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清鄉行動

“轟!”的一聲,一顆圓滾滾的炮彈落在了山坡上,然後順著坡度往下蹦蹦跳跳了好幾十米,在擦碰了數人之後,才最終被一顆兩人合抱粗細的大樹擋住。

火炮射完畢後,一群2o歲左右的年輕人立刻調整起了炮位,計算起了引數。他們是如此地嫻熟,以至於在短短兩分鐘內就完成了這一切,完全比得上正規軍裡那些資深的炮兵軍官們了。

做到這一切沒有別的訣竅,靠的只能是勤學苦練。作為執委會近衛學兵團35屆的畢業生,他們在一起整整訓練了十年了,無論是個人技能還是團隊默契都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如今所缺的其實只是實戰經驗而已。而這,也正是執委會將這支心尖尖部隊拉出來的原因――透過打瓜拉尼人這種小怪,刷一刷經驗。

伴隨這幫學兵團的愣頭青們一起出動的還有6軍第1連常開勝部。這幫驕傲的全國第一連官兵們用挑剔加審視的目光看著這些臉上還帶著一絲稚嫩的年輕人,並沒有參與這些學兵們進攻瓜拉尼村落的作戰行動。

他們只是全副武裝地鎮守在瓜拉尼人撤退的必經之路上,然後看著三百多名年輕的學兵一板一眼地依照步兵操典上的內容進行著各種戰鬥動作。看得出來,他們平時練得很勤,也很刻苦,但動作過於死板,戰術過於僵化,還需要戰爭的磨練來教會他們一些訣竅。

學兵團35團(意為35屆)的帶隊團長廖逍遙也滿頭大汗地看著手下學兵們的“表演”。他本人是35屆學兵的指導員之一,不過年紀卻只有27歲,雖然比起這幫學兵們來說要大了很多。但在穿越者中可是絕對的小字輩。在兵團堡裡廝混了整整十年的他如今終於也算熬出頭了。開始帶領這幫剛剛畢業的學兵們出來接受實戰的洗禮。

年輕的學兵們不停地使用火炮對瓜拉尼人的這個村莊進行著炮轟。火炮射擊結束後便輪到穿戴著全副盔甲計程車兵們端著上了刺刀的步槍快接近敵人的據點,在遇到敵軍射出的箭矢或彈丸阻擊後他們又立刻就地隱蔽,然後繼續等待野戰火炮的支援。

極其依賴火炮、中規中矩的打法!廖逍遙既有些失望,同時也有些欣慰。

他失望的是他的學兵們並沒有打出一場精彩的突襲戰出來。他們在之前的戰鬥中犯了幾個小錯誤,這使得這場本應輕鬆解決的突襲戰鬥打成了艱苦漫長的陣地攻堅戰。憲兵隊的情報員們事先繪製的地圖有一些謬誤,但負責指揮戰鬥的幾個學兵連長們應該早就現錯誤並立刻作出正確的調整,只可惜初出茅廬的他們沒有做到這一切。意外被敵人現的他們只好將一場本應完美的突襲戰搞成了進攻演練,令人懊惱不已。

不過總算他們的進攻戰打得還算不錯。步炮協同做得相當好。炮兵射擊準確,步兵推進及時,很快就將這些由弓箭和火繩槍武裝起來的瓜拉尼教民們壓進了莊子內。莊子外面空曠的玉米地裡橫七豎八地躺著二十幾具屍體,除了一具是東岸人的以外其餘都是這幫被耶穌會傳教士蠱惑起來的瓜拉尼教民們的。現在他們已經將敵人壓進了村莊內,村子後面逃跑的必經之路上也被6軍第1連的前輩們扼守住了,更外圍還有幾十名騎兵在丘陵坡地上游弋著。這場仗,基本沒有失敗的可能。

炮兵連8門野戰火炮中已經有4門被拉到了正面,瓜拉尼人用泥土和木板修築的簡陋工事在密集的彈雨下被打了個底朝天。整整半個連計程車兵端著刺刀衝了上去,將剛剛從工事廢墟內爬出來、還暈頭暈腦的瓜拉尼人當場刺死在地。

拔掉這個釘子後,這場戰鬥差不多就該結束了。村子裡精壯的男人大部分已經戰死。瓜拉尼人再也沒有了抵抗的力量。學兵團計程車兵們小心翼翼地衝進了村子,然後開始挨家挨戶地清剿殘敵。

此時村後也想起了密集的槍聲以及火炮射散彈的呼嘯聲。那是從村子裡出逃的瓜拉尼人遭受了埋伏在半路的6軍第1連官兵們的火力突襲。他們的死傷應當會很慘重。不過學兵團計程車兵們卻並沒有對他們抱有任何一絲同情,他們從小就被教育,這些野蠻人襲擊我們的村莊、傷害我們的人民、搶走我們的牲畜,是絕對不可饒恕的物件。

事實上如今的這三百多名學兵中也有約十分之一是瓜拉尼或查魯亞土著出身,但經過東岸人長達十年時間的封閉式教育和訓練後,如今這些至少已經十七八歲的大齡青年們對這些土著可沒有任何一絲同情心,剿殺起來依舊是毫不留情。

廖逍遙隱約聽說,35團另一位穿越眾指導員帶的兩百多人在南方草原上曾經屠殺過一個查魯亞村子,而殺得最狠的就是那二十多個查魯亞孤兒出身的學兵了,他們幾乎每個人手裡都沾滿了查魯亞人的鮮血,令人感慨不已。

學兵們很快清理完了整個村子。殘存的不多的瓜拉尼人被集中看管了起來,等待他們的命運將是流放海外殖民地,至少在這美洲大6上是絕對不會允許他們再出現的了。學兵們輕車熟路地清點著村裡的牲畜、糧食和農具,然後一一做好標記,等待後勤部門的人來處理。

此地是皮拉蒂尼,後世巴西一座涼爽的丘陵城鎮,曾經做過南里奧格蘭德共和國短暫的都,是傳奇戰士加里波第浴血戰鬥過的地方。這裡土地肥沃、資源豐富,而且地理位置優越,是東岸人向內6擴張的優良中間節點。

控制了這裡,東岸人便可以輻射周圍廣大的區域,然後順著山間的低地向南方擴張,並最終與從東岸大草原北部梅洛地區延伸過來的鐵路匯合,將國內南北兩個部分在6上也透過公路和鐵路網聯結起來。因此,這個地方,可以說是東岸必須牢牢控制在手裡的要點。

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先就必須清理掉沿途丘陵地帶散居的一些瓜拉尼村落。

東岸人沿著山間的小路一路前行,將憲兵隊的情報人員們偵測到的瓜拉尼村落一一征服、清剿,以確保往內6拓殖的東岸移民們的安全。而在皮拉蒂尼東面約三十來公里的坎古蘇,目前已經在修建東岸共和國位於湖西丘陵地帶繼牧草嶺以後第二座城鎮了。該地居民以來自立窩尼亞的拉脫維亞人為主,再輔以部分山東移民,他們在正規軍的幫助下屢次擊敗瓜拉尼人的反撲,表現得非常英勇。為了表彰他們的功績,執委會特地破例,一改往日極力抹消歐洲移民來源色彩的做法,將這座正在興建中的城堡正式命名為新柯尼斯堡。

新柯尼斯堡設立後,目前那裡幾乎成了東岸6軍以及學兵團休整的大本營。他們不斷地從這裡出,然後在憲兵隊情報人員的指引後四處襲擊附近的瓜拉尼村落,迄今為止已經消滅或驅逐了十餘個村落,將防線向前穩固推進著。

為了配合他們的舉動,以及更好地往丘陵地帶運輸物資,執委會已經下令開始修建從鎮海縣河口鄉到新柯尼斯堡的一條高等級公路――2號公路。該公路原本設計中是瀝青路面的,但由於平安縣焦化廠的瀝青產量嚴重不足,因此只好退而求其次改為了砂石路面。如果以後建築材料寬裕的話,那麼2號公路改為水泥路面也不是不可能。

執委會和軍部都表示,針對瓜拉尼人的清鄉行動是一項長期的行動。以後學兵團計程車兵們將在這裡長期與瓜拉尼人進行戰鬥,以鍛鍊他們的戰鬥水平。他們每征服一塊區域,東岸人的伐木隊和建築隊就跟到那裡,開始伐木造田、修築定居點和公路,一點點向內6丘陵地區推進,擠壓瓜拉尼人的生存空間。

最後的槍聲在太陽落山前也終於沉寂下去了。6軍第1連的官兵們押著幾十名垂頭喪氣的瓜拉尼人從後方回到了村子,之前一直在外圍遠處遊弋著的騎兵兄弟們也開始收攏人馬,然後朝已被東岸人佔領的瓜拉尼村子靠攏了過來。今天是無論如何也趕不回新柯尼斯堡了,他們勢必要在這裡宿營,那麼還是宿營在步兵的鐵絲網內比較有安全感。

學兵35團的三百多學兵們在廖逍遙的分派下開始有條不紊地運轉了起來。一些專業學過刑偵以及瓜拉尼語的學兵開始審訊這些土人,一些人開始取水做飯,一些人開始拉鐵絲網、佈置暗哨,一些人則開始將繳獲的物資牲畜分門別類,以便統計,總之每個人都很忙碌,看起來也都很專業,這讓廖逍遙還是比較滿意的。

值得一提的是,學兵團的人都是執委會重點培養的人才。他們花十年時間培養出來的學兵可不是用來當炮灰隨意消耗的,目前讓他們參加清鄉行動僅僅只是為了錘鍊他們的意志品質而已。今後他們還會去各個工廠、礦區、工地參加一些勞動,然後才會最終畢業,被分配到軍隊、學校、企業、政府的各個部門中去,並最終成為穿越眾掌控國家、貫徹自己意志的有力工具。。。

喜歡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內請大家收藏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內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