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地主與教頭

王倫見曾塗來得兇,不敢怠慢,急忙也立一個門戶,釘立路當中,沉穩如水中磐石,左右前後將攻勢攔擋,不求傷人,只為自保。

曾塗見王倫也是個練家子,起了爭勝之心。搶攻了兩次,這樣奈何王倫不得,倉啷啷抽出腰刀來,攻向王倫下盤,王倫不得不動。

曾塗看得真切,又使個龍出水的路數,那口腰刀在他手裡就如活了一般,真似一條翻海的青蛟龍,煞是厲害。曾塗攻勢甚猛,王倫也不敢輕易分神,只能全力招架。一來二去,卻也有十幾個回合。

王倫與曾塗並無仇怨,他不願下狠手作打,十招裡有七八招是防守的。再加上沒有兵器在手,一時間壓力大增。

“哥哥!接著!”山士奇見王倫沒有兵器,直接抄了跟木棍扔給王倫。

王倫趁機抓了木棍在手,做個青龍探海勢,嘴裡似炸雷般高喝一聲“看棍!”抖動長棍,但見朵朵槍花,和那曾塗戰在一處。

但見

城中喧鬧地,陣中惡鬥場。左遮右攔,叮噹當刀鳴棍響;前來後往,逼剝剝土卷塵蕩。你死我活廝殺緊,此進彼退交戰忙。棋逢敵手不是誇,兇人倒黴遇良將。

兩人交戰,又戰到十個回合左右。雖然未定勝負,曾塗只戰得汗流浹背,氣息不平。王倫難得舒展筋骨,這番打鬥,剛好活動開,身上熱,大喝一聲“好痛快!”手上本事又重三分,棍法使來是又急又猛。

曾塗不料王倫是個猛將,這下踢倒鐵板,騎虎難下。若是收拾不了眼前之人,他在會寧如何立足。見王倫一招快似一找,左右遮擋,只盼著自己的兄弟和家中的教頭快快過來。

曾塗驕橫傷了段景住,王倫也想給曾塗一個教訓。尋到一個曾塗的破綻,一招打出,十分迅猛。曾塗一見不好,屏氣凝神,揮刀架住王倫的長棍。身體卻怎麼也站立不住,連退好幾步。

“這人是什麼來頭?如此了得!”曾塗看著王倫,心生忌憚。

正這般念想,那街上飛奔出三條大漢來,騎駿馬持兵器,不是自家的兄弟和教頭又是哪個!

“今日我曾塗定要與你分個高下!”曾塗見自己來了幫手,鼓起勇氣又來戰王倫。

史文恭,其人身高九尺,面色微白,三綹鬚髯,膀闊腰圓,約三十五六年紀。慣使一杆方天畫戟,有萬夫不當之勇;馬上使得好弓,腰懸箭袋,插十四五支一尺五寸長鐵翎長箭。祖貫金陵建康府人氏,原為崇寧元年武進士出身,後入京師武學進修武藝。一日校場,因與人比試臂力,一時性起,挽起三百斤硬弓,搭上鐵翎箭,望空中一箭射去。只見那支箭徑直飛入雲端,竟不見了蹤影。眾人盡皆失色,對史文恭敬畏有加。自此,史文恭成名,人送外號“穿雲箭”、“玉面呂布”江湖到處傳名。後來,曾頭市曾弄聞其勇力過人,便以每年五萬貫的天價聘得史文恭,做了曾頭市都教師。較之曾頭市原本的教頭蘇定,還多了兩萬貫。

曾密為曾家次子,身長八尺,黑臉長鬚,性情魯莽,約有二十五六年紀。曾弄入關經商時攜二子,曾密當時年齡甚幼,不似其大哥般能吃苦,練功常懈怠,因而武藝不甚出眾,但力大無窮。使一柄雁翎刀,重五十餘斤。

曾索是曾家第三子,紫紅麵皮,身長不滿七尺,雖身材矮小,卻勤奮過人,論刻苦遠勝其他四子,因此武藝高強,年方二十三四,為曾弄在中原所生第一子。一柄三股託天叉,馬上使得精熟。

那邊過來的曾密、曾索本是聽說這裡有人打鬥,和教頭史文恭來看個熱鬧,不想卻是自家大哥與人爭鬥。雙雙挺了兵器,衝了上來。

“大哥,我來助你!”

守在外圍的楊林,見衝過來不認識的兩位年輕漢子,身下青驄馬,青巾白袍,鋼刀鐵叉。知道不好,急忙擋在前面。“兄長,小心!”

曾密見楊林擋在自己面前,縱馬衝來,毫不留情。曾索與二哥曾密並駕齊驅,早早將鐵叉拿在手中。

王倫與人一對一單挑,魯智深等人都不曾幫忙。這是對王倫的信任,也是對曾塗的尊重。不想曾塗卻是來了幫手,想要以多欺少。見楊林沖了上去,魯智深和山士奇也緊隨其後。

“無膽鼠輩,想要以多欺少麼!”

曾密、曾索初生牛犢不怕虎,見了魯智深和山士奇也不害怕。曾密揮刀砍向楊林,曾索也舞著鐵叉打將過來。

卻說楊林在梁山並不以武藝見長,以一敵二,又是步戰對騎戰,一個回合就落了下風。閃避不及,被曾索傷了胳膊。

一見自家兄弟被傷了,魯智深睚眥欲裂,虎吼一聲,揮舞著禪杖來打曾索。那邊山士奇沒有兵器,起狠來,直接把拴馬樁拔了出來,來戰曾密。

“我須也不留情了!”王倫見了楊林受傷,也是惱怒曾頭市手黑。

曾塗苦戰王倫,雖然手上功夫不如,嘴上卻不肯認輸。“哪個怕你!”

這下王倫拿出真本事,手中長棍舞動連連,分身刺出七八個虛影來,將曾塗胸口盡皆囊括裡面。

曾塗腳步連退,手中腰刀左支右拙,卻是招架不住。一個不留神,被王倫打在肩上,手臂酥麻再也提不起力氣。

“唏律律……”

王倫正要去看楊林的傷勢,猛地感覺有人衝進來。

回頭瞧得清楚,那馬背上人尚不及入眼,那雄駿寶馬便在眼前,但見那渾身上下不見半分雜毛;龍頸兔頭,狹長腰腹,四蹄如茶碗蓋,便是臘月天裡一場雪。

這駿馬,長有一丈,高達九八,人見了定然讚一聲好馬!

再看馬上之人,意態愈倨傲,身材雄壯。一把方天畫戟精鋼鑄就,足足一丈之長,戟刃下流蘇如火焰般熊熊燃燒,端得世間少有兵刃。

使用方天畫戟的,整個水滸也沒有幾人。但是能與曾頭市有關係的,只有史文恭了。史文恭雖然沒報姓名,但是王倫也早知曉他。

戟是戈與矛的結合體。它按式樣和大小可分為方天畫戟,青龍戟,鉤鐮戟等長兵器,以及雙戟,短戟等。戟一般都是由鋒,援,胡,內,搪五個部分組成。

《釋名。釋兵》中稱“戟有三鋒兩刃,內長四寸半,胡長六寸,其援長七寸半,三鋒者,胡直中短,言正方也,刺者著截,直前如截者也。戟胡橫貫之,胡中矩之外勾磐拆,與柄長一丈六尺。”

戟用“援”之法,有衝鏟,回砍,橫刺,下劈刺,斜勒等;用“胡”之法有橫砍,截割等;用“內”之法有反別,平鉤,釘壁,翻刺等;用“搪”之法,則有通擊,挑擊,直劈等。

而方天畫戟,則是一種在戟杆一端裝有金屬槍尖,一側有月牙形利刃,透過兩枚小枝與槍尖相連的、威震沙場的利器。

史籍和文學的記載中,有很多使戟的高手。像項羽的霸王戟,三國呂布的方天畫戟,典韋的大鐵戟,初唐名將李靖、薛仁貴等等。

整個水滸,用戟的高手,史文恭可以排在前三。

其餘善使戟者,該算是高俅討伐梁山時,童貫手下的十節度使中,雲中節度使韓存保了。這韓存保善使一枝方天畫戟,他是與呼延灼對陣的。兩人棋逢對手,在陣前更不打話,一個使戟去搠,一個用槍來迎。“兩個戰到五十餘合,呼延灼賣個破綻,閃出去,拍著馬望山坡下便走。”

這一段格鬥相當的精彩,幾乎不下於林沖與河北節度使、老將王煥的那場槍對槍的惡鬥。韓存保和呼延灼從馬上打到水裡,那慘烈的一幕,直讓人想到三國時馬在渭水邊鬥“虎痴”許褚,在葭萌關下鬥張飛的驚心動魄的情景。

而水滸中使用方天畫戟最狠的,該算是方臘的侄兒、有萬夫不當之勇的方傑了。

方傑正和秦明單挑時,他的手下杜微猛然向秦明掣來一柄飛刀,秦明急躲時,被方傑一方天戟聳下馬去,死於非命。這個方傑的武功可見一般,要知道秦明可是梁山五虎將之一。而後方傑對戰關勝、花榮,還有李應、朱仝。

他一人獨擋四條一等一的梁山好漢,還真有點呂布的餘風了。可惜他是命運不濟,最後死在打入方臘內部的間諜柴進和燕青手下。

喜歡水滸大寨主請大家收藏水滸大寨主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