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武舉人

話說自從得了王倫留下的金子還有藥方,花榮父子的傷寒不幾日便好了。兩人都是江湖上豪俠之士,一來二往,過從漸密,惺惺相惜之心更熱。這日花榮留下花小妹在客棧照顧父親,自己親自到王倫的客棧相請王倫小酌幾杯。

幾人走在街上,此時王倫身邊還是隻有兩人跟隨,韓伯龍還在,卻是沒有杜遷的影子。當日得知了王進的事情,杜遷回到客棧後就被王倫派去找尋王進了。別人不知道王進的去處,王倫是知道的。他大約記得王進是二月份到的史家莊,教了史進半年的武藝。

王倫交代杜遷一路向西,要在二月份之前務必趕到華陰縣史家莊。少莊主史進是個英雄,可以讓他幫忙。他這麼說也是怕杜遷奇怪自己為什麼篤定就要去史家莊找王進。同時王倫也強調了少華山有三五百山賊,為三個頭領等等。如果在史家莊沒有遇到就到延安府,渭州等地打探一二,務必找到王進所在。

然後讓杜遷告訴王進,如有事情在西軍可找延安府兵馬提轄魯達或是指揮使張伯奮幫忙。雖然王倫和王進和這二人沒有交集,但是王倫相信憑藉著兩人的性格出身,有事一定會出手相助。

至於頂替了杜遷位置,跟在王倫身後的也不是別人,正是鼓上蚤時遷。原來上回在大名府與王倫分別後,時遷就來到了東京開封府。但是在開封他並沒有出手作案,只是進行了踩點。

一日他聽說樊樓有人舉辦賞劍大會,下意識的就覺得這是個機會,所以去了樊樓。恰巧他看見了,本應王倫得了寶劍,卻被蔡五郎橫加阻攔。而後時遷決定盜走寶劍,讓蔡五郎白忙一場,給王倫留了言。

當時王倫看見時遷,也是要用時遷盜劍,把寶劍賣給蔡五郎,是讓他當個冤大頭。有時遷在,害怕寶劍不能失而復得麼!

至於王倫讓杜遷去散播,蔡五郎祖孫得了湛盧劍要獻給皇帝的訊息,也是為了造勢,想讓蔡家吃個虧。弄丟了貢品,想必罪名不小,即使是有蔡京的庇護也要有掛礙。

十日前杜遷如約而至,並且成功從蔡京府中盜出了湛盧寶劍。此時時遷已經知道,當時自己送給王倫的翡翠白菜已經還了回去,同時王倫也幫自己消弭了一場大禍。畢竟河北玉麒麟的名頭響亮,沒有王倫幫著說話,恐怕自己躲到天涯海角也不能消停。感念王倫的知遇之恩和兩次幫扶,時遷順理成章的留在了王倫身邊。

收了時遷在身邊,王倫也是意氣風,很有成就感。

李家小館靠近東京校場,是東京城的一家小酒店。但也別具特色,近來總有進京的武舉人光顧。花榮帶著王倫三人來李家小館,選了一個座位,要了幾樣小菜。

等到酒菜齊備,花榮端著酒杯向王倫致謝。“再次謝過哥哥相救之恩!”花榮和王倫序過年齒,卻是王倫年長兩歲。花榮於是稱呼王倫為兄,王倫稱呼花榮為弟。

花榮已經多次向自己道謝了,王倫也知道花榮是感恩自己,但他還是怪花榮與自己客套。當即說道“賢弟不必如此,舉手之勞罷了!你若是再道謝,我轉身就走了。”

花榮點頭答應,四人共同舉杯,一飲而盡。

再次給王倫滿了一杯酒,花榮對王倫說道“哥哥可知道祝郎中得了你的方子,最近治好了好些人呢!”

對於這事王倫是知道的,都是韓伯龍在外面打探回來告訴他的,祝郎中此舉也為自己宣揚了好些聲望。

王倫淡淡回答了句“略約知道些。”

“哥哥的方子真是好用,近來治活了好些人。”花榮感嘆了一句,說道。“祝郎中也是實誠人,醫療費只收半價,也對人如實相告藥方是哥哥的,當真難得!”

王倫也敬佩祝郎中的人品,對花榮說道“祝郎中真是位敦厚君子。”

王倫和花榮推杯換盞,不時閒聊兩句,也關注著李家小館中其他客人。此地就在東京小校場邊上,來往的都是朝廷武將和武舉人,說不得就有自己需要的訊息。要是能聽到些此次武舉的訊息豈不更好,眾武生到此也是這個心思。

此時正是傍晚時分,小家小館坐滿了客人。在王倫四人旁邊也有一桌,做了三個人,看打扮都是進京的武生。

其中一人有三十左右歲,三綹髭鬚,方頭大耳,一看就孔武有力,說話嗡裡嗡氣的。“兩位兄弟可聽說了今年武舉的主考官是誰?”

幾人都是將門子弟,也有些途徑和訊息。一位白淨的少年回答道“原來說是童貫和蔡太師主持,只不過現在又出了岔子。”

這少年知道這訊息非比尋常,說的小心翼翼。但是不說王倫和花榮因為練箭的關係耳力非常,就是時遷也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幾人早就聽到了他說的話。

那方才問話的漢子,見這少年真的知道內情,心中驚喜。“高老弟還有什麼訊息,再和老哥說說!”

自家與對方從祖輩就開始相交,一直相互扶持。高姓少年也不對他隱瞞,直接說明了原委。

“楊大哥,半月前東京人都在盛傳蔡太師得了湛盧劍要獻給官家。不料前日宮中傳來訊息,說是太師府丟了湛盧劍。官家龍顏大怒,不再讓蔡太師監考,並且罰奉半年,還追回了一條過年時賞賜的玉帶。”

對此,王倫無動於衷。時遷在一旁聽到這話,“噗嗤”一聲笑了出來,緊接著收斂起來。

同座的花榮不由看了時遷一眼,怎麼看這人怎麼覺得不像好人。麻桿身材,獐頭鼠目。不過見這人跟在王倫身邊,他也不好多問。

那邊的高姓少年繼續說道“要說這事清都是蔡太師的孫子引起的,被蔡太師遷怒,打了三十大板,聽說人已經廢了。”

另一桌上的楊姓武舉人,聽到高姓少年的話,一拍桌子說道“活該這老賊被罰,這一家子禍國殃民,都不是東西!”

這一下不要說高姓少年,就是其他人也嚇了一跳,不知道生了什麼事。

高姓少年見其他人紛紛看向這裡,連忙勸慰楊姓漢子。“哥哥噤聲,此處人多眼雜,怕有蔡太師的耳目。”

喜歡水滸大寨主請大家收藏水滸大寨主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