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漢王爺:建幾所書院都不可以嗎?(1 / 2)

乾清宮。

龍椅旁邊,朱高煦坐在了小板凳上面,聽著群臣的彙報。

朱棣走了,帶著五十萬大軍,心滿意足地北伐瓦剌去了。

他倒是走了,剩下這一堆爛攤子,卻要朱高煦來收拾。

畢竟他這個漢王殿下受命監國,真要論起來臨時地位比太子爺還高。

此刻朱高煦正生無可戀地坐在小板凳上,沒有召開正式的朝會,只是在京的文武官員聚在一起,勉強算是一個小朝會。

吏部和禮部彙報了一下明年開春科舉大考的準備情況,事關春闈大考,朱高煦不得不重視。

洪武元年,剛剛登基的太祖朱元璋,在百廢待興的情況下,就深刻地認識到開展學校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治國以教化為先,教化以學校為本。

由於早年失學,在戎馬之間,太祖朱重八也不忘惡補學業,在他身邊聚集最多的就是知識分子。

因為他深刻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吃了太多沒文化的虧,所以老朱一舉奠定了大明朝“養士取士”的基本國策。

想著,朱高煦就忍不住暗自讚歎,為老朱同志點贊。

人家一邊打仗,還一邊忙著學習,這才成功開創了大明朝的基業,甚至打造了一個洪武盛世。

大明太朱元璋,開局一個碗,當過乞丐要過飯,做過和尚撞過鍾,參加義軍造過反……可謂是元末群雄裡面出身最慘的人。

群雄並起,逐鹿天下,最終卻是他朱元璋戡亂摧強,剪滅群雄,得了天下!

太祖爺朱元璋,不愧是千古一帝!

經過洪武朝不斷地完善舉制,現在永樂朝的貢舉制十已經分完備。

鄉野間有社學負責啟蒙,地方上有縣學、州學、府學,成績優秀者經選拔送至京師,入最高學府國子監進學修德。

大明辦學之盛況,遠遠過了唐宋時期,誠可謂是“四海之內,學校如林,庠序盈門”。

不過大明學校雖多,學的卻都是程朱,讀的也都是程朱。

現在整個大明朝,尤其重視科舉,幾乎壟斷了官員入仕的途徑。

但是這他孃的科舉考試內容,卻全都是程朱典籍,什麼朱文公的著作,什麼《四書五經》。

考試內容都給你限定死了,可想而知天下學子會學什麼了。

程朱理學啊!

朱高煦想起這個東西,忍不住嘆了口氣。

這玩意兒雖然有利於穩固大明朝的統治,但它對百姓的毒害可是深得很吶。

一想到這兒,漢王爺扭頭看向了禮部尚書呂震。

“老呂頭,我大明現在可有什麼書院?”

這呂震是永樂大帝朱老四的寵臣,同樣是個陰險卑劣的小人,靠舔得朱老四開心,這才坐上了禮部尚書的高位。

不過這傢伙記性那是相當的好,上朝奏事從不備份,可以說是過目不忘。

呂震聞言一愣,下意識地搖了搖頭。

“漢王殿下,朝廷大力開辦官學,為天下學子開闢出一條毫無阻礙的求學之路,誰還願意自個花錢去那些民間書院啊?”

“而且想要科舉入仕,就必須學習朱文公之學,如此條件之下,自然沒有學子去書院求學了。”

果然如此!

朱高煦聽到這話,忍不住嘆了口氣。

在大明朝,程朱就是天王老子,其他儒家學說那都是弟弟。

而且一旦出現新學說,都會被程朱信徒駁斥為歪理邪說,扼殺在搖籃之中,以此穩固程朱的正統地位。

書院這一名詞,在大明朝通常專指私學,和政府主辦的官學完全不同。

書院這種言論自由探討學術的地方,自然是不被朝廷認可且接受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