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火藥味(二)(今日三連更已奉上)

1665年3月21日,龐大的東岸船隊不得不在法國佈雷斯特港臨時停靠一下。原因是他們在穿越大西洋時遇到了大風雨,船隊陣型被打散,一艘滿載金屬器具、五金工具、機械零部件、纜繩、帆布的船隻沉沒在大海內,另有一艘艦齡較老的護衛炮艦雖然勉強扛過了狂風暴雨,但不幸一側船板破裂,進水嚴重,在糾結了很久後,最終還是被下令棄艦。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2o艘艦船組成的船隊在暴風雨中只損失了2艘——當然此時蔡安國上尉並不知道,因為有5艘船隻在暴風雨中被吹散,此刻仍在朝荷蘭前進,但他認為這些失去聯絡的商船“凶多吉少”——已經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已經可以認為是天尊極大的庇佑了,你還想咋滴?

法國人允許了東岸船隊的停靠,並以一個相對公允的價格為東岸船隻提供維修服務,以使它們能夠以一個較好的船況穿越如今火藥味已越來越濃的北海海域,這令蔡安國上尉比較感激,覺得這法國佬雖然太過傲慢,但也不是全無可取之處。

在佈雷斯特港整修船隻期間,蔡安國上尉的副官張志軍也抓緊機會去碼頭上打探訊息——這一度令蔡安國懷疑這廝暗地裡是不是還在為國家情報總局工作——主要是有關英格蘭與聯合省之間的訊息,這會在西歐,這可也是熱門事件呢。

“英格蘭與聯合省之間已經互相宣戰,我也記不得是誰先宣戰的了,大約是英國佬吧,反正已經互相宣戰了。可憐的荷蘭人,他們被英國人扣留的15o艘商船已經正式成了他們的戰利品。”一名大鼻子的德意志人說道,他似乎是某艘商船上的水手長,受僱於一名呂貝克商人,常年在北德意志、聯合省、南尼德蘭、英格蘭和法蘭西之間做生意,再加上生性樂觀、豁達,人脈很廣,因此訊息很是靈通。

其實,在此時的歐洲各國碼頭上,有的是這類兜售訊息的個人。正如法國、英國、西班牙都喜歡在海牙收購聯合省三級議會的訊息一樣(由當地訊息靈通人士兜售),佈雷斯特碼頭上也有不少這類的人,比如這位出身施特拉爾松德的水手長,他不介意在短暫的逗留期間為自己賺取一些買酒錢。

“說重點,他們之間又沒有開戰了?”張志軍少尉左手端起酒杯,右手隱蔽地遞過去一枚五元銀幣,說道“這個訊息不難知曉吧?多佛爾海峽就這麼大,一有開戰的訊息很快就傳開了,更別提這會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在盯著這兩個國家了……”

水手長快地接過了銀幣,然後直白地說道“這位東岸來的——先生,如果我欺騙你,就讓我的靈魂下火獄吧,但我真的沒有聽到任何兩國艦隊開戰的訊息。我只能說我確切知道的東西,現在英國人部署在多佛爾海峽的艦隊不少,多半是在攔截過往的荷蘭商船,但這並不是他們全部的兵力。我聽說了一個流傳在水手之間的猜測,當然這只是猜測——”

張志軍少尉有些無奈地瞪了這個大鼻子一眼,然後又扔了一枚五元銀幣過去,說道“我不想你再耍什麼花招了,這位先生,要知道這裡兜售訊息的可不只你一個人。”

“當然。”水手長得意地吹了下口哨,將第二枚銀幣也塞進兜裡,咧嘴笑道“我聽說,英國佬在暗中積蓄力量,準備出動大艦隊截擊返航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商船隊。這可是滿載香料、寶石、絲綢、瓷器、茶葉、銅片(當壓艙物),及鴉片、香油、染料等印度特產的船隊,上面的貨物價值連城,任誰都想把其截下來據為己有。要知道,這些船一艘可抵其他商船三艘呢,若是我也會尋找東印度公司船隊的訊息,然後指定堵截計劃。”

“你沒有機會了,施特拉爾松德人,你當不了戰艦的水手長,但你提供的訊息還是有價值的。”張志軍滿意地結束了他們之間的談話,然後將兩個人的酒水及餐費結了,悄然消失在了人群之中。

接下來的兩天,張志軍少尉又穿梭在碼頭各處,打探了不少訊息,然後自己對其進行匯總、分析,去蕪存菁,整理成檔。總得來說,英格蘭與聯合省已互相宣戰,但至今尚未爆大規模的海上決戰,這大概與如今天氣惡劣、北海風浪巨大有關,在這樣的海況下,火炮設計很容易失準,陣型也很容易被風浪打散,這是雙方都回避大規模決戰的原因所在。

但決戰沒有,小規模的破交戰卻一直存在著。尤其是英國人,他們將不斷派出小規模的艦隊,在英吉利海峽甚至蘇格蘭外海不斷攔截荷蘭商船、漁船,讓其受了不小的損失,場面相當之被動。不過這又有什麼辦法呢,誰讓英國佬的地理位置好,直接卡著你的貿易線路呢,也就只能生受著了。

張志軍預計,在天氣轉好之後,無論是英荷哪方,都會收攏各自的艦隊,然後尋找機會進行決戰的。荷蘭人是拖不下去,時間越久他們分散在各處的商船、漁船所受的損失就越大;英格蘭人則是過於自信,因為他們牌面上的實力要強於荷蘭,水手戰鬥意志和技能都過荷蘭水手,艦船和大炮也都優於對方,因此想透過幾次大規模的海上決戰,重創荷蘭海軍主力,然後逼迫其和談,簽署對英格蘭有利的條約——至於說現在就徹底搞垮荷蘭,對不起,英格蘭人還從沒有過這種想法,蓋因他們還沒做好接班的準備,而且也不希望荷蘭受到過分的削弱而導致被法國人撿便宜,特別是在他們還沒做好準備的情況下。

另外,張志軍少尉也整理了下法國人對這場生在家門口的戰爭的態度。與十來年前第一次英荷戰爭時,法國還在西班牙開戰無暇顧及相比,這第二次英荷戰爭爆之時,法國人可是憋足了勁打算撈取好處呢,尤其是在他們國家結束了戰爭和內6,工農業生產快恢復的當下,這場戰爭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法蘭西的一次極好的機會。比如,荷蘭人就向法國訂購了大量的食品、日用品和軍械——主要是6軍軍械,因為三級議會也要做好海軍一旦失敗,便用6軍阻止敵人登6的準備——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法國工農業的展。

而且,交戰的另一方英格蘭人也在透過中間商人(比如葡萄牙人)大肆採購法國的貨物,以充裕國內的物資儲備。畢竟戰爭說不好要打多久,很多商人已經開始未雨綢繆囤積物資了,為此,甚至連《航海條例》也顧不上了——《航海條例》規定,任何在英國銷售的商品必須由生產國自己的船隻運輸或由英國船隻(也可是外國船隻,但船上必須英國水手佔多數)運輸,由此可見心情的急迫。

而英國市場對法蘭西貨物的急迫需求,也使得法王路易一如歷史上那樣,盡最大可能推遲對英宣戰的時間,以攫取更多的利潤。聯合省對此自然是極為不滿了,他們的大使三天兩頭跑到盧浮宮或凡爾賽宮,催促路易向英格蘭宣戰,但每次都被其巧言令色地推脫了。

另外,還有一個不花錢得到的訊息,一個在巴黎流傳帶有花邊色彩的新聞——這尤其令巴黎的市民們津津樂道並進而快傳播到外省——原來是法王路易十四處置了他的情敵、前國家財政總監尼古拉斯·富凱,先後將其關在巴士底獄和萬森,其富可敵國的財產也被充公。

唔,這位富凱大人到底富裕到何種程度呢,其修建的城堡、莊園、花園總花費過了18oo萬利佛爾(當時法國政府全年財政收入也不過9ooo萬利佛爾左右),其莊園的豪華程度甚至過了路易十四的聖日耳曼和楓丹白露別墅,由此可見其豪奢的程度。

另外,這廝為了追求拉瓦利埃小姐,隨手便打算贈送2o萬利佛爾給人家。悲劇的是,拉瓦利埃小姐拒絕了這項饋贈,然後同樣對她充滿愛慕之情的路易十四知道了此事,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富凱被路易的火槍手隊長路易斯·德·巴特茲(《三個火槍手》的主人公之一)以貪汙公款、賣官鬻爵等罪名逮捕,拖延了三年之後,22名法官中9人建議判處死刑,13人建議流放,因此他最終被關押在了皮涅羅爾城堡。

尼古拉斯·富凱的財產被充公,使得法蘭西王國政府的財政更加充裕,一系列的工場在加萊、勒阿弗爾、巴黎、里昂、波爾多、南特等地建立了起來,並藉著第二次英荷戰爭的東風,開始了大肆出口,獲取了不菲的利潤。而且,法蘭西人也在極力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他們一面從荷蘭引進各類相對先進的技術,然後也從東岸進口大量機械裝置和零部件,甚至有人還隱隱約約聽說,法國有商人對英國已在紐卡斯爾試著應用抽水的蒸汽機有些感興趣,但考慮到成本極高、故障頻後(送過去試驗的三臺裝置只用了不到一個月就先後出故障停擺了),他們理智地放棄了。

在一個地方得到如許之多的重要情報也令張志軍少尉極為開心,因此在給了自己的頂頭上司蔡安國上尉一份情報副本後,他便回到自己的房間撰寫報告去了。

東岸人在佈雷斯特港內沒有逗留過長的時間,1665年3月25日,在所有船隻全部整修、補給完畢後,由13艘艦船組成的這支東岸船隊,依次拔錨起航,離開了佈雷斯特港,然後調整帆桁,朝聯合省的阿姆斯特丹駛去。

3月29日,東岸船隊安然穿越了多佛爾海峽,沒有遭到任何人的攻擊或攔截。期間有英國海軍的輕快船隻過來檢視過,不過在看到桅杆上懸掛的華夏東岸共和國國旗及甲板上走來走去的東岸水手後,他們便緩緩離去了,沒有多做糾纏,這似乎表明了英國人的態度,同時也令蔡安國上尉大大鬆了一口氣。

此外,還有一個意外的驚喜,即他們在多佛爾海峽遇到了一艘之前暴風雨中失去聯絡的笛型運輸船。這艘船滿載麵粉、黃油和乾酪,當時正掛著幾面有些破損的風帆,艱難地朝聯合省駛去。見到他們的蔡安國上尉非常欣喜,立刻令人劃小艇送上了補給品,同時令其歸隊,一道朝阿姆斯特丹駛去。

3月3o日晚些時分,東岸船隊安然駛抵了繁忙的阿姆斯特丹港,並停泊在了外海的泰瑟爾島附近等待荷蘭人的迴音。這個時候,他們看到一支中等規模的荷蘭艦隊正在出港,且看起來全副武裝的樣子。經打聽後得知,他們此刻是要前往斯匹次卑爾根群島的,當地聚集了大量的荷蘭捕鯨船、加工船和捕魚船,因為有風聲說英格蘭人要派出艦隊去襲擊當地的荷蘭船隻,因此三級議會便派了這麼一支規模不大不小的艦隊前去護航,以免被英國人所乘,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畢竟,鯨魚製品的收入,即便對財大氣粗的聯合省來說,也絕對不能稱之為一個小數目,必須妥善加以保護。

東岸船隊的到來很快引起了荷蘭人的興趣,他們立刻以最高的效率辦妥了入港手續,並且對所有船隻減半徵收入港費用——當然進出口關稅是無法減免的了。

船隻入港停泊到位後,訂購此類貨物的各大商行立刻派員趕到這裡與東岸人進行交割,所有款項均由東岸人開設在阿姆斯特丹匯兌銀行內的專用賬戶進行劃撥,非常方便。另外一些政府訂購的貨物,如船具(海軍部訂購)等,也有專人過來仔細清點、查驗、交割,整個過程進行得有條不紊,且一直持續到第三天下午才粗粗完畢。

老實說,荷蘭人對東岸船隻此行既高興又失望,高興的是運來大批食品、日用小商品、紡織品、藥品等戰爭期間急需的物資,但在聽聞滿載火炮的船隻已經在暴風雨中失去聯絡後,荷蘭人也是重重地嘆了一口氣,然後不由自主地向上帝懺悔,他們覺得這一定是主在懲罰自己平日裡的所作所為,不然怎麼會這麼倒黴呢?

要知道,現在火炮真的是太緊俏了,聯合省自己沒有生產能力,他們在瑞典投資的工坊產能也極為有限,只能從法蘭西和德意志部分地區進口(甚至還向威尼斯和米蘭下過訂單,真是可怕……),如果不能持續採購到足量的火炮的話,那麼在這場戰爭中聯合省的前景可就有些不妙了——想想也是嘛,本來戰鬥力和戰鬥意志就不如英國人,如果再沒有充足的裝備,那麼這仗也不用打了,直接投降算球!

一路護航來到阿姆斯特丹的蔡安國上尉對荷蘭人的失望表示理解,不過天有不測風雲,天尊要收你的船和炮,你又有什麼辦法呢?為今之計,還是應該積極面對,迅從別的地方採購大量火炮備著(雖然這非常難),同時東岸人也會盡快將訊息傳回本土,讓那邊加緊生產一批送過來。這次他們走非洲航線,爭取三個月出頭就抵達聯合省,務必不能誤了即將爆的大海戰。

東岸人這麼說,荷蘭人也只能答應,誰讓他們確實比較倒黴呢。未完待續。

喜歡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內請大家收藏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內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