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西事

噼裡啪啦打了一陣算盤後,袁寶第將賬本放到一邊,點燃了一根捲菸,長長舒了口氣。

煙是膠州生產的“大將軍”,售價很便宜,但長途轉運到內6地區的蘭州時可就不便宜了。不過袁寶第有的是錢,吃穿用度都很奢華,花錢買高價捲菸抽真不是什麼事。

事實上蘭州近年來也引進了菸草種子,並在很多地方進行種植,一如當年辣椒、玉米、土豆、紅薯等作物傳進來。但可能是土質影響吧,蘭州左近產出的菸葉抽起來總感覺不是很得勁,不如膠州的“大將軍”牌那麼好抽。不過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他們本來也不抽捲菸,兜裡有點餘錢的一般都去商店買切好的袋裝菸絲,然後或者用煙鍋,或者用菸斗,或者用紙卷著抽,成本很低,也算是工作勞累之餘難得的消遣了。

袁寶第抽的“大將軍”還是託天津的親戚給帶過來的。與之一同過來的,除了登萊出版的大量書刊雜誌外,還有整整七八輛馬車的機械零部件。

東國生產的零部件,如果沒用朝鮮爛鐵的話,質量還是有相當保障的。更重要的是,他們生產的部分零部件可以用在英國人的機器上。很神奇,是吧?說穿了其實也沒什麼啦!英國佬的機器,聽說度量衡單位都是用的東制,很多部件完全就是照抄東國人的設計,兩者互相通用一點都不奇怪。

袁寶第是個精細人。他原本是問克利福德洋行採購零部件及耗材的,但在現登萊有部分產品與之重疊後,他立刻就改了主意,轉而採買價廉物美的登萊貨,以減少維修成本。與他抱有同樣想法的清國商人還有很多,他們基本都是活躍於採礦、紡織、建材等行業的新式商人,最是注重成本和效益,對東國也沒太多仇視的情緒,該做生意就做生意,更何況朝廷也沒禁止他們到登萊買東西。

與他們相比,朝廷官營的八大廠(軍工企業)就有些迂腐了。不知道他們是和英國人有協議還是怎麼著,從整機到零部件,都是透過洋行下訂單,從英格蘭本土進貨。寧可買價高質次的英制商品,也不買東制零件,真是奇哉怪也。

袁寶第最近去了幾次皋廠(官辦蘭州機器製造局),這個廠目前有大小五臺蒸汽機驅動鍛錘、鼓風爐及機床,基本都是從英國洋行買的,日常維修時所採買的零件也要從洋行訂購,遠洋運輸加上長途內6轉運,成本相當不低。在袁某人看來,其實完全可以買登萊零件嘛,價格和英國貨出廠價差不多,但運費卻要省了太多了。這個秘密,還是皋廠一位德意志技師告訴袁寶第的,這人似乎看不慣英國人,在廠里老受排擠,但卻幫了袁寶第的大忙。

袁寶第和皋廠的總辦、會辦們關係都不錯,也曾經提出過這種建議。無奈皋廠總辦夏大人告訴他,他們沒有獨立的採購權,所需任何整機或備件,都需上報工部批准,待工部從洋人那裡買回來後再下撥給他們。

這就沒辦法了!皋廠是小廠,不似京局、錦廠那種大廠,又困處內6,想要買點東西實在太難了。很多時候,他們買回來的東西甚至還要被工部“借”給其他局廠使用。可想而知這種“借”定然是有借無還的,讓人十分鬱悶。

袁寶第上個月就借了一根曲柄連桿給皋廠,登萊製造,廠裡的洋人技師用了都說好。曲柄連桿並不便宜,但袁寶第也沒打算問皋廠要錢,事實上皋廠是他煤礦的大客戶,雙方關係好著呢。

不過皋廠上層對袁寶第這位背景深厚的商人也很友好,他們懂得投桃報李、廣結善緣的道理。這不,本月剛剛下了訂單,向袁寶第的磚窯廠採購百萬匹磚,用於新廠區擴建前期工程。

所謂的新廠區擴建,其實和目前的局勢有關。大家都知道,自從草原餓狼噶爾丹在寧夏以北的大漠中戰敗授之後,朝廷一直在緊鑼密鼓地準備下一場攻勢。而進攻的目標也很簡單,那就是繼承了準噶爾蒙古勢力、曾經被康熙當著俄國使者面親口說“絕不征伐”的策妄阿拉布坦。

策妄阿拉布坦目前控制著西域、中亞部分地區,雖然哈薩克人的反叛搞得他焦頭爛額,俄羅斯人的持續進攻也讓他失血頗多,但實力猶存,清廷想要打他,非得做好萬全準備不可。

滿清朝廷自然也明白其中的道道。他們擴大皋廠的生產能力是第一步,提前儲存了大量軍事物資是第二步。這第三步嘛,就是聯絡準噶爾蒙古中不服策妄阿拉布坦的頭人,同時與雪山和尚暗中接觸,說服他站到清廷一邊來。

應該說,這三步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嘉峪關那邊儲存了海量的軍事物資,皋廠新訂購的五臺蒸汽機和數十臺各色機床也已經在大沽口上了岸,不出意外的話數月內就會運抵蘭州。

此外,準噶爾蒙古內部也有些分裂苗頭,雖然被策妄阿拉布坦強行壓制了,但未來難保會重新爆。當然我們也不能忘了俄羅斯人的攻勢,他們的軍隊戰鬥力早就今非昔比,又拉攏了一批中亞遊牧民,已經對準噶爾蒙古構成了嚴重的威脅,近幾年的幾次中校規模戰鬥,策妄阿拉布坦的人損失不輕。

可以說,現在征討準噶爾蒙古的時機已經成熟。而也只有徹底消滅了這支膽敢與清廷爭奪蒙古世界影響力的部族,他們才能真正地站穩腳跟——如果你忽略正在漠北蒙古大地上擴張的東岸人的話。

目前,據袁寶第瞭解,清廷已經從全國各地抽調了七萬餘名軍士抵達甘肅,這是征討準噶爾蒙古殘餘勢力的主力部隊。或者有人會問,準噶爾汗國地域遼闊,為何不調集二十萬大軍,以蒼鷹搏兔之勢將其一鼓聚殲呢?

原因其實在於當地糟糕的交通條件,物資供應跟不上!七萬大軍,已經是四面受敵的清廷所能做出的最優選擇了。正所謂兵貴精不貴多,七萬人只要戰鬥力足夠強大,還是可以打敗策妄阿拉布坦的。

這七萬人中,新軍佔兩萬,舊軍佔四萬。新軍是正面野戰的主力,舊軍則要承擔運輸糧草、佔領城市、控制交通線、搜剿殘餘等任務。此外,還有一萬餘名滿蒙八旗。西域地方廣闊,人口多集中在綠洲和城市內,大部分地區都是荒野,沒有騎兵確實很麻煩。而之所以出動滿蒙八旗騎兵,而不是陝甘綠營馬隊,其實也是康熙的意思。他想讓這些子弟多一些鍛鍊,提高一下戰鬥力,別整日裡瞎玩,荒廢人生。畢竟,滿蒙八旗是大清國存在的基礎,他們要是不行了,漢官漢將們的影響力就很難遏制了,這是關係大清存亡的關鍵,絕對不可輕忽。

七萬大軍遠征,自然帶來了數不盡的商機。秦、隴、晉、豫數省都被動員了起來,糧食、役畜、軍械、彈藥、被服、藥物被流水般送往嘉峪關及新設立的關西四鎮。作為最接近大軍出地的大城市蘭州,自然也接到了大筆的軍事物資訂單,城內外的製造局廠、小作坊甚至是個人手工業者,都開始日夜趕製各種物資。

大筆資金和訂單的流入,同樣也帶動了袁寶第的生意。煤炭、磚頭、蜂窩煤,都隨著需求的增加而銷量大增,尤其是佔據銷量最大頭的煤炭,那簡直就是一部鑄錢機器,為袁寶第賺回了無數利潤。即便等到戰事結束,戰爭刺激的畸形繁榮落幕,大家的生意普遍退潮,但提升上去的生產力水平卻是紮紮實實的,對整個國家而言其實是好事。

而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南方的順國靠著輕工業製品出口東岸經濟圈賺錢,提升的生產力水平也主要在這個方面,即社會生產民生用品的總效率提高,總成本降低,總的商品種類增多;而在北方的清國,靠著軍事需求來刺激經濟,生產力技術水平的提高主要落在採礦、機加工、金屬製品和交通裝備的製造方面,該國槍炮、甲具、刀具、子藥、車輛及金屬工具的生產成本大大降低,效率在外來技術的幫助下提升迅。

一個大頭是輕工業,含部分重工業,一個大頭是重工業,含部分輕工業,完全南轅北轍的生產方式。表面看起來國家的生產力水平都在提升,但內裡其實有所不同,即南方順國因為輕工業產品的豐富、廉價,而可以讓國內民眾更多的享受到展的好處與紅利,雖然未來展面臨著極大的限制和瓶頸,但短期內卻可以提升一定的生活水平。

而清國呢,享受紅利的怕是隻有參與制造業的商人和工人了,大部分被徵稅的農民依然買不到廉價的輕工業日用品,生活水平其實並未提高,甚至還有所下降。雖然從長遠來看上限比順國高,但就短期而言,民眾的怨言反而更大。

袁寶第如今也隱隱約約感受到了這一點。看起來朝廷投入了巨資,商人們因為訂單而一夜暴富,加班加點的工人也賺了那麼點小錢,但市面上的麵粉、食鹽、油料、布匹等生活必需品的價格卻沒跌下來,甚至還上漲了,以至於底下工人還鬧著要加工錢,不然幹不下去了,讓他十分鬱悶。

“聽說南方順逆有成規模的榨油廠、碾米廠、磨粉廠、棉紗廠、製糖廠,曬鹽也採用了東國的最新技術,還從東國買了大量機器割布機、縫紉機生產被服,以至於市面上此類物事的價格一跌再跌。反觀我大清,搞了那麼多鋼鐵、煤炭,不能吃不能穿的,唉!”袁寶第是個愛思考的人,雖然他是靠煤炭暴富的,但總覺得經濟搞得這麼偏門有點問題,日後怕不是要出問題。

“若是朝廷在解決策妄阿拉布坦之後,集數十萬大軍南下,吞併順逆,奪了那些廠子,似乎倒是個不錯的互補之法。”想了半天后,袁寶第倒想出了這麼個簡單粗暴的法子。

確實,如他所言,南方輕工業為主,北方重工業為主,若是能合二為一,南北貨物互相流通,這經濟就盤活了。只是,作為長期關注中國局勢的東岸遠東五藩,可能不會讓這兩個國家輕易統一。

“呵呵,南征順逆的事情不知道猴年馬月了。眼前啊,還得看西征之事順不順利。此次大軍出征,據說由費揚古擔任統帥,寧夏總兵袁衛庭等新近崛起的大將隨行,應該有那麼七八分把握。一旦剿滅了策妄阿拉布坦,北邊差不多就寧靜了,接下來就可以全力南下對付順逆了,國事大有可為啊。”袁寶第抽完了煙,神情有些振奮。

喜歡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內請大家收藏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內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