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祝家莊何須三打

莊外梁山人馬虎視眈眈,莊內祝家父子心急如焚。昨日梁山人馬來到,祝朝奉就現事情不妙,差人往縣城求救。只是如今已經過了一日,仍不見縣城兵馬。反倒是梁山那邊,得了李家莊、扈家莊助力。

此時只見祝家莊各店內都把刀插在門前;每人身上穿一領黃背心,寫個大“祝”字;往來的人亦各如此。

如今祝家莊上行號令下來;每戶人家要我們精壯後生準備著。但有人傳來,便要去策應。這大莊一兩萬人,兵馬也有三四千。

望著莊外密密麻麻的人影,祝朝奉嘆息一聲。“左近縣城的兵馬怕是指望不上了,只希望你三弟那裡能借的人馬。”

原來現梁山來攻,祝朝奉早就派了祝彪到東平府求救。

見父親意氣消沉,老大祝龍不由寬慰道“三弟素來穩重,東平府上下多有打點,料來會有援兵。”

祝朝奉仍不放心,說道“梁山賊人不說那腦王倫,還有東京豹子頭林沖,青面獸楊志。你兄弟就是三頭六臂,如何對敵!”

這時那老兒祝虎道“爹爹,你忘了,我們莊上還有一個人或能勝他。”

“欒教頭!”

欒教頭就是大名鼎鼎的鐵棒欒廷玉。這欒廷玉藝出名師,江湖中罕逢敵手,出名之後一直以教人槍棒為生。後來一次,路過祝家莊,被老辣的祝太公識中,留下來做了莊中的教頭。

此人平日裡沉默寡言,遇事處亂不驚,指揮人馬沉穩有度,是個難得的人才。祝家莊的人馬就是在他的調教下才有今日之強悍,因此在莊中很有威望。

這回祝朝奉心氣一陣,吩咐道“快叫欒教頭來見我!”說完,察覺到不妥,改口道“還是我親自去請吧!”

此時欒廷玉正在巡查崗哨,見祝朝奉父子過來,少不得見禮。“見過太公、大公子、二公子!”

祝朝奉卻一把托住欒廷玉,笑道;“教頭不必客氣,如今大敵當前還要仰仗你許多!”

欒廷玉還詫異為何祝朝奉如此和煦,聽了他言語這才知道緣由,心中苦笑。

但是此刻欒廷玉寄身在祝家莊,別看祝太公對他很看重,祝家兄弟對他也很尊敬,可一旦不如他們意了,他們便會翻臉不認人。

欒廷玉知道祝朝奉擔心家業不保,於是寬慰道;“太公放心,小人定然守得山莊不失!”

得了欒廷玉擔保,祝朝奉還不放心,又問道“昨日叫教頭往登州孫提轄處送信求救,不知可差人送去了?”

欒廷玉一一答應,“已然送出,只要守得莊子半月,登州兵馬定來救援。”

一聽要守衛半月之久,祝虎一下沒了信心,嘟囔道“若是我等守得半月,還要登州兵馬作甚?左近慕容知府、董都監早就來了!”

這下倒讓欒廷玉尷尬,開口解釋道;“登州路遠,況且欲要登州知府行文,孫提轄才好出兵……”

不料祝龍卻是一擺手,笑道;“教頭不必多言,不過是多出銀子便了。只要孫提轄來援,我等萬兩白銀送上。”說著,祝龍看著欒廷玉道;“就是欒教頭,也有千兩紋銀酬勞!”

欒廷玉還要解釋,祝朝奉帶著兒子卻已經遠去,他輕輕一嘆,說不出的惆悵。

王倫見祝家莊防守森嚴,嚴陣以待,不由得擔心強攻傷亡過大。

正在躊躇之際,李逵叫道;“哥哥!軍馬到這裡了,休要退兵!我與你先殺過去!你們都跟我來!”

說猶未了,莊上早知。共聽得祝家莊裡,一個號炮直飛起半天裡去。那獨龍岡上,千百把火把一齊點著;那門樓上弓箭如雨點般射將來。

林沖見了,連忙護著王倫後退。王倫見此,只好作罷。“徐徐後退,明日再作計較!”

“三打祝家莊”是梁山動的第一次侵略戰爭,也是梁山走向強盛的標誌。古今中外的歷史都證明唯有擴張方會帶來勢力、威懾力和影響力,才可以擁有真正意義上的強大。反過來,強大之後會帶來更確實更廣泛的勢力、威懾力和影響力,令四方敬畏歸心。這是一種良性迴圈。

梁山攻打祝家莊,其實並沒有甚麼道義上的充足理由,因為時遷偷雞在前,石秀燒店在後,那原本就是三個意欲投奔梁山的亡命者惹出來的禍,這一點晁蓋看得很明白,“俺梁山泊好漢自從並王倫之後,便以忠義為主,全施恩德於民,一個個兄弟下山去,不曾折打銳氣……這兩個把梁山泊好漢的名目去偷雞,因此連累我等受辱!”

不過晁蓋之見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簡單是非判斷和名譽感,力主入侵的宋江見解明顯高明的多,“一是與山寨報仇不折了銳氣;二乃免此小輩,被他恥辱;三則得許多糧食,以供山寨之用;四者,就請李應上山入夥。”

前兩條理由是擴大影響和威名,是政治意義上的,後兩條涉及經濟和實力上的獲得利益。說到長遠戰略眼光,晁蓋比宋江確實差很多。這次王倫攻打祝家莊,也是與宋江一般無二的心思。

其實,梁山與祝家莊並無過節。晁蓋、宋江等人在梁山立足不久,還沒有向祝家莊收取保護費的意思。店小二開口梁山賊人、閉嘴梁山草寇,顯然是祝家莊平常宣傳得多了,全莊上下輿論一致,把梁山當成了假想敵。一有風吹草動,便草木皆兵。

對於祝家莊的挑釁,宋江是主戰派。在梁山召開的軍事會議上,他擺出了四條令人信服的理由一是與山寨報仇,不折了銳氣;二乃免此小輩,被他恥辱;三則得許多糧食,供山寨之用;四者就請李應上山入夥。核心理由其實只有一個,就是山寨人馬眾多,打下祝家莊,可以得到三到五年的給養。

梁山本來沒有馬上想到去打祝家莊,而今偷雞事件使得可以“趁勢去拿那廝”,一下子促成了梁山的戰略出擊。

這是宋江上梁山後的第一仗,政績能不能樹立起來,關係著他今後的政治地位和聲威口碑,所以梁山派出了2/3的主力攻打祝家莊。從對陣的情況看,祝家莊與梁山是棋逢對手。

不難設想,如果官府及時決策出兵兩路,一路協助祝家莊民團,對宋江部形成夾擊之勢;一路兵進梁山,偷襲晁蓋的大本營,說不得梁山將覆滅於此役。

但是如今情形卻變了,梁山有了李應、扈成等幫助,祝家莊也找了官府中的援兵,容不得王倫大意。若是不能一鼓作氣,打下祝家莊往後怕要陷入苦戰。

“區區祝家莊何用三打!”王倫心道。

喜歡水滸大寨主請大家收藏水滸大寨主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