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花與槍(2 / 2)

小說:花雨槍2 作者:夏生

“在下哪兒有那麼傻的?”薛懷安說完,撓撓頭,看看眼前鬼鬼笑著的初荷,終於有點兒明白過味兒來,“姑娘,你這是在暗諷在下呆傻吧?”

“哪有,哪有,錦衣衛哥哥,你多心了。”

“但在下看來,分明覺得有一些。”

“那可真是你多心了。你呀,真是太敏感了呢。我爺爺說,這是潛在抑鬱型氣質的外在表現,這樣的人,精神都像花兒一樣嬌嫩,一受打擊就會枯萎。”

“真的嗎?‘抑鬱型氣質的外在表現’?”薛懷安把最後的這個陌生片語又來回唸了幾遍,越念越覺得很有點兒了不起的感覺,望向初荷阿公的眼神便越發恭敬。

“老人家,你們可是從北方搬來不到一兩年?”薛懷安問。

初荷的阿公略有些吃驚:“這位官爺怎麼知道的?”

初荷不等薛懷安回答,搶白道:“爺爺,他聽口音就知道了唄。哦,這不,我叫您爺爺來著,北方人才喜歡這麼叫的。”

阿公搖搖頭道:“當年李自成作亂、清兵南下之後,北方人移居此地的很多,光憑這個,可看不出我們才移居此地不過一兩年。”

薛懷安一指小池裡的荷花,答道:“貴府的荷花是栽在盆子裡再放入水中的吧,從這裡能看到水中盆子的邊沿。”

初荷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過去,隔著清淺的池水,果然看見埋在泥裡的荷花盆露出一道盆邊兒。

“如果是本地荷花,直接種在泥裡就好,但如果是名貴的品種,又是從別處用花盆移栽來的,種花人害怕荷花不適應本地土質和氣候,就往往必須先在原來的盆裡養上一兩年,等到適應了氣候再挪出盆來。”薛懷安繼續解釋道。

阿公讚許地點點頭:“不錯不錯,再加上口音,你自然就能猜出我們剛從北方搬來一兩年。官爺有這等眼力與推理能力,一定不是負責地方治安的錦衣衛,大約是專管刑事偵緝的吧?”

“正是,不過在下剛從書院出來,被徵入錦衣衛沒有多久,只懂得些書本知識,一切實務還要從頭學起,這人體的奧妙便是其中之一。”說罷,薛懷安把手中的人頭往前遞了遞。

初荷不由自主地又往後退了半步,面對那顆黑頭,阿公倒是依然鎮靜如常:“你手裡那麻袋漏了,這顆頭顱你這麼拿著走在外面總是不妥。來吧,你先跟我進來,我讓兒媳找塊布給你包一包。”

薛懷安聞言恍然大悟,捧著那顆腦袋略一施禮:“對啊,老丈說得有理,那就多謝了。”

自從那日,薛懷安跟著阿公進了屋子,從此便成了初荷家的常客。

她阿公早年四海遊歷,跟著商船到過英國和土耳其,也隨駝隊穿越沙漠,一直向西走到了義大利,故此講起當年的見聞,便會滔滔不絕。時間長了,家人早就耳朵起繭,難得薛懷安每次都聽得津津有味,老人家講多久,他就能聽多久。

初時,初荷以為薛懷安是假裝有興趣,來討好老人家,後來發現,這人即使聽到了重複的故事,仍然是目光炯炯、興趣盎然的樣子,還喜歡和阿公討論,當真是饒有興趣的模樣。

這人啊,可真是個呆子!初荷在心底裡這樣笑他。

而薛懷安喜歡待在初荷家的另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是初荷的爹爹。

她爹學問淵博,於數學、物理、化學及哲學都有很深的造詣,但隱居於此地不為人知,只是間或用筆名刊發些書籍、文章,被薛懷安恭敬地稱為大隱士。

薛懷安因為家庭變故,沒能完成在書院的學業,這一直是他心中的遺憾,故而遇到如此良師,猶如久旱逢甘霖的秧苗一樣,恨不得一股腦學走初荷爹爹的全部知識。

初荷的爹爹原本也就是隨便和薛懷安聊聊,然而偶然知道了他的經歷,頓時便來了興趣。

說起來,這薛懷安也算有些來頭。

他父母年輕時遊學英國,在劍橋生下薛懷安。十歲上他的父母不幸去世,可南明的薛家人卻無法很快趕來接回已然成為孤兒的薛懷安,於是他父母的導師牛頓[1]教授便將他接至家中撫養。

老教授在閒暇時以教導薛懷安學問為樂,雖然只有短短三年不到,卻讓他受益良多。

“牛頓教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初荷爹的口氣裡夾雜著崇敬與好奇。

薛懷安想了想,覺得用一兩句也說不清楚,但還是嘗試著描述了一下這位被人們無比敬仰的老者:“他不做任何娛樂,不散步,不下棋,不打英國牌,常常忘記吃飯。脾氣溫和內斂,但外人看上去可能有點呆呆的吧。”

初荷在一邊聽了,忍不住笑著插嘴:“怪不得你是如此的脾氣,原來是幼時就沾染上了呆氣。對吧,花兒哥哥?”

“花兒哥哥”是初荷給薛懷安起的名字。她自幼長於北方,說話“兒”音略重,語速又快,“懷安”兩個字被她連讀,念出來又加了個“兒”音做字尾,聽著便很像“花兒”。於是,初荷乾脆就叫他“花兒哥哥”。

薛懷安被起了這樣的綽號,也不生氣,由著初荷拿自己開心。初荷見懷安好脾氣,又幾乎每天都泡在自己家,一日三餐天天不落,就更是明目張膽、理直氣壯地欺負起這朵嬌弱的小“花兒”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