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波爾多來信

“東岸之鷹”號的海試成功,展現出了航海學校32屆學生們良好的素質。在海試結束返回韃坦港的路上,航海學校校長6銘的臉上就一直掛著笑。這個31歲的前造船廠工人這一年來一直和這幫孩子一起生活、學習、和鍛鍊,他能叫出這幫孩子每個人的姓名、熟悉他們每個人的xing格、瞭解他們每個人的心事,幾乎把這些孩子當成自己的親兒子在教導。他在船上走來走去,不時和這個孩子談談心,又和那個孩子勾肩搭背笑鬧一番,看著這些未來的海軍種子和他親密的樣子,王啟年都有些眼紅。

“東岸之鷹”號再次進入了海軍造船廠,在船員們下船後,工匠們將對船隻進行一番細緻的檢查;接下來他們還要聽取船員們的意見,以便對不足之處進行改正,在建造下一艘船隻的時候能夠做得更好。

海試結束後有兩天假,於連?德埃布洛爾哪也沒去,回來後就徑直躺在自己宿舍內的硬木板床上,呆呆地看著房頂,思緒也隨之飄飛。

來到這裡一年了,自己最初只是個被判苦役的戰俘,在混亂骯髒的礦區內沒完沒了地採石,很多時候都吃不飽,而且還要面臨查魯亞野蠻人的攻擊,於連現在甚至都不願意再去回憶那段黑暗的歲月。

曾經以為自己的人生就是這樣了,一輩子被關押在這裡沒完沒了地採礦,直到哪天默默無聞地死於飢餓、疾病或是鬥毆。只是人的命運總是那麼不可測,自己因為受過系統完整的海軍理論教育,竟然被這些韃坦人看中,進而到一所航海學校裡教書,從此脫離了那黑暗的礦場。很多時候,於連都在心中第一百次感謝曾經資助自己去學習知識的德薇爾太太。

韃坦人真的很慷慨,他們為這6o名孩子建起了漂亮的房屋和教室,提供他們最為豐富的食物、教授他們最有價值的學問、灌輸他們做人的準則。這些孩子真的是太幸運了,相比起自己當年在波爾多艱難求學的情景,這些孩子簡直像生活在天堂裡。

現在自己真的有些喜歡上這裡了,比起chao溼悶熱的聖克里斯多夫島,這裡沒有殘忍地海盜、沒有喝得醉醺醺地英國佬、沒有為了金錢而出賣靈魂的無恥jian商、沒有放蕩的舞女――好吧,於連舔了舔嘴角,他承認“放蕩的舞女”某些時候也是很可愛的。總之這裡的一切都讓人感覺很新奇,這裡的人們jing神飽滿、朝氣蓬勃;這裡的建築簡潔美觀、結實耐用;這裡的軍隊裝備jing良,訓練有素;上帝,當初肖恩?拉法蘭先生怎麼就會瘋到決定來進攻這裡,願他在天國一切安好。

這裡的孩子們很禮貌,每天都會對自己問好。他們的求知yu望真的很強,他們也很勤奮刻苦,有時候於連真覺得教這些學生知識會讓自己感到愉悅;韃坦人提供給自己的食物也相當不錯,海鮮、牛肉、豬肉、雞蛋等等應有盡有。而且,他們對教師也很慷慨。雖說自己限於戰俘身份,每月只有兩元錢的工資,但是韃坦人每月還給自己四元錢的補助津貼,加上一些逢年過節的獎金,這一年來自己竟然攢下了近8o元。這筆錢即使在巴黎也能過上體面的中等生活了,何況這裡的物價這麼低,生活物資在最近也變得豐富了起來。

按理說自己應該就這樣安安靜靜地在這裡教書、生活,可是於連很清楚在遠方還有很重要的東西在牽絆著自己的心靈。於連的思緒漸漸飄遠少年時資助自己學習的德薇爾太太,青年時資助自己去加勒比殖民地展的馬蒂爾德小姐。

我欠她們的。於連嘆了口氣,從床上坐了起來。他從枕頭底下翻出了錢袋,數了數,一共78個一元硬幣。於連想了想,又從兜裡摸出了兩元,扔到了錢袋中。然後翻出一張紙,提起筆,卻又不知道該給哪個寫信。如今韃坦港已經有了和阿姆斯特丹的固定航線――庫艾特船長的商船每年往返兩次,有時候他們也兼作郵差業務,只要你支付足夠的費用,他們會很樂意順便幫你捎帶信或物品。

於連呆呆地望著信紙,正躊躇間,門卻被敲響了。於連把錢袋胡亂地往被子裡一塞,起身開啟了房門。門外是一名學生,這名學生手裡還拿著一封信,看見於連開啟房門後,連忙把信遞了過去,說道“i安,先生!這是您的信,從波爾多來的,碼頭上的人剛剛送來這邊。”

“i安,尤里!”於連聽到波爾多後心中一動,有些顫抖地接過信,口中感激道“謝謝你,尤里!”

“我的榮幸,先生。”尤里靦腆地說道,“那麼,我先告辭了。”

和尤里揮手告別後,於連感覺自己的心跳有些加,他趕緊把門關緊,然後跌跌撞撞地坐到床沿上。顫抖著開啟信封,一張彷彿帶著香氣的信紙飄了出來。

“親愛的於連最初聽到聖克里斯多夫公司遠征隊失敗和你音訊全無的訊息,我幾乎暈倒在花園裡。那時候我的靈與肉彷彿已經不再屬於我自己,我強迫自己不要每天去碼頭打探你的訊息。特蕾莎修女告訴我,向主祈禱能得到心靈的平靜。我在修道院中住了三個月,直到我實在無法忍受對你的思念,上didu無法阻止我對你的思念。

我的煩惱無處傾訴,我的思念無人回應。我每天七點起床,到碼頭去打探任何有關你或韃坦人的訊息,然後回到家中祈禱。父親讓我幫他打理紡織廠,我無心工作,總把事情弄得一團糟。父親無比失望地斥責我,我竭力忍住眼淚,無處訴說。

每i每夜,我既不能休息,也不能安寧。如果我睡著了,折磨人的夢靨會將我驚醒。我夢見你時,夢裡的你總是在向我揮手告別。

我失去了生存的意義,幾乎無法呼吸,直到皮埃爾先生從韃坦港帶來了你的訊息。上帝,在聽到你平安的訊息時我的眼淚抑制不住地流了出來。我快樂地走回家,我把這個喜悅的訊息告訴了特蕾莎修女,告訴了父親,告訴了每一個我遇見的人,我感覺我彷彿漫步在幸福的雲端。於連,親愛的,我是如此思念你以至於我幾乎一刻都不想再等待下去了。對了,德薇爾太太最近似乎有了新歡。她在聽到遠征隊失敗的訊息時悲傷竟然僅僅持續了一個下午,我實在無法理解她廉價的愛情。

下個月哥哥會去聖多明戈處理種植園的事情,我請求父親讓我一同過去,父親答應了。我想,也許我會去韃坦港見到你。愛你的馬蒂爾德,1633年1o月15i,太陽落山時,于波爾多。”

於連渾身癱軟地躺在床板上,彷彿散著香氣的信紙就這麼覆蓋在臉上。

良久,他才起身坐了起來,將信紙又反覆讀了好幾遍,這才滿足地將信紙塞回信封,又將信封放到自己的衣櫃最下方。

於連又推算了一下時間,覺得馬蒂爾德此時應該已經在聖多明戈了。她的家族在那裡有大片的棉花種植園,產出的棉花再裝船運到波爾多,由她父親掌控的工廠進行加工並出售。這種紡織工廠在法蘭西、義大利、西班牙和英國很多,尤其是英國,英國東部地區的諾福克郡遍地都是毛紡或棉紡工廠,生產出來的產品除供應本國外,還大量外銷到東歐、北歐或是新大6殖民地,利潤相當豐厚。

前陣子韃坦人不是從英國買回了不少紡織機麼,一幫人圍著那些紡織機研究了很久,後來好像還聽說是要重新設計一款能依賴水力的新型號紡織機,進行大規模工業化生產,也不知道有沒有成功。如果成功的話,生產出來的產品成本倒是會大大降低。不過就算如此恐怕也很難銷售到別的國家或地區去,地區貿易壁壘和高額的關稅能讓成本再低的商人也變得無利可圖。

於連搖了搖頭,這種工商業方面的事情自己是在不擅長,還是想想馬蒂爾德究竟會不會來這裡呢,自己究竟有多久沒見她了?她笑起來是否還像以前那樣甜美?想著想著,於連不由地痴了……

喜歡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內請大家收藏穿越163o之崛起南美內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