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內閣與相權!當內閣三權合一!(1 / 2)

內閣!

這個機構自設立後,便成為了大明王朝的標誌!

永樂皇帝為了北伐專門設立的輔佐機構,卻在大明中後期展成為了一個龐然大物。

其實從永樂中期開始,內閣職權就開始漸重,兼管六部尚書,成為皇帝的最高幕僚和決策機構。

而後明宣宗朱瞻基時期,內閣權力空前暴漲,得益於三楊這三位賢相。

朱高煦深吸了一口氣,陷入了沉思。

三楊輔政期間,文官縉紳逐漸壓倒了勳貴武臣,開始掌握朝堂話語權。

全國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老百姓給皇帝提出的建議,都由通政使司匯總,司禮監呈報皇帝過目,再交到內閣,內閣負責草擬處理意見,再由司禮監把意見呈報皇上批准,最後由六科校對下。

自此開始,內閣有了凌駕於六部之上的趨勢。

到了成化、弘治之際,內閣在已經成為足以對抗皇權的文官集團代表。

直到嘉靖年間,朱厚熜這個“道士皇帝”一心修仙,透過內閣遙控朝政,給予了內閣至高無上的權柄。

諸如夏言、嚴嵩等內閣輔,手中握有的權力絲毫不屬於曾經的宰相,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幸運臣,然後就是開始權傾朝野、黨同伐異那一套了,徹底葬送了大明王朝最後那點氣數!

比如到嘉靖二十一年,臭名昭著的權臣嚴嵩任武英殿大學士後,專擅朝政二十餘年,內閣的權力已經完全與從前的宰相一樣了。

當然,內閣權勢展到頂峰,還是因為那位的出現。

救世宰相,張居正!

經過嘉靖、隆慶的展,萬曆早期成了內閣權力極盛的時期,張居正改革讓內閣成為政府運轉的中樞,而他張居正也獨攬大權、專政朝野,實際上已經接近於後世某國相的地位了,比之宰相還要強出不少。

說到底,自從內閣設立之後,一旦有文官縉紳以朝堂九卿的身份進入內閣,那內閣權柄就一定會逐漸擴大增加。

尤其是主宰一部的六部尚書,他們進入內閣之後,地位遠尋常。

一來本身就貴為頂級文臣,二來進入內閣代表著成為皇帝的心腹近臣,這雙重身份結合之下,地位自然更加尊崇特殊。

可內閣權柄日益增強,也就意味著文官縉紳權柄擴張!

畢竟朱棣設立的這個內閣,可是文官縉紳的顧問機構,跟勳貴武臣那些匹夫沒有半毛錢關係!

也正是因為如此,到了大明中後期,勳貴武臣日益衰亡,連打個仗都得聽從文官老爺們的指揮,恨不得跪在地上舔他們的靴子!

毫無疑問,這種制度自然畸形而可笑得。

所以朱高煦覺得,有必要趁現在內閣尚未開始抬頭,一棒子將其打死!

而且朱棣之所以多次找自己麻煩,還不是因為政務實在是太多,讓他這個大明皇帝煩不勝煩!

戰爭狂人朱棣可不是工作狂人朱元璋啊!

你讓朱棣去北伐去打仗,他二話不說拉著軍隊就出去幹仗了,不打個三五年肯定不樂意回來。

但你要是讓他老老實實地坐在這皇宮裡面,處理個三五年的政務,履行他做皇帝的職責,簡直比殺了他還難受!

沉思了片刻,朱高煦給出瞭解決方案。

“爹,話是這麼說!”

“但是內閣只要存在,遲早就會有權柄大增的那一天!”

朱棣聞言怔然失色,下意識地追問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