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真英雄御辱於外

龍安寨城內,無數宋軍馬步兵和百姓擁擠在一起,前胸貼後背,死命向東而逃。後面馬蹄聲越來越響,這些士卒亡魂皆冒,互相推擠,只為能跑得更快。一時之間咒罵之聲四起,有人甚至帶著哭腔。

王倫帶著手下的幾位好漢,還有自跟隨王倫的三十多名騎兵逆著人流衝了過去。

王倫想的是要為這裡的百姓做些補救,讓大家能活下來。王進、韓世忠等人想的是戰場殺敵,一展平生夙願。那李永奇帶領的一眾大宋騎兵想的是,為了家園,為了妻兒,捨身報國。

因此,雖然有大部分軍民恐慌的影響,這些士卒們也都能保持隊形,一往無前。

“我乃青澗城兵馬使李永奇!各部禁軍和廂兵前來匯合,阻擋夏賊!”李永奇能第一個站出來跟隨王倫,不只是因為他是李唐的皇族後裔,還因為他是青澗城的將官。

青澗城是為抵禦西夏,種世衡請求在故寬州舊地延州今陝西延安東北2oo裡處建起新城。在種世衡的率領下,在較短的時間內建起的一座抗擊西夏的屏障。在西北地區是一片樂土,具有極強的號召力。

韓世忠這時也騎在馬上,扯著嗓子呼喊。“我乃涇原路經略安撫使,馬步軍都總管折太保可適麾下將官韓世忠!有心殺賊者,併力殺敵!”折可適是折家將第六代,從軍四十餘年,將門虎子,屢立戰功,在邊民中地位甚高。

有了韓世忠和李永奇的招呼,一路從城中出來,6續又招收了一百多人,兵力稍稍可觀。

“哥哥!西夏兵人多勢眾,我等也應多召集兵將,否則無異於以卵擊石!”朱武見韓李兩人的方法奏效,心生一計,主動向王倫說道“如今官兵無頭蒼蠅般四散,無人統領。我等何不詐稱種經略特使,召集兵馬以為援軍。”

聽了朱武的建議,王倫便把种師道相贈的符信交給朱武,讓他在後召集兵馬。朱武拿了信符,領命而去。

王倫見己方兵馬不過一百多人,韓李收納逃兵的方式太慢,於是說道“只你二人呼喝,又能招來幾人!軍中可有戰歌傳唱?”

“妙啊!妙啊!如此一來,一則收攏官軍,二來振奮軍心,三還可以震攝敵膽!”韓世忠頭腦靈活,聽了王倫的話一下就明白了其中道理。

王進和李永奇分別去詢問大家會的軍歌,《秦風?無衣》會的人最多,但是並不提氣,被王倫否定。最後選擇了最有大宋軍將情懷的《大宋凱歌》。

先取山西十二州,別分子將打衙頭。

回看秦塞低如馬,漸見黃河直北流。

天威卷地過黃河,萬里羌人盡漢歌。

莫堰橫山水倒流,從教西去作恩波。

馬尾胡琴隨漢車,曲聲猶自怨單于。

彎弓莫射雲中雁,歸雁如今不記書。

旗隊渾如錦繡堆,銀裝背嵬打回回。

先教盡掃安西路,待向河源飲馬來。

靈武西涼不用圍,蕃家總待納王師。

城中半是關西種,猶有當時軋吃兒。

雄渾的戰歌響起,這一隊將士的精氣神也飽滿起來,殺氣騰騰,氣壯山河!

越來越多的大宋官軍聚集過來,不論是禁軍還是廂兵,不論是番漢兵還是弓弩手,都跟隨著王倫的戰旗,一往無前。

龍安寨因為是西北邊區,處在抗戰西夏的最前沿,因此只有兩個城門。西城門小,只供兩馬並行,東城門大,直通大宋後方。

等王倫等人到了龍安寨西門,朱武又聚集起了七十多名騎兵和八十幾名步兵,還有百餘名龍安寨裡的番漢兵。

這些人剛剛奔逃,並不是因為他們沒有血性。而是因為大軍敗北,主將失蹤無人統領。這回有了王倫等人的帶領,他們又燃起了鬥志,要保衛家園,要為袍澤報仇。

王倫帶人在城門下整軍,一一部署戰略。“李永奇!你帶領手下二十名騎兵在城中巡邏,嚴懲趁火打劫者!”李永奇是這裡官軍中職位最高的,也是兵力最多的。只有支開了李永奇,王倫才能保證自己能掌握這支軍隊。

“諾!”李永奇大聲答應,帶著二十名手下領命而去。

“朱武兄弟!你帶領三十名番漢兵並二十名禁軍接管東門城防,嚴防敵人繞路攻城!”朱武不以武力見長,王倫心想還是讓他脫離正面戰場的好。有這朱武帶領的五十人,再加上東門原有的守軍,守衛東門不成問題。

王倫自己和石寶要帶兵衝陣,於是王倫決定讓穩重的王進帶兵把手西門。“王進哥哥!你帶領五十名番漢兵和五十名弓弩手把手西門,不可放一人一騎進城!”

看著王進帶人上城,王倫又安排石寶和自己分別帶領一百名騎兵,韓世忠帶領八十名步兵城外列陣。

王倫這邊剛剛排好陣勢,西夏軍已經到了城下不遠。石寶握緊了手中長刀,輕聲提醒了下。“哥哥!西夏兵來了!”

王倫也看見了西夏軍,饒是他胸有城府,也不禁倒抽一口冷氣。今日他算見識到了西夏鐵騎的驚天陣勢!

龍安寨地勢較高,王倫等人居高臨下,面前一覽無餘。西北方向,大批西夏騎兵風捲殘雲一般賓士而來,密密麻麻如同螞蟻一樣。前後延綿數里,帶起漫天煙塵!那雄渾的蹄聲震動大地,如戰鼓雷鳴一般壓迫著每一個人的心坎!

與此同時,王倫等人對面一個小土坡上,一隊西夏騎兵勒住馬韁,觀察著龍安寨。

緊接著,又有一部騎兵登上土坡,為一人約有四十餘歲,身長竟八尺,四方臉,吊角眉,顴骨突出,禿頭穿環,極其威猛。全身披掛鎧甲,右手按刀,左手持鞭,一雙佈滿戾氣的眼睛掃視著對面。

此人憑高遠眺,見對面龍安寨亂作一團,嘴角閃出一抹獰笑。不過當他看到城下列陣的王倫等人時,笑容消失不見。

那裡,一部宋軍正用拒馬,車輛,樹幹堵塞入城通道。再看對面城牆之上,已佈滿弓手,躍躍欲試。

誰這麼大的膽子,敢阻擋自己?這是自取滅亡!就是連種師道也不敢與自己交鋒!

手中馬鞭一指,這人沉聲道“我軍士氣正盛,宋軍鼠輩妄圖螳臂擋車,誰願前往破之!”

“細母樂鳴願往!”

“浪訛直潛願為統軍分憂!”

一聲喝問,早有兩位夏軍中的驍將上前領命。

細母氏和浪訛氏都是西夏軍悍勇出名的部族,祖上都做過西夏皇室的護衛。

西夏統軍梁哆陵一見兩人出馬,哈哈大笑,“兩位勇士為我破城!”他擺脫大部兵馬,率領前鋒到此,為了就是率先攻入陝西,拔得頭功,怎會在小小龍安寨多做逗留。

喜歡水滸大寨主請大家收藏水滸大寨主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