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巡視(五)

聽取完鐵嶺特鋼廠廠長的彙報後,戚汪平又聽取了西部軋鋼廠管理層的彙報,結束後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因為時間太晚,他乾脆在火車站內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又興致勃勃地前往了鐵嶺礦務局進行參觀考察。

鐵嶺礦務局說起來大名鼎鼎,名氣隱隱過成立更早、資歷更早的平安礦務局,不過就生產規模而言,其實真算不得多大。究其原因,一是東岸自身工業規模還很有限(內部和外部市場消化不了太多的產能),二是這裡主要以鐵、錳、黃金等金屬礦的生產為主,煤炭的產能不算很大,以礦區及周邊縣鄉百姓消費為主,對比起幾乎供應了東岸核心精華區絕大部分百姓、企業用煤需求的平安礦務局相比,確實有些不夠看。

戚汪平對煤啊鐵啊的生產沒太多興趣,只是略略聽取了一下彙報,對礦區負責人有關採煤機械化、運輸機械化及礦區通風等安全設施不痛不癢地詢問了幾句,藉著程式化地稱讚了一下,最後還是將注意力轉到了他最關心的鐵嶺金礦的生產上。

鐵嶺金礦是華夏東岸共和國本土唯一已現的且有開採價值的金礦,歷史上19世紀烏拉圭人開採了6o年金礦產量才開始下降並逐漸枯竭。如果東岸開採的年限遠遠未到六十年,因此這個金礦尚處於青壯年期,每年源源不斷地穩定為東岸提供3oo-5oo千克不等的黃金,價值15-25萬元(其實還不止,因為在鑄成金幣時會新增銀),對東岸財政也不無小補了——至少在去年(1676年),海軍部建造“執委會”級三甲板戰列艦第三艦“解放者”號的錢就是從這裡出的。

當然東岸每年獲得黃金自然不止這麼點。遠東登萊開拓隊、黑水開拓隊每年開採的黃金,東岸日本公司從日本貿易得來的黃金,從非洲貿易或搶掠來的黃金,以及從中國大6貿易或搶掠來的黃金,加起來是鐵嶺金礦產量的兩倍,差不多價值4o萬元上下的樣子。只不過這些黃金獲取的成本較高,遠不如東岸本土自己生產的罷了。

東岸人的鐵嶺金礦出產的黃金,目前也是在鐵嶺特鋼廠進行精煉的。與舊大6的飾商人或銀行家們對黃金的處理所不同的是,東岸人能夠更有效地分離黃金中的銀、銅及鉑系金屬,這得益於他們高出舊大6不知道多少倍的化學知識。

一般來說,黃金裡混有銀、銅或鉑系金屬都是尋常之事,按照往常的方法也無法有效進行分離,除非使用硝酸這種強酸(這種物質在舊大6是存在的,不過人們未必瞭解這種強酸的性質,更是偶然間製備的,比較稀有)。不過在東岸,因為氯鹼工業的萌芽已經興起,氯氣開始為人們所熟知(目前主要用氯氣來消毒或漂白棉布),因此也被應用到了黃金的精煉和提純上。

這種提純的工藝也只有東岸人能夠設計得出來,說起來也很簡單,那就是在坩堝中加熱熔融黃金,並加入硼砂。當氯氣通入坩堝時,比金賤的金屬就會生反應,形成揮性的氯化物煙霧,這個時候,銀、銅、鉛等雜質金屬就被慢慢提純掉了。當然有些人會設法回收裡面的銀,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將這些液態的氯化銀倒入盛放有強酸的容器中,然後透過電解的方式獲取(這同樣是歐洲人無法理解的方式)。

當然上述方式也只能分離出銀、銅等金屬,對於黃金裡面的鉑系金屬——尤其是南美洲所產的黃金,鉑系金屬含量很高——卻是沒什麼作用,想要提純鉑,還得另外想辦法。那就是將黃金放入王水中,使其溶解,然後加熱蒸掉酸,並加入氯化銨(實驗室製取,透過乾餾煤取得氨水,然後製備氯化銨,成本極高、產量較低,非常金貴),使得鉑系金屬沉澱出來,一般是以鉑粉的形式存在的。

餘下的工作就是將這些鉑粉收集起來放入坩堝內,然後加熱,最後鍛打壓延製成鉑薄板。這種鉑薄板,在東岸主要還是被用於飾行業的,生產出來的各種戒指、耳環什麼的,風靡整個上流社會,為政府回收了大量的貨幣,說起來和南非鑽石一樣,是個撈金利器呢,每年產生的效益也相當不小了,雖然不容鋼鐵、銅合金等金屬的利潤大,但穩穩地排在第三位,每年為鐵嶺特鋼產賺個5-1o萬元卻是不成問題的,且這個數字還很有逐年上漲的趨勢,因為喜愛這些東西的“愚蠢的女人”實在太多了。

戚汪平的夫人女兒們也有不少鉑金飾,尤其是他的老妻,收藏了不少,大概也有懷念穿越前時光的因素在內,乍一見到東岸人經過千般努力花費了幾十年時光在17世紀復原出來的前世貴金屬,差點眼淚都出來了,花起錢來自然也就沒數了。

戚大主席本人對鉑系金屬自然沒太多興趣,他只對東岸人在金屬領域的不斷進步感興趣。特別是他們每年從查爾卡斯進口大量的銀條(因為未曾精煉,故價格較為便宜),鐵嶺特鋼廠可以從中分離出數量相當不少的黃金和鉑系金屬,這說起來也是一個不小的產業,如果規模大起來的話,未來的收益應該也會相當可觀呢。

戚汪平最終在鐵嶺礦務局待了三天時間,隨後他又花了一些時間參觀了西部軋鋼廠、鐵嶺鍋爐廠、第一重型機械廠等骨幹企業,尤其是後者,他進行了重點考察,對該廠生產的機械精度日益提高感到非常高興。特別是在得知這種提高是因為錳鋼高刀頭及刻線機這種劃時代的鎮國之寶的明之後,他就更加興奮了,以至於對該廠出產的各種船用、6地用裝置都一一進行了詢問,花了好幾天時間才結束此番行程。

而結束了對這幾家大型企業的考察,鐵嶺之行差不多也就結束了。因為說實話這座因為工業而興的城市說起來有些“乏味”,商業、藝術的展很不協調,居民在青島、東方等地百姓眼裡看來也過於“嚴肅”和“無聊”,因此他只是花了一天時間走馬觀花地看了一番,聽取了一些早就在檔案內看到的內容報告,然後便在1676年2月7日這一天,再度登上了已等候多時的拉普拉塔之星專列,啟程繼續向西,途經越溪縣抵達了西北鐵路的盡頭、同時也是烏江航運的盡頭大興港。

當然了,說大興港是東岸共和國烏江航運的盡頭可能有些不夠準確,因為嚴格說起來這裡只是大海船能夠上溯的極限。從大興港再往上的話,72噸級小火輪還是能夠“玩”得風生水起的,雖然其間的航行也有不小的危險性。

大興港最大的“賣點”——好吧,應該說是戚主席參觀的重點——其實是正在規劃中的大興船閘。這個船閘的存在,主要是為了讓各型船隻能夠自由地通行烏江下游與中上游之間,使其不再被突然出現的瀑布所阻斷。

只不過或許是這個專案工程量實在太大了,又或者是交通部沒有勇氣在大江上建造這種船閘,因此這個專案在反覆規劃、論證了好幾年後,始終無法敲定下來。這不,戚汪平到江邊看了看,現這個工地上幾乎空無一物,只有一支規模不大的工程隊在整修防洪堤壩,讓人大倒胃口。

“船閘都修不起來,像石浦水庫那樣的大型水利工程怕是也沒戲了吧?”坐在船上的戚汪平遙指壯觀的大興瀑布,說道“石浦水庫一點點大的東西,竟然也能產生數百匹馬力的驚人能力,供給了幾十乃至上百臺各型以水力為動力來源的機械,可見這是何等的偉力。大興瀑布我肯十倍、百倍於彼,可惜卻不能善加利用,可惜了。交通部、建築部,現在還是沒有勇氣建造這種規模的水利設施麼?”

“怕是還差一些火候。”陪同而來的大興縣縣長低聲解釋道“當初地區行署還在的時候,地區和縣兩級政府就聯合向上面反應過,水利部、交通部、建設部也派了聯合工作組多番考察,最後仍然沒給出一個明確的可以開工建設的準信,故至今仍在考察、論證,也不知道何時是個頭。當然資金方面也是一個問題,這個工程量實在太大了,耗資會極為驚人。”

“這就可惜了,可惜了哇。”戚汪平搖了搖頭,似是對此也微微有些失望。當然他也有理智,知道這樣大的工程,必須是舉國之力,而且還不一定能夠完成,因為技術和施工上未必就能達到要求。再加上其也不是特別迫切的需求,因此這個專案多年來陷入“論證論證再論證”的怪圈,也就一點不令人感到奇怪了。

遠遠地看完這個瀑布後,當天下午,載著戚汪平一行人的船隻開進了大興港內的一個船塢進行保養。好巧不巧的是,一艘隸屬於南海運輸公司、專跑本土—新華夏島航線的大型三桅機帆船也正在進行保養。

這艘船維修的是船隻的螺旋槳推進器,此時船塢內已經排幹了水,工人們正在拆卸有些損壞的螺旋槳。陪同戚汪平等人的大興縣縣長看來也是對工業比較懂行的主,見眾人饒有興趣地觀看著,便在一旁輕輕解釋“這艘船對我們縣也是老熟人了,因為始港就是我們這裡,重點則是新華港,將各類機械裝置、鐵製品、五金製品、機械零部件從這兒起運,拉到新華港卸貨,然後在那兒大量裝載橡膠、劍麻、乾果、咖啡、可可、蔗糖、菸草、椰子等特產商品,運回咱們大興港銷售。你們看這條船的船底,覆蓋有一層比較薄的銅板,水線以下部位用的也是銅栓而不是鐵栓,說起來也是不惜成本了。”

“這艘船大概是兩年前進行這樣的改造的。當時在船底覆蓋了一層銅皮,結果航行了至今只有少許磨損(海水腐蝕),更可喜的是船底沒有極大影響航的雜草和藤壺,捻縫部位也完好無損,更沒有令人討厭的海蛆進入船底以至於影響船隻使用壽命。因此,使用銅板覆蓋船底是非常有必要的,就是對銅的需求量可能有些大。”大興縣縣長繼續解釋道“另外,最初的時候船底用的還是鐵質螺栓,結果幾乎鏽蝕得不像樣,以至於很多部位的連線變得一點都不牢固。當然後來還是自然科學研究院的專家們給出瞭解釋,他們認為這是銅鐵之間的電解作用所造成的,因為鐵比銅更活潑,形象地說,是銅即便生鏽了,鐵也能犧牲自己把銅給置換出來。哎呀,這是專家當時說的原話,我也不是太懂,不知道鐵怎麼犧牲自己的,就看到鐵全鏽爛了,所以現在船底的螺栓就幾乎全是銅螺栓了。”

“歐洲人沒有這種意識,更沒有這種本錢用銅覆蓋船底吧?他們甚至連較便宜的黃銅覆蓋船底都做不到,更別提純銅了。他們的船與我們那些風帆動力的船隻一樣,船底是用焦油、硫磺、碎玻璃渣、鐵釘的混合物處理的,但很不可靠,航行不了多長時間,船底就滿是浮游生物或海草了,而且船底木板裡還鑽滿了噁心的、肥大的海蛆,以至於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要更換成本、清理船底,說起來維護成本也很高啊,感覺並不比我們船底覆蓋銅板省多少。”縣長指著船塢外頭烏江江面上一艘正順流而下的65o噸級笛型運輸船,說道“我們現在給所有12oo噸級的機帆船和海軍主力戰艦包銅覆底,我覺得是正確的,況且我們有錢。”

縣長的話讓眾人笑聲一片,戚汪平也笑了,不過他確實為華夏東岸共和國小五十年來在金屬材料及加工方面的進步而笑。這種基礎行業的進步,影響到的其實是社會和經濟的方方面面,其價值是不可估量的,絕對令人感到自豪。7kankan

喜歡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內請大家收藏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內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