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廢除學部!程朱的反擊開始了!(1 / 2)

文華殿。

太子觀政之所。

奉天殿作為宮城正殿,只做大型朝會之用。

位於奉天殿兩側的文華殿和武英殿,才是天子召見臣僚,商議政事所用的便殿。

如今天子不在京師,按照制度,各處正殿皆不得啟用。

不過自從洪武朝懿文太子朱標開始,大明朝的太子爺權力那是一個同一個的大得很。

建文朝暫且不提,永樂朝的這位太子爺,自從永樂七年皇帝陛下第一次親征北伐開始,便受命監國理政,直到皇上大捷還朝。

當今天子是位馬上皇帝,打殘了蒙古韃靼部落,又馬不停蹄地繼續北伐,準備收拾一下不聽話的蒙古瓦剌部落。

所以太子爺監國理政的時間,也逐漸變得長了起來。

算上當年靖難之役的時候,這位太子爺堅守北平坐鎮後方的時間,他已經做了好幾年的無冕之皇了。

滿朝文武也基本上習慣了這位太子殿下的脾氣秉性,習慣了他受命監國理政。

直到監國漢王爺橫空出世,硬生生地攪弄風雲,上下不寧!

如皇上臨行出征前,特意留下輔助太子殿下監國理政的四位輔命大臣,吏部尚書兼詹事蹇義、兵部尚書兼詹事金忠、左春坊大學士兼翰林侍讀黃淮、左諭德兼翰林侍講楊士奇,如今就只剩下了兩人。

左春坊大學士兼翰林侍讀黃淮與左諭德兼翰林侍講楊士奇,直接被囂張霸道的監國漢王爺配去了南洋舊港佈政,至今生死不明!

除此之外,六部宰執侍郎、朝堂九大公卿,也來了一次大洗牌。

原本七人內閣大學士,如今除了扈從皇上北伐的胡廣金幼孜外,如今只剩下了楊溥。

國子監祭酒胡儼與大學士楊榮被打入詔獄,楊士奇與黃淮流放南洋舊港,只剩下了一個為官謹慎的楊溥。

七部那七位尚書大人,兵部尚書金忠、吏部尚書蹇義、戶部尚書夏元吉現在不管不顧,甚至疑似支援漢王殿下,親自主持漢王的宗藩新制。

刑部尚書張胥毫無風骨,順從漢王朱高煦,將“官員犯罪革除功名”這一條加入了大明律令之中。

工部尚書宋禮,那更是直接了監國漢王爺的人,整日與皇家制造局局長鬍元澄糾纏不清,大力建設那什麼大明工會,給天下匠人檢驗評級,妥妥無疑的漢王黨羽!

禮部尚書呂震先前也被打入了詔獄,而後舉族流放南洋,因為他的愚蠢牽連了整個禮部,導致禮部自尚書到郎中,迎來了一場大清洗,一個人都沒跑了,全都舉族流放南洋!

而狗賊漢王爺也藉此機會,大力培植扶持自己的黨羽,現任禮部尚書王景、侍郎鄒緝與曾棨,那都是毫無疑問的漢王黨羽,正全力配合那勞什子學部推行官學改制,弘揚新學。

至於這新設立的學部,連同學部尚書解縉解公豹、侍郎陳公甫在內,全都是些卑鄙小人,無恥之尤!

奈何這學部手握科舉官學大權,總管大明天下學政,侍郎尚書那都是手握實權的朝堂重臣!

而通政使魯穆是狗賊漢王爺一手提拔,立場可想而知。

都察院話事人、左都御史顧佐那更是漢王鷹犬,因為漢王提出的治貪新法,整個都察院上下可謂是賺了個盆滿缽滿,已經成了一群緊盯貪官六親不認的孤臣直臣了!

大九卿之中,也唯有大理寺卿湯宗是位剛正直臣了,可惜他年紀已經大了,指不定多久就會致仕歸鄉了。

這麼一算起來,朝堂大九卿中,還有幾人不是漢王黨羽?

只是可惜,漢王爺薨了啊!

一想到這兒,不少朝臣都露出了笑容。

漢王如果真的薨了,那可真是太好了啊!

他這些所謂新政,全都可以廢除!

再將解縉王景等漢王黨羽逐出朝堂,貶出京師。

那大明朝堂將會恢復以往的和睦安穩,這位文臣官員最願意見到的局面。

太子爺禮賢下士,寬厚仁慈,同樣是文臣官員心中最完美的君主楷模。

如此君臣上下一心,共同廣施仁政,造福天下百姓,成就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話,何樂而不為呢?

不過這般念頭還未持續多久,很快就陡然消散了。

當文武群臣見到被小鼻涕攙扶著走進大殿的太子殿下,一顆心頓時就跌入了谷底!

太子爺,這是怎麼了?

他這身子骨原本就虛,不會真出什麼問題了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