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戰略機遇期(一)

而就在英荷打成一團、莫三在歐洲四處穿梭的時候,遠在新大6的東岸共和國,卻抓緊著舊大6打成一團的有利時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工農業建設。

石浦水庫建設工地上,最後一批千餘名波蘭戰俘被送了過來,他們剃了短、穿上了厚布衣服,拿著鐵鍬奮力開挖著溝渠。一些黑人工頭不時在他們旁邊晃悠著,嚴格監督著有沒有人偷懶,畢竟他們各自負責的組的進度快慢最終也會影響到他們自己的利益(五年服役期滿返回南非後分配的土地和牛羊)。

石浦堡如今真的是人丁興旺了,經常前往河間地區購買奴隸的田星不斷將買到克蘭迪河間奴送到工地上,貿易部也不斷將從歐洲購來的波蘭戰俘送至此地,再加上移民部送過來的正規移民,小小的石浦堡轄區內人口激增,已經達到了萬餘人——幾乎抵得上前些日子南邊剛剛成立的永安縣全縣7o%的人口了,該縣一鎮三鄉(永安鎮、三河口鄉、綏遠鄉、綏化鄉)不過才區區一萬五千人而已。

這個定居點除少許自由民在退伍老兵的組織下進行農業生產,以減少部分對外界的食物依賴外,大部分人還是聚居在面積較為廣闊的石浦河、黑河交叉處,這裡港汊眾多、水泊星羅密佈,且河道有一定的落差,正是極好的水庫建設地。

在石浦水庫的建設中,除調撥了大量人員外,還應用了大量的機械裝置。這些裝置都是北鴨子湖地區的大豐農機廠的最新產品,這家專門生產農業機械乃至工程機械的工廠,如今已經擁有技術人員四十餘人、普通工人2oo餘人、學徒4oo餘人,規模極為龐大,每月能出產二十餘臺各類機械裝置。

這些機械裝置被交通部下轄的六個建設局(交建五局、六局三個月前剛剛成立)大量吃進,然後便應用到了全國各處建設工地上,石浦水庫作為地區行署和政務院雙重關注的重點工程,工程機械數量自然是多到爆了。

而除了數量外,大豐農機廠還將一些新開的裝置也運到了此處,以試驗其效能,以便對最終定型生產提供參考。比如,該廠最新設計生產的第二代蒸汽犁,就在原先的基礎上做出了重大改進。這種蒸汽犁的犁鏵是採用淬硬鑄鐵犁鏵技術——這項技術為該廠多名技術員經多次反覆試驗後研製成功,大豐廠為此向他們頒了總計三千元的鉅額獎金——在實際工作中,犁鏵的背面冷卻得比上表面快,這樣就使得其一面的硬度比另一面更大,這種犁鏵便具有了自銳性。

有自銳性的犁鏵自然不是原先那種普通犁鏵可比,原先那種鐵製犁鏵,無論生產加工時多麼注重質量,其在田間或工地上使用一段時間後,犁鏵表面便會鈍挫,需要工人們在田間地頭用銼刀對其進行整挫——要麼就乾脆拉到鐵匠鋪去重新鍛打,以使之鋒利。而淬硬冷鑄鐵犁鏵橫空出世後,這種能夠長久保持鋒利性的新產品立刻將老產品徹底比了下去,原本的普通鐵製犁鏵價格全線下跌,很多屯了不少貨的商人慾哭無淚,只能想辦法將這些東西出售到南非、新華夏甚至新庫爾蘭的拉脫維亞人那裡,以多多少少回籠一些本錢。

除了這種極為先進的犁鏵外,大豐農機廠新出品的裝置還有很多,其中能夠應用在工程領域的無疑是碎土機了。這種由馬匹驅動的小型機械,使用沉重的表面帶鋸齒的鑄鐵車輪,每個車輪都安裝在一根軸上,可獨立轉動,因此可以較為輕鬆地碾碎、壓碎大塊的硬土,對於開荒種地、工程建設都有著極大的作用。

尤其是在開荒領域,這種碎土機可以輕易地碾碎略顯乾燥、堅硬的西大荒的泥土,這給拓荒農場的投資者們節省了大量人力、精力和物力。他們無需再像以往那樣召集大量的人手,然後用簡單的工具將那些堅硬的土塊敲碎、碾細,現在他們只需買一套裝置,養上幾匹挽馬,需要的時候給機器套上馬,直接一路碾壓就是了,效果極佳,堪稱東岸開荒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明。

這種產品自問世後,它和它的近親——泥土碾壓機(將堅硬的土塊碾得更細,以適合耕種)就一直很受國內各拓荒農場及建築隊的歡迎,銷量相當不錯,已經漸漸成了國營大豐農機廠又一大拳頭產品,銷量僅次於各型作物收割機、蒸汽犁、條播機之後,排在第四位。

對了,說到條播機,不得不說,這又是大豐農機廠一次極為成功的專利收購。該廠原本設計生產的條播機,僅僅只是為了播種小麥種子而設計的,該型條播機分多個型號,分別由一匹或數匹馬拉動,播種的行數也不等,但最少也有三行。這種條播機由齒輪、鏈條、皮帶來帶動排種裝置,理論上比後世17o1年塔爾明的條播機要先進很多(畢竟工業基礎擺在那裡,現在東岸的工業遠不是後世17o1年的英國可比的)。

條播機的明,對於東岸的糧食作物的種植意義重大。特別是在私人投資拓荒的大型農場內,這種條播機能夠有效地降低田間勞動,減少農場對人力的需求,降低了投資者的成本——而這也正是一直飽受缺人之苦的東岸所追求的,能用機器完成的事就儘量別麻煩人——因此一出世就獲得了人們的歡迎,甚至還遠銷新華夏島的諸多種植園(條播機經調節後可以播種其他種子)。

而大豐農機廠明條播機後,鎮海縣有個青年農民腦洞大開,覺得可以對這種機械裝置進行改裝,即往上面加裝一個可以潑灑糞肥的裝置,同時也可以再改裝一下,以使其具備可調播種度的功能。這個青年農民說幹就幹,還不斷向人學習、打聽各種機械知識,最終驚動了大豐農機廠。

該廠的技術員在瞭解了這個農民的思路後,立刻彙報上級,然後大豐廠的領導反應也很快,立刻用一千元的價格買下了這個農民的創意,並邀請他一同參與後續研。經過將近十個月時間的研製,目前大豐農機廠終於推出了第二代條播機,並且在市場上取得了極好的反響,一些農機租賃公司、大型拓荒農場(無論是國營的還是私營的)都紛紛購買,為大豐廠賺取了不菲的利潤。

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如今的東岸,因為人力的嚴重匱乏,各家企業或個人不得不嚴重依賴機械,以降低成本。而執委會對此也持鼓勵的態度,即鼓勵民間或政府機構加大明創造的力度,爭取推出更多的能夠節省人力的機械——畢竟穿越眾也不是萬能的,他們也不可能知道所有東西,因此集思廣益、集眾人智慧搞明創造就成了必然。

而為了鼓勵明創造,政務院也制定了嚴格的專利保護措施,幾年前就頒佈施行的《專利法》也得到了嚴格的執行。比如淬硬冷鑄犁鏵的明,雖然是大豐農機廠的技術人員利用廠裡的資源進行研得出的成果,但該廠依然給了幾名技術員總計三千元的獎勵;而明條播機噴糞和調裝置的鎮海縣農民,哪怕他僅僅有了個創意、才搞了個開頭,大豐農機廠依舊以一千元的價格買斷了他的創意,以鼓勵這種明創造的風氣。

執委會和政務院有理由相信,在這種風氣持續引導多年後,華夏東岸共和國內的科技氛圍一定會越來越濃厚。老百姓們經過仔細比較後就會現,要想快致富並獲得榮譽和地位,除了去從軍以外大概就只有搞明創造了,而這無疑正是執委會諸公們的目的。

“英荷大戰、法國內戰、西班牙也在和法國開戰,三十年戰爭雖然結束了,但我們的戰略機遇期仍在!”騎著馬來到大興港巡視的烏江地區警備司令部司令廖逍遙,朝送奴隸過來的田星說道“而且保守估計,我們的戰略機遇期至少還有十年以上,這對我們來說是極為寶貴的。有這十年時間,我們可以靜靜心心地展工農業、整合凝聚人心、夯實基礎,並將6海軍規模進一步擴大。等歐洲那幾條瘋狗叼著一嘴亂毛將目光轉向我們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憑藉強大的實力再把他們的狗頭擰回去,讓他們繼續撕逼。”

“加強自身實力是王道,這毫無疑問。”田星也贊同道,“真希望歐洲人再給我們三十年、五十年時間,那樣我們一定更強大、基礎更牢固,東岸、拉普拉塔、智利,將永遠掌握在我們手裡,歐洲人再也別想染指。”

“正解。”廖逍遙說道,“正所謂穩定壓倒一切,我們這個國家折不起折騰,一折騰寶貴的戰略機遇期可能就沒了。所以我們在外御強敵的同時,內部也要保持穩定,這才是最關鍵的。以前不覺得,現在和歐洲一對比才現,穩定壓倒一切真是金玉良言哪!”未完待續。

喜歡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內請大家收藏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內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