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治軍之道(求首訂,多謝!)

第二日朱武便把要跟隨王倫到梁山泊安身的事情,對陳達和楊春說了。兩人敬重王倫的本事和義氣,早就心生嚮往,如今能投奔梁山大寨也十分高興。

將少華山三傑收入囊中,王倫也為梁山的壯大感到高興。為了不使朱武三人寒心,承諾給朱武三人每人千兩銀子作為後用。同時承諾給一起跟隨到梁山去的兵士,每人五兩銀子安家。

這時王倫也將梁山上已經有了一位軍師的事情對朱武如實相告,便是金劍先生李助。朱武頭一日就聽石寶提到過金劍先生李助,知道是以武藝見長,因此並不以為意。反而下定決心要在梁山,大展手腳。

這日王倫吩咐石寶、史進跟隨陳達去把少華山的兵士登記造冊,讓張青跟隨楊春清點山寨大小物資。他與朱武得了空閒,在少華山聚義廳中喝茶談心。

少華山如今普通兵士也有七百多人,如何把這些人也全部收為己用,是王倫現在考慮的重點。

朱武智謀出眾,兵法精通,王倫便向他請教帶兵之道。

“統兵的關鍵,在於威信二字。無威令不行,無信行不果。所以對帶兵者的第一個考驗,就是如何樹立自己的威信。”王倫所說的,還是兵法中的內容賞小取信。

解試開來就是要取得下屬的信任,最有效的方法是“賞小“,在一些眾人不在乎或是不注意的小節上進行獎勵。這樣效果最明顯,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哥哥說的是!“朱武喝了口茶說道,“這賞小是取信之不二法門,秦朝商鞅變法時便用了此招。傳說當時商鞅擔心貿然變法,百姓不會相信。於是就在城門裡放了一根木樁,承諾誰扛起木樁搬到另一個城門,就賞金子。眾人都覺得此事簡單,不知真假,一時議論紛紛。正在大家議論的時候,有一個人大膽地扛起木樁到了另個城門,果然就得到了金子。從此,百姓對朝廷的信心就增加了,變法進展十分迅。“

聽了朱武的話,王倫暗暗反思。他現如今能做到的還是在散財聚人的階段,如何賞小取信還要多多學習。現今梁山頭領日益增多,已經有二十多人,等將來除了梁山原本的一百零八將,還會有其他許多英雄。如何取信於人,拉攏人心,身為上位者必須考慮。

朱武講了一個典故,王倫平時就好講古,此時也按捺不住。“軍師講了一個戰國的事例,王某也講個親下得人的掌故。”

朱武知道王倫學識淵博,也想聽聽王倫要說的故事。“哥哥請講,在下洗耳恭聽。”

“非是其他,這是名將吳起的事情,想來軍師也知道。吳起擔任將領期間,跟最下等計程車兵穿一樣的衣服,吃一樣的伙食。睡覺不鋪墊褥,行軍不乘車騎馬,親自揹負捆紮好的糧食,和士兵們同甘共苦。”

吳起是戰國初期軍事家、改革家,是中國古代兵家的代表人物。仕魯時曾擊退齊國的入侵,仕魏時屢次破秦,盡得秦國河西之地,成就魏文侯的霸業,仕楚時主持改革,史稱“吳起變法“。後世把他和孫武並稱為“孫吳“,他的兵書《吳子》與孫武的兵書《孫子》又合稱《孫吳兵法》。之後的歷代兵家必推“孫吳”,被尊為兵家“十哲”。

這個事例王倫還是在後世各種的心靈雞湯上看到的,當時看了也心有感觸。

”有個士兵生了惡性毒瘡,吳起替他吸吮膿液。這個士兵的母親聽說後,放聲大哭。別人奇怪,這位母親對人解釋說當年吳起替她丈夫吸吮毒瘡,她丈夫在戰場上勇往直前,死在戰場上。如今吳起又替她兒子吸吮毒瘡,她怕她兒子也戰死沙場,所以才哭。“

“哥哥這個掌故恰到好處,為將者雨不披蓑雪不穿裘,能與士卒同甘共苦,自然軍心所向。”聽完王倫的話,朱武肯定了一句。

緊接著朱武又嘆息了口氣,轉過話來說道“不過此事也有個難處,難就難在火候難以把握。和下邊的人親近,倒是得了人心,可是往往緊要處震懾不住他們。而若總板著臉,冷眼相對,倒是能震住人。可是手下又會怪你不近人情,人心就散了。”說完朱武不住拿眼睛看王倫。

朱武這話倒是讓王倫警醒起來,自己梁山的隊伍都是義氣兄弟,就是太過親近了。如今人少還都罷了,可是將來人多了,自己如何自處!原來梁山的軌跡中就有李逵冒犯了宋江,違反了軍法的事情。後來梁山頭領一求情,便什麼事都沒有了。

現今梁山也只是起步階段,王倫還要依仗山上的各位好漢。可這些人魚龍混雜,心性不一,當真難以管理。雖然王倫早就頒佈了山規和軍法,但是執行的力度和效果如何他也吃不準。

念及此處,王倫鄭重的向朱武一行禮,說道“這卻是個要緊事,軍師有何高見?“

這事朱武原本就是特意說給王倫聽的,見王倫果然重視,朱武斟酌著說道“有時候‘親’與‘威’確實是矛盾的,此消彼長。不過凡事都在一個度上,而能因物件而區別對待,一切問題則迎刃而解。”

朱武畢竟初來乍到,雖然有王倫的看重和信任,但是他說話還是點到即止。

見朱武果然有主意,卻不說透,王倫再次請教。“還請軍師明言!”

這下朱武便不藏私,對王倫傾囊相告。“此事容易,比如哥哥對身邊石寶、史進等人要先立威。因是身邊的人,平常接觸多,溝通感情容易,感情一親密權威就難立,所以要先立威。反之,則是同樣的道理!”

朱武知道如今梁山上好漢眾多,但是他並沒有見過,所以舉的例子都是以石寶、史進為物件。

王倫也是心思敏捷之人,朱武提點了一句,他便知曉這裡的奧妙了。朱武的意思是,對於身邊人先立威,對於難能接觸的人要先拉近感情。因為平時很少能與這些人見面,溝通感情的機會更少,主要的影響方式就是賞罰命令。所以是權威好立,親卻難立,因此要先溝通感情,收攏人心。

王倫把朱武的話思索了一番,只覺得受用不盡。一拱手,再次請教道“再問軍師!軍法中還有罰上立威,這罰上立威有何奧妙?”

見王倫好學,如此孜孜不倦,朱武心中佩服。“無他!哥哥只謹記四個字便了,殺雞儆猴!再則可仿效孫武練兵,穰苴斬莊賈的事情。抓住典型,從嚴處理,就可以震懾全軍。”

朱武講的這兩件事情,王倫也是知道的。孫武當年去投奔吳王闔閭,展示自己的軍事才能。闔閭便讓孫武用宮中的舞姬練兵,期間舞姬不聽指揮。孫武三令五申也不見成效,最後孫武斬殺了一名舞姬,連吳王求情也不答應。這樣吳王才正視孫武的才能,讓其出仕。

司馬穰苴是齊國人,屬田氏,晏嬰向齊景公推薦田穰苴為將軍。不過以田穰苴的名望和身份,當時軍隊裡很多人對他這個統帥都心有不服。當時齊景公派寵臣莊賈去擔任田穰苴的監軍,穰苴與莊賈約定第二天中午在營門相會。

第二天穰苴先趕到軍營,而莊賈那邊親戚同僚為他送行,他喝了很多酒,到了中午還未到。穰苴便自行進入軍營排程部署軍隊,申明軍紀法令。一切規定完畢,黃昏時分莊賈才到。

這時穰苴就要把莊賈按律斬,在全軍示眾,全軍將士都大為驚懼。齊景公派使者拿著符節來赦莊賈,使者乘車直接馳入軍營。穰苴就殺了他的隨從,砍斷了他所乘車的左邊輔木,又殺了左邊的驂馬,再次在全軍示眾。最後莊賈被殺,於是全軍肅然,軍威大振!

王倫收穫甚多,點頭道“要取信,罰不如賞,賞大不如賞小;要立威,賞不如罰,罰下不如罰上“

不說王倫和朱武二人品茗談兵,卻說這華陰縣屬京兆府路華州境內,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稱。這一日從華陰縣開出一支軍隊,刀槍林立,旗幟鮮明。

當先而行的有一員大將滿面虯髯,身材粗壯。手持一柄長杆大環刀,胯下青驄馬,當真威威凜凜。這人不是旁人,正是西軍新晉驍將,被朝廷授以熙河蘭湟路第三將部將,權知鞏州寧遠寨的王淵將軍。

在他旁邊另有一員小將,年方弱冠,身高七尺有餘。虎背蜂腰,雙肩抱攏,一雙劍眉,英氣逼人。手中一杆亮銀槍,騎著一匹白龍駒,精神抖擻,好個英雄。要問此人姓名,也是個有名的人物,保安軍治今陝西志丹人,將門世家,以蔭補入官為三班奉職的劉光世。

在這兩人左右還有兩人,鐵盔鐵甲在身,弓矢齊備,卻是華陰縣內的兩名都頭。

一名都頭想著此次有西軍的兩位勇將帶領,此次前去掃蕩匪巢一定馬到功成,對王淵阿諛的奉承道“此次能請得王將軍出馬,少華山的賊寇必定如土雞瓦狗一般,不堪一擊。”

喜歡水滸大寨主請大家收藏水滸大寨主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