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朱棣:你敢動老子的小金庫?(1 / 2)

鳳陽,中都。

大明立國之後,經過對南京、關中、洛陽、開封、北平等地建都的利弊分析,太祖爺朱元璋認為金陵離中原太遠,難於控制;中原又民生凋弊,物力和人力均依靠江南。

所以在洪武二年,朱元璋下詔在老朱家的龍興之地鳳陽營建中都。

當時朝廷在全國調集百工技藝、軍士民夫等,數以萬計,置城池宮闕如京師之制。

中都的營建工程由開國第一功臣李善長主持,洪武三年動土啟造,開始營建皇城,至洪武六年,皇城及禁垣的城牆和基礎基本建成,中都外城也已築成。

到了洪武八年,各種宮廷建築已經修建完畢,卻因李善長稟告建築被放入“鎮物”,朱元璋一怒之下將建造“中都”的工匠殺死,並因此放棄了建都鳳陽的計劃。

太祖朱元璋停建中都後,中都未用作京師,被定為大明陪都,皇子宗室經常在鳳陽曆練、練兵,居住在中都城內。

此刻朱棣已率軍到了此地,望著這座豪華富麗的都城,久久沒有言語。

他在思考,自己那座正在修建的北平皇宮,是否也像這般雄偉壯觀?

遷都北平,這是永樂三大新政之一。

現在大明的都城應天,也就是金陵城,其實擁有許多得天獨厚的優勢。

自唐朝以後,江南經濟迅展並過北方,成為全國的經濟重心所在。

位於江南的金陵和其上下游的採石、瓜洲一起構成的江防體系,是保證金陵安全的直接屏障。

同時,金陵自身的地理條件也十分優越。

金陵地勢險要,四周是山,北高南低,易守不易攻。

這些天然屏障拱衛著金陵,使得歷代統治者都很看中這塊地。

不僅如此,金陵還交通便利,東南的太湖平原和錢塘江流域是水資源豐富的地方,再加上秦淮河與太湖水系,使得金陵四通八達。

而北平呢?

位於華北平原的北端,三面環山,俯瞰中原,號為形勝。

自唐朝安史之亂以來,北平在全國的地位日漸顯著。

北平曾是遼的南京,也是金元兩代的故都。

北平與金陵二者相比,各有優勢與不足。

但是金陵作為大明朝的帝都,已經是大明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既然如此,那為何還要靡費甚眾重修一座都城,遷都北平?

因為,朱棣有著他不得不遷都的理由。

想著,永樂帝的思緒開始翻飛。

當年父皇曾想過要把當時的大都作為都城,然而那時候的北方地區經常遭到蒙古韃子的侵擾。

而金陵作為距離北方邊境較遠的地區,防禦上還是較佔優勢的。

但是他朱棣靠造反奪取了政權,成功奪走了天下,所以他需要將父親的旗幟高舉於世,從而得到更為廣闊的支援。

北平由於開較早,已經到了從遊牧經濟向農耕經濟的轉變時期,特別適合充當抵禦遊牧民族南下掠奪的堅固城堡。

並且,北平還可以滿足大明向北方地區繼續擴張的戰略方向,可以作為大明王師北伐蒙古的基地使用。

朱棣相信,只要自己順利遷都,北平及其周邊都可成為大明的核心統治地域!

到了那個時候,大明朝對華北的控制,就會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程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