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終會面!論鄭和的正確使用方式!(1 / 2)

朱高煦走了,

迫不及待地趕去了明州市舶司。

太子爺葬禮期間,朱高煦就收到了水師提督吳宣傳來的訊息。

他本想耐著性子等到太子爺葬禮結束,再直接趕去明州帶回神種。

然而楊士奇卻是提出了不一樣的意見,或者說隨手就給太孫朱瞻基埋下了一個坑。

畢竟那可是神種,足以改變大明朝堂的政治格局,也足以徹底幫他漢王朱高煦奪得儲君大位,太孫朱瞻基豈會眼睜睜地看著他朱高煦這麼輕易帶回神種?

事實證明,這位史上赫赫有名的三楊賢相,此刻已經完美地轉變成了一個算計人心的政客。

而他算計人心的本事,即便是漢王朱高煦都要自愧不如。

所以朱高煦才會引而不,在朝堂之上公然點出此事,然後再不急不慢地前往明州市舶司。

這看似是給了太孫朱瞻基一個反擊的機會,實則卻是給他挖了一個大坑,足以坑得這位太孫殿下一敗塗地!

至於是機會,還是大坑,就看他朱瞻基做出什麼選擇了。

臨行之前,朱高煦也沒什麼好交代的,只是將喚來楊士奇交代了幾句。

因為鄭和帶回了神種,現在朝野上下的目光都聚焦在這神種上面,反倒是沒有什麼值得注意的地方。

類似於楊溥成為太孫黨領袖,楊士奇此刻也儼然成了漢王黨的中流砥柱。

有他楊士奇坐鎮京師,應對太孫與太孫黨官員的反擊,已經足夠了。

至少朱高煦很確信,朱瞻基加上楊溥,再加上那群太孫黨官員,都還不夠現在的政客楊士奇一隻手打的。

拿到聖旨,此行朱高煦並沒帶多少人,只是帶上了聶興與郭登,以及寥寥幾個暗衛好手。

畢竟他得給太孫朱瞻基一個機會,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所謂明州,就是浙江寧波。

前宋海上貿易異常達,朝廷重視市舶貿易,而明州市舶司的設立,促進了海外貿易展——宋商前往高麗和倭國貿易需要市舶司放公憑,而明州是唯一的合法港口,在東亞海上絲路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宋代以來,慶元(明州)一直就是對倭的貿易港,在這三港之中距日本最近,所以,倭國商船開往元朝的幾乎都駛進此港,僅有一、二個例外。

到了大明洪武年間,太祖高皇帝執行嚴厲的海禁措施,一度關停了所有的市舶司港口。

直到永樂皇帝即位,這才復置太倉黃渡、寧波、泉州、廣州、交趾雲南、五市舶司,準倭國通貢寧波,琉球通貢泉州……為海外諸藩國專門設立了對應的通貢港口。

此次鄭和船隊返回大明,走的寧國路線,所以抵達港口正是明州市舶司,走的是合理合法的官方路線。

從帝都南京到浙江寧波,路程並不算遠,偏偏朱高煦一行人不急不慢地走了整整半個多月時間。

這半個月內,一行人遊山玩水,緊趕慢行,卻始終不見什麼意外生。

見此情形,漢王爺都覺得有些意外。

“聶興,咱們那位太孫殿下,好像這次當真忍住了啊!”

眼瞅著明州就在前面,朱高煦忍不住笑呵呵地開了口。

聽見他這話,郭登沒好氣地搖了搖頭。

明明只要三四天的路程,硬生生地被你給走出了半個多月,傻子都知道你這位漢王爺在等什麼。

那太孫朱瞻基就算再蠢再傻,也不會在這個敏感時刻,做出什麼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情吧!

“這話可還真不一定,興許來時平安,歸程不寧。”

聶興笑呵呵地開了口,不見半分失望。

朱高煦掃了他一眼,直接追問道。

“怎麼?暗衛有什麼訊息?”

“王爺英明!近些日子東宮可是有不少小動作,花費了一大筆銀子,在暗中招募好手!”

聽到他這個訊息,朱高煦不知是該哭還是該笑。

朱瞻基啊朱瞻基,你終究還是忍不住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