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文武制衡!扶持勳貴的打算!(1 / 2)

老朱家的敵人,是士紳縉紳!

這一點朱棣並不感到意外,畢竟他是永樂皇帝,曾多次清晰地感受到士紳縉紳對皇權的掣肘!

比如那句老二經常唸叨的俗語——皇權不下鄉!

大明天子乃是大明大明江山的主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朱棣起初聽到這句話還會嗤之以鼻,可慢慢地他卻是多了一分清晰的認知。

道理很簡單,朝廷的政令只能下到各地道州府縣,而從未抵達過縣城以下的鄉野!

這是為什麼?

因為鄉野就是田地,而田地的真正主人,不是他朱棣這位永樂皇帝,而是那些盤踞鄉野掌控田地計程車紳縉紳!

舉一個比較悲哀的例子,上次老二推行一條鞭法,利用新學子弟重新清丈江南田地。

最後江南清丈出來的田地數量,與原先朝廷黃冊裡記錄的數量大相徑庭,差了一大截!

換句話說,他朱棣這位大明天子,大明江山的主人,竟然連自己擁有多少田地都不清楚!

更遑論按照田地數量去徵收賦稅了?

不得不說,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也正是那一刻,朱棣堅定了推行一條鞭法的決心!

而現在朱高煦更加直白地告訴了朱棣,老朱家一直以來的真正敵人,就是這些掌控地方田地計程車紳縉紳!

朱棣對此雖然感到憤怒,但他只能憋屈地接受。

朱高煦見他沒有出言反駁,於是接著往下說道:“那麼對抗士紳縉紳,爹你覺得僅憑皇室就足夠了嗎?”

“不可能!”朱棣沉吟了片刻,果斷搖了搖頭。

別說僅憑皇室,就算加上老朱家的所有宗室藩王,想要對抗士紳縉紳,都不可能!

天下官員何其多也,天下士紳何其多也!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王朝需要士紳縉紳為官任職,而天子也需要臣子牧民,這根本就是一個無解的難題!

“的確不可能!”

“自前宋開始,地方上就有許多‘士大夫’階層,他們擁有著大量的田地田產,掌控底層百姓的生死與輿論大權,而前宋皇室都是一些軟骨頭,竟選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最終結果就是士大夫愈肆無忌憚,朝政愈混亂國勢愈衰微,最終大好河山落入蒙古人手中。”

“而蒙古人比起前宋就要聰明得多,他們直接採用包稅制,只要這些地方士大夫按時給他們金銀財寶,他們壓根就不管底層百姓的死活,這就讓士大夫更加瘋狂地兼併田地,更加肆無忌憚地壓榨百姓,最終引得天怒人怨,一朝國祚不足百年!”

“可那些士大夫呢?王朝更迭與他們毫無關係,他們搖身一變就成了我大明的臣子,而且分佈各地鄉野無所不在,大明立國初期他們才是田地真正的主人!”

“這些士紳縉紳勾結地方官府,壟斷地方田地,控制地方人口,掌握輿論導向,甚至上下勾結透過科舉控制地方人才來源,從而形成一個個地學閥豪族,也就是所謂的鐘鳴鼎食之家,詩書簪纓之族!”

“而隨著他們族內有人登堂入室,進入朝堂平步青雲,這些學閥豪族還會更進一步,繼續兼併田地掌控地方,僅是那江南一個豪族就兼併了萬畝良田,現在朝堂之上這些袞袞諸公,哪家名下沒有個良田千畝?”

朱棣臉色大變,狠狠握緊了拳頭。

起初他聽老二講士紳兼併田地一事,就已經引起了重視。

不過朱棣的重視程度明顯不夠,因為他還忙著北伐,忙著解決北虜之患!

直到現在朱高煦清晰地將資料擺在他面前,朱棣這才知道自己當初錯的有多離譜!

他本以為北虜之患才是大明王朝最大的隱患,足以覆滅大明山河。

可是內部計程車紳隱患,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繼續讓他們如此兼併田地,大明王朝要不了多久就會轟然崩塌!

朱棣至今都還記得,老二那個“分蛋糕”理論,他只是沒有想到情況已經如此嚴重!

“老二,你覺得我們該怎麼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