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大罵群臣!內閣令楊士奇!(1 / 2)

繼權謹、郭璡二人之後,又一位朝臣站了出來。

此人正是刑部右侍郎張本,朝堂之上出了名的清官幹吏。

張本是個清官,永樂皇帝朱棣也深知這一點。

一次朱棣宴請近臣時,在每個人的岸上擺一銀器,把這些都賜給在座各人,唯獨給張本的案上擺陶器,朱棣對他說“愛卿號稱‘窮張’,銀器也沒什麼用。”張本叩頭致謝,“窮張”之名因此傳遍朝野。

就連張本都出列反對,這倒真是朱高煦始料未及的事情。

畢竟張本清廉之名,他同樣很是清楚,所以可以排除張本是在為縉紳站臺。

換句話說,張本當真是為了大明為了朝廷著想,請求朱高煦這位皇帝陛下三思。

朱高煦看著這些朝臣,心情多多少少有些複雜。

大明並非缺少賢才幹吏,比如蹇義、比如夏元吉,再如張本、郭璡等人。

但是,連同蹇義、夏元吉等流芳百世的大明名臣在內,他們都難以逃脫這個時代的侷限性,思想觀念依舊還是有些落後。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也都是讀書人,享受了讀書人的功名特權,享受了朝廷給予讀書人的優待政策,自然也成為了士紳縉紳的一員。

現在朱高煦這位武德皇帝準備推行攤丁入畝新政,直接廢掉讀書人的功名特權,士紳縉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無疑是想要斬斷士紳縉紳的根基命脈。

再一聯想到,朱高煦這位漢王爺、太子爺先前的所作所為,尤其是為匠人打造出晉升之路,群臣或多或少地都能夠猜到,他這位武德皇帝究竟想要做什麼了。

打壓士紳縉紳,而且還是毫不留情的拼死打壓!

所以,哪怕是張本、郭璡等賢才幹吏都坐不住了。

或是因為自身利益受損,或是因為擔心江山社稷,反正他們都有著足夠的理由,反對攤丁入畝這項新政!

但朱高煦同樣如此,他也有不得不推行攤丁入畝的理由。

大明展至今,看似烈火烹油、花團錦簇,然而真正的利益大頭,卻始終被地方士紳與朝堂縉紳牢牢把控!

就比如說當年朱高煦改革大明鹽稅制度,僅僅只是鹽稅一項,朝堂縉紳就吃了個盆滿缽滿、滿嘴流油,反倒是朝廷收上來的鹽稅還沒有這些朝堂縉紳貪腐得多,其貪腐斂財的本事可見一斑!

再如現在朝廷推行出的嶺北大開政策,地方士紳與朝堂縉紳也再次展現出了強悍的本領。

原本嶺北行省地處塞外草原之地,正常而言老百姓都不會願意前去拓荒墾殖。

百姓安土重遷,眷戀故土,如若不是日子實在是過不下去了,他們絕對不願意背井離鄉,更不願意前去塞外蠻荒之地拓荒墾殖。

但是士紳縉紳偏偏就做到了,在他們的驅使之下,這三年來大量百姓蜂擁而至,足有數十萬之多,全都跑到了塞外拓荒墾殖,還有大量商賈商隊,從中賺了個盆滿缽滿!

說到底,地方士紳與朝堂縉紳,一直掌控著百姓話語權,或者說“皇權不下鄉”這種問題一直都存在。

朱高煦現在要做的,就是打破這種現象,給予士紳縉紳致命打擊,開啟民智回補農工商。

歷朝歷代,士農工商,皆是如此。

但士卻佔據了歷代王朝絕大多數的財富,以致於農工商根本就展不起來,尤其是遭到歧視和打壓的工商業,更是可憐到了極點。

工匠和商人的地位之卑賤,都快與乞丐一般無二了!

這樣畸形的制度,必須要做出改變,否則締造盛世大明不過是一句空話罷了!

如若不改變這一點,那就算朱高煦打造出一個太平盛世,也不過只是屬於士紳的盛世,屬於縉紳的盛世罷了!

那種盛世,並不是老百姓的盛世,也不是朱高煦想要的盛世!

因此,攤丁入畝,勢在必行!

朱高煦冷眼掃過群臣,直接也不裝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