏曕搖頭不肯收,大家就趕緊跑到魏昡這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