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說清明 ——說說那些假歷史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是一唐代杜牧的詩,叫《清明》。

這詩一直被用來形容清明節裡的那種弔唁親人的情緒,然後又捧出了一個白酒牌子,山西杏花村酒。

然而,事實是這樣的嗎?因為寫書的原因,老寧查了許許許許許多的資料,包括歷史資料,因為最開始老寧是想寫本歷史書的。然後歷史書沒寫,卻瞭解了很多有意思的東西。

答案是不是。

其實詩裡也說了,清明時節,那會的清明還不是節,只是時節,咱們中華二十四節氣之一。而杏花村也不是杏花村,只是遙指那一看去有杏花的山村。山村裡有點杏花桃花梨花的太正常了,只是在清明這兩天杏花正開,它就登上歷史了。

那會兒也沒杏花村酒。這是屬於營銷範疇了,咱們不說。

唐代的人,用咱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比較嗨,從李世民開始,所有的節日聚會都是往嗨了過的,聚會,喝酒,鬥牛,摔跤,跳舞唱歌,除了那會兒沒有蹦迪之外要多嗨有多嗨,唐代有禮儀觀念也沒有後來那麼嚴謹,風氣相當開放。

說清明,就不得不說一下另外兩個咱們現代人都已經遺忘掉了的兩個真正的節日上巳節和寒食節。

上巳節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已經無法考究了,但在唐代,這是一個正宗的大節日,相當於咱們現在的春節,這個節日怎麼說呢,在當時來講就是萬能節,什麼都管,招魂祭祀求子辟邪,很隆重。插柳條兒就是這個節的主要特徵,柳條辟邪。

這個節日還是一個男男女女無遮相親的日子,想不到吧,哈哈,男男女女在巫師的指導下一起到河裡洗唰唰啊,官名叫祓楔,洗掉晦氣迎接新的一年,大型露天混浴,嗨不?涼水澡已經無法抵擋內心的騷動了。

那會兒只要對眼就行,私奔也沒人管,是奉旨嗨皮,是當時增加人口的重要時段。

寒食節我們就比較熟悉了,晉文公重耳流亡的時候要餓死了,介子推割了自己的肉給他吃,後來晉文公達了以後就找介子推報恩,結果也不知道介子推是怎麼想的,帶著老孃躲到了山裡,不見。然後就有聰明人提議放火,想把這娘倆逼出來。

結果一不小心火燒大了,把介子推娘倆烤成了肉乾,為了紀念他重耳下令全國不準生火。但是你們可能不知道,寒食節的時間是一個月。你沒看錯,一個月。一個月時間不能生火做飯只能吃涼的生的,又是在農曆三月初,北方雪還沒化呀。

寒食節就緊跟在上巳節之後的,人們剛剛嗨皮的冒煙,然後就是一個月的冷飯,心情上難免比較起落,比較容易想起親人和故人,於是開始在寒食節的時候探望一下親屬,祭掃一下故人,漸漸就形成了掃墓的民間活動。

像寒食節這種不嗨皮又要吃冷飯還要堅持一個月這樣的節日,可以想像是多不受人待見的,那會兒只有北方人過,南方人,那會兒南方還是蠻區,人家沒這節。

其實北方人民也受不了,時間太長了,曹操曾經想努力改變這個節日,不過沒成功。那會兒人們只好努力的灌酒驅寒,所以北方人大好酒,能喝。

終於到了唐代,這個全民皆嗨的王朝來了,國家版圖南下北上擴大了不知道多少倍,相應的所有的國家節日就也被推廣開了。寒食節也一樣。

不過,唐代有李世民啊,這個大嗨逼怎麼能受得了這個,一個月不生火不唱歌不跳舞那人生還有什麼意義?於是下令,寒食節改成了三天,但是掃墓的習俗保留了下來。

而這寒食節的第三天,就正好是清明。

在一個全民皆嗨的時代和國家,雖然寒食節這個壓抑的節日從三十天變成了三天,但還是難過呀,於是在寒食節的最後一天,也就是清明這天,全民就跑出來踏青聚會嗨起來了,漸漸成了一個放飛自我的日子。

唐代人嗨到什麼程度呢?當時全國最流行兩件事,一個是開趴踢,一個是放假,在李世民的帶動下舉國人民把所有節日,不管是莊重的還是嚴肅的都過成了娛樂的。

可是,長達三天的寒食節這會兒只是掃墓完全嗨不起來呀,這讓嗨生如何接受?大嗨逼李世民又下令,掃墓什麼的太壓抑了,要嗨起來,寒食節三天再標配四天清明的踏青嗨歌活動,於是這七天就被趴踢佔領了,上一秒人們還在墳前哭泣,下一秒就開始趴踢嗨皮。

七天啊,長達七天啊。這個時候人們就後悔了,要知道原來可是整整有一個月,三十天的。放假啊,過節就要開趴踢放假的。

於是,轟轟烈烈的三天寒食+四天清明的七天趴踢就徹底狂躁了,到什麼程度呢?把流傳以久的上巳節幹掉了,那就特麼一天,誰過呀,還是七天比較嗨。

那會兒也有人反對過,還想整頓一下,雖然唐代的三觀相當前衛,但是這種墳頭蹦迪的感覺還是相當不美好啊,可是沒什麼卵用,在皇帝+重臣+官員+全體老百姓的面前,有什麼能抵擋七天全程嗨的腳步呢?

七天無堵車假期的人氣逐年增高。

於是上巳節就悲了,到了宋代,這個流傳了幾百上千年的重大節日徹底沒落了,被寒食+清明完全反。

而宋代有什麼呢?朱熹啊,存天理滅人慾的貞操型鬥士朱熹啊。我靠,你們這群不要臉的光天化日大型果體混浴?這特麼必須滅絕啊,假日啊,懂不懂什麼叫假日?誰特麼讓你們真日的?

於是上巳節就被一棒子撂倒了,沒了。

消失了嗎?沒有,怎麼可能,不過是變成了朱熹這些人的私人小遊戲,這麼嗨的事情必須是關起門來自己搞啊,老百姓必須滅人慾的。

中華千年教統的儒學就在這裡拐了個彎,彎成了儒家。朱熹這個臭不要碧蓮的貨成功了。

而同時,清明終於逆襲成功,從寒食節裡脫離了出來,變成了獨立的節日。吃冷飯掃墓哪有嗨皮舒服嘛。到宋末,清明華麗上位,這是一個嗨皮的狂歡節日。

到了明代,上巳和寒食兩節已經基本上從民間消失了,只是留下了文字,咱老百姓只過清明。

但是,總得有個日子祭奠故去的親友啊,於是,在官方的努力+老百姓的習慣下,到了明代中期,清明就成了包含插柳+祭拜+踏青嗨皮四合一節日了,

然後大家都知道,以朱熹為的這些不要臉的碧池文人形成的完全利己主義思維的團體,弄垮了大明,跪舔了大清,華夏全民皆奴,清明節四合一專案裡的嗨皮也沒了,變成了今天的插柳+祭奠+踏青三合一,而且也只剩下了一天還特麼不放假。

不過這都是過去了,現在清明又放假了,離繼續嗨皮還遠嗎?

綜上,大家現沒?我們從小就被老現給騙了。

杜牧在清明節這天,看著漂漂灑灑的雨水,心裡充滿了愁緒,祭拜完了親人想找一個酒家借酒消愁。

他愁個錘子啊,他是去嗨的,去嗨!

他就要找個地方點菜開趴踢弄點花酒嗨起來。

喜歡春風二十年請大家收藏春風二十年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