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奪嫡?就讓我做太子的手中刀!(1 / 2)

吃飽喝足後,人總是容易犯困。

匠人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坐在院子裡曬太陽打盹。

朱高煦見狀並未出言苛責,而是對宋禮吩咐道:“今日就暫且不派活兒了,讓他們休息一日。”

“你先帶本王參觀一下這軍器局,周忱你負責統計名單,並清查出他們被剋扣的錢糧,明日本王會一同補齊。”

“聶興,嚴刑拷問李文輝,將他背後的蛀蟲全部給挖出來。”

一個小小的軍器局大使,如果背後沒人撐腰,是決計不敢貪腐這麼多銀兩的。

在他背後,少不得牽扯出工部甚至其他部門的高官重臣。

聶興點了點頭,當即動身離去。

朱高煦則在宋禮與老劉頭的陪同下,直接走進了工坊。

“老宋頭,老劉頭,現在我大明每年鐵礦產量如何?”

環顧四周,朱高煦問出了一個比較關心的問題。

鋼鐵的產量,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實力。

據《文史天地》中記載,大明的鐵產量是宋朝的兩倍,冶金工業極其達。

《天工開物》對這方面有詳盡記載,以致於後來的兩百多年,世界上都沒有國家能破這個紀錄。

宋禮聞言粗略估計了一下,道:“回殿下,大概約有九千萬市斤。”

九千萬市斤?

摺合公制那就是四點五萬噸了呀!

朱高煦砸了咂嘴,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別看後世那些都是百萬噸、千萬噸級別的鋼鐵大廠,現在可是在大明這封建王朝。

唐朝當年鐵礦產量粗略估算下來,也不過四千噸,大明已經遠遠過了千萬倍。

鐵礦產量滿意,關鍵問題是如何高效地將鐵煉成鋼。

“現在你們都採用什麼方法鍊鋼?”

“回殿下,我們用的灌鋼法。”老劉頭打了一輩子鐵,回答得很是乾脆。

朱高煦聽了也不覺得意外,宋元名清時期,都是以灌鋼法為主。

所謂“灌鋼”,就是“以生柔相雜和,用以作刀劍鋒刃者”。

“生“就是生鐵,“柔”應是種可鍛鐵,灌鋼以生鐵和可鍛鐵作為原料,灌煉操作在生鐵熔點以上進行,因此生產率比較高,渣、鐵分離比較好。

工匠們可以透過控制原料配比和鼓風等操作來控制產品成分,因此產出的鋼質量也比較好,迅成為了宋元明清時期的主流鍛鋼法。

只不過勞動人民的智慧無窮無盡,後面還出現了坩堝鍊鋼、高爐鍊鋼、電爐鍊鋼等先進辦法。

所以朱高煦聽到這個回答,還是有些失望。

老劉頭注意到了漢王殿下的臉色,有些不解地問道:“殿下難道還有更好的法子?草民世代打鐵為生,可以保證這‘灌鋼法’產量遠高於‘炒鋼法’……”

宋禮也是點了點頭,身為工部尚書,這點常識,他還是有的。

朱高煦掃了二人一眼,隨即笑問道:“你們知道高爐鍊鐵和坩堝鍊鋼法嗎?”

老劉頭一臉懵逼,直接愣在了原地。

宋禮同樣滿臉茫然,根本聽不懂漢王殿下說的是什麼東西。

難不成這天下間,真有比灌鋼法更先進的鍛鋼技術?

“漢王殿下,您說的這些辦法,能產出多少鐵和鋼?”

宋禮試探性地問了一句,有些不明覺厲。

這位漢王爺自從傷了腦袋後,雖然經常犯渾,但他的的確確做出了不少實事,更是以離奇的手段給國庫搞來了一大筆銀子。

以致於戶部尚書夏元吉現在底氣十足,見人就嘚瑟,全然沒了先前那滿面愁容的可憐模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