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恢復科舉!程朱成為過去式!(1 / 2)

乾清宮。

朱棣喚來了朱高煦。

“爹啊,正忙著呢,啥事兒啊?”

朱高煦一進門就叫喚道。

如果不是非必要,他現在真不想見朱棣。

原因無他,太子爺驚訝地現,這位永樂皇帝越來越懶了。

正是因為他朱高煦太過優秀,所以讓永樂皇帝生出了怠政心理。

甚至不久之前這老傢伙還動了禪位的心思,想直接把皇位傳給朱高煦,自個兒享清福去!

朱高煦得知此事後的第一反應,就是破口大罵,將朱棣罵了個狗血噴頭,此事才不了了之。

這之後為了提高永樂皇帝的積極性,朱高煦特意不管朝政,只是盯著一條鞭法的推行,以及遼東大開計劃,其他事情壓根不管。

直到今日朱棣嚴令他過來開會,朱高煦才不情不願地趕了過來。

不過進了御書房後,朱高煦這才現,七部尚書等朝堂公卿全都在這兒。

“喲,都在呢?”

“這是準備開大會啊!”

朱高煦同顧佐、解縉、夏元吉等人打了招呼,自顧自地坐在了一旁。

朱棣看著這個混賬兒子,也懶得再跟他多費口舌,直接道出了議題。

“太子,朝廷如今人才太過短缺,你又搗鼓出一個‘交趾大開’計劃和改土歸流政策,人手已經嚴重不足了!”

其實在朱高煦來之前,朱棣就與這些朝堂重臣商議了一下“交趾大開”計劃和改土歸流政策。

以他們的眼光自然不難看出,這是有效解決西南邊陲問題的國家大計,所以沒有一人反對,直接全票透過。

不過透過歸透過,吏部尚書蹇義卻是叫起了苦。

因為朝廷罷免了科舉,至今已有七八年,官員來源始終得不到補充,僅靠舉薦和徵召這些方式,壓根都跟不上太子朱高煦的進度。

眼瞅著正主兒來了,蹇義就把這些日子的委屈盡數洩了出來。

“太子殿下,您的腳步能不能慢一些啊!”

“先是‘嶺北大開’計劃,朝廷一口氣輸送過去了百名官員。”

“還不等朝廷喘口氣,你又推行‘遼東大開’計劃,這次比上次更狠,官員士子甚至是百姓都送過去了不下千人!”

“現在好了,您又要搞什麼‘交趾大開’計劃,還要在雲貴四川等地推行‘改土歸流’政策,雖然說這兩項國策都是利國利民的仁政善舉,可是朝廷實在是沒人了啊!”

“再這樣繼續下去,別說地方州府縣衙了,朝堂之上這點人都要被您給禍禍乾淨!”

蹇義也是氣急了,所以也顧不上什麼上下尊卑,直言不諱地說了出來。

一眾大佬聽見他這些埋怨,也是覺得有趣,就連朱棣都忍不住笑了一下。

沒辦法,蹇義壓力太大了,他們也能夠理解。

這以前吶,六部尚書裡面,壓力最大的那人,肯定是戶部尚書夏元吉。

這位永樂皇帝的小算盤,為了給朝廷籌措錢糧,不知道愁白了多少頭!

偏偏永樂皇帝又是個一心渴望文治武功的敗家子,蒙古蠻夷要打,《永樂大典》要編,南北大運河要修,鄭和還要下西洋……

這也就是夏元吉了,自身能力出眾,要是換個人坐上戶部尚書這個位置,只怕早就抹脖子自殺了。

但是,當漢王朱高煦“覺醒”之後,夏元吉和他的戶部好日子突然就來了。

先是漢王爺改革鹽稅,一舉將朝廷鹽稅收入提高了百倍不止,而後又是開設大明錢莊,又是推行一條鞭法,還帶回來了神種土豆……

時至今日,夏元吉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夏元吉了,戶部也不再是那個窮哈哈的戶部了!

這位戶部大司農,兜裡面有錢有糧,連腰桿都直了起來。

反倒是隨著朱高煦這一系列動作,壓力給到了吏部頭上,吏部尚書蹇義的頭,正以肉眼可的度變白!

麼得辦法,太缺人了,跟不上太子爺的腳步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