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五章 兩路大軍(1 / 2)

無需占卜良日,萬眾大軍啟程處,糧秣輜重具備,天色些些微明,王倫帶著一眾好漢在山寨外相送,彼此依依不捨,不知此去兇吉如何,更不知相會又在何日。

呼延灼策馬,眼見大軍長龍般緩緩而行,回頭來道不必遠送,就此便可。

除了呼延灼做主將,花榮、楊志做副將,並有山士奇、石寶、韓韜、彭杞分領騎兵跟隨。這一路以呼延灼兩千河東軍為主,花榮三人一千五百人為輔。另有楊林傳遞訊息,探息百人,參贊軍務的則是近來履歷大功的蕭嘉穗。

還有一路是林沖,他是去過金國遼國的,副將徐寧、張清。騎兵領則是魏定國、單廷圭、丁得孫、龔旺四個。還有步兵頭領廣惠、卞祥。卞祥自從上山,下山立功才一兩次,這次王倫打算讓卞祥人盡其才。

林沖這一路任務最重,計有騎兵三千,步兵五千,探息人馬馬靈帶領,參贊軍務則是匯合河北的聞煥章。

而河北之地,王倫還有留守五馬山、飲馬川兩處人馬。到時候這些人都歸林沖節制,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林沖自是知曉,呼延灼和他此去,目的只兩個,一者為取燕雲之地,好作將來馬場,更開梁山軍根基。再則就是破壞金國的崛起,與遼國三足鼎立。

林沖?當下急急拱手道哥哥只管安心便是,此處有聞先生籌劃,又有李忀兄弟在明處,若有個差遣,俺兵來將擋便是。

只王倫心頭一動,暗道水滸傳裡,最是惋惜將才不少,小李廣便是其一。以他本領,小小馬軍將領安能盡興。

一念及此,電轉疾思如今手頭大將楊志,馬軍裡,,此人武藝嫻熟更是熟稔軍中事務的,行軍打仗自不必說,練兵更有妙處,只素來未有時機給他砥礪,只待大軍取了燕雲,好歹取他好生磨礪才好。而後便是這小李廣,這一路,以他為先鋒,大事盡皆託付有何不可?

王倫點點頭,林沖等催馬疾奔而走,眾將都王倫作別,王倫不忘與花榮道與遼人金人作戰,正是弓馬嫻熟的手段,只莫忘自己安危,此乃重。

花榮正色應了,飛馬緊跟林沖而走。

大軍以羽林衛作先鋒,前有陷陣營,後有老羆營,遠遠將探子斥候撒將出去,數十里方圓之內風吹草動,也有三刻一報歸來。

一路出了山東,山東各處並無人馬來擼鬍鬚。

沿河而上,一路幾日來不曾有異樣動靜,便是途徑州府,未嘗有人來詳查厲問,遠遠只是在那路引上畫了押,又遠遠走開,似那作官吏的,生恐面額刺字軍漢衝了他晦氣。

要說這過路令牌、文書也都是呼延灼從東京還有張清自己的調令。只是王倫讓蕭讓、金大堅篡改了些內容。

這一日傍晚,血色晚霞,將半壁河山染就胭脂顏色,蘆葦叢裡鷗聲如沙啞管絃,倦鳥紛擾急急投林,有客舟如魚,漁翁打來半網清冷,已是秋來時節。

林沖策馬高丘處,放眼向東,隱約山水處露一縷渡津,清清冷冷恍如大宋軍士,懶散困頓恍惚夜色之中。

林沖下令三軍止步,使人往彼處去瞧,片刻飛馬歸來三騎,正是羽林衛中好手,本去作個探子,如今渡河在即,便都聚集此處而來。

果然那探子飛馬而來,本要直奔林沖,驀然心內一驚便拐馬頭,再看呼延灼徑直靠來林沖身邊,方鬆口氣,翻身下馬道好教將軍知曉,這一出渡口,乃是我軍必過河所在。此處有守軍三百,並不甚強悍。

林沖一驚,沉聲問道可有不妙之處?

那探子道並無不妙之處,那幾個當官的,怎能瞧出不妥。只是花將軍與他幾個糾纏,只要查探我軍數量,有石將軍騎兵在,只怕要多些波折。

林沖問道花榮怎生計較?

那探子道花將軍心內願的,小人看來乃是取了這處渡津最好。只此大事,都看將軍吩咐便是。

林沖與呼延灼商議了一番,當下使那探子飛馬去報,道且與花將軍言,便說自此至邊關,大小事宜均由他安排,不必都來請問。

那探子一愣,不敢怠慢急忙飛身上馬,到得花榮身邊,將林沖吩咐盡皆耳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