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發飆需佔理(1 / 2)

二兒子命懸一線,軍醫中的好手、市面上的名醫,魏國公甚至憑臉面把御醫都請來了。

可一幫人忙活了大半個上午,也只是靠著參湯才勉強吊住了李令貞的性命。

通常到了這個份兒上,人基本已經沒救。

能拖延一陣,讓將亡者有機會等到家人趕到,並交代下遺言,就算是盡力了。

面對著魏國公不死心的追問,被請來用金針術止血的孫長仙糾結了一番

最後還是沒忍住說出“如果能將王祿恩的嫡傳弟子清風請來,二公子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按說魏國公不可能知道“清風”這麼個小人物,不過巧的很,他還真知道。

不但他知道,李令乾甚至侍衛統領都知道。

無它,害李令貞即將丟命的差事,與王祿恩和清風這對師徒有著脫不開的關聯。

但知道歸知道,他們對“清風”這個人卻沒什麼瞭解。

同樣不瞭解的,還有在場的一眾資歷有高有低的醫者。

尤其是從孫長仙口中得知,王祿恩的這個嫡傳弟子只有十四五歲,質疑聲、冷笑聲更是壓都壓不住。

面對如此情形,孫長仙只得講出“清風”妙手回春,硬是從鬼門關前,生生把穎縣主給撈回來的事蹟。

只是因為病症部位太過敏感,具體情節孫長仙只是含糊一帶。

惹得一眾醫者,還以為“清風”開腹治好了穎縣主的腸癰症。

如此一來,起碼在場的名醫中間,質疑聲瞬間就被壓了下去。

前段時間穎縣主病重,長公主遍請洛陽名醫的事,太多人知道。

尤其是在場的醫者,很多都參加過那次“會診”,非常清楚當時的病情有多危重。

那個叫清風的小道士能把人救回來,而且現在已然大好,有真本事已經毋庸置疑了。

再聯想王祿恩擅長的就是開腹救人,而眼下李令貞的傷,不正是“開腹”嘛!

一眾人希望燃起時,始終不一言的盧醫士又補了一刀“嗯,清風雖然年歲不大,但在醫理上,卻有獨到的見解。”

盧醫士不論醫術還是資歷,在行內都是公認的。此刻他都出言肯定,“清風”的手段瞬間被再次拔高一節。

只是沒什麼人注意到,盧醫士說到“醫理”二字時,語氣咬的異常生硬。

盧醫士當然不是在讚揚武卓。

他在心裡已經認定,李令貞傷成這樣,斷無回還的可能。

而且,他相信魏國公身為沙場老將,各種傷情見的不比尋常大夫少。

對什麼樣的傷還有機會救回來,什麼樣的傷根本沒有救治的必要,都清楚的很。

所以,儘管他不願放棄,但心裡也明白李令貞沒希望了。

正因如此,縱然是一副出了名的霸道性子,在眾醫者紛紛表示無力迴天時,才沒有飆遷怒。

但這時候如果有人給了他希望,到頭來卻再次絕望,心情一番激烈的起伏後,又會是什麼模樣呢?

好脾氣的人都禁不住的折騰,更何況是暴躁的魏國公。

到時,那小子縱然不會被生撕活剝,也少不得狠狠吃些苦頭。

當然,這裡的“生撕活剝”只是形容詞。

勳貴們縱然行事無諱,把人暴揍一頓甚至打斷手腳都沒什麼壓力,可真要無端要人性命,心裡也得掂量掂量。

尤其是光天化日之下,民議和御史大夫的嘴都不是開玩笑的。

正是抱著這種心態,盧醫士才出口肯定武卓的醫術。

以次來給那個目無尊長的小子一些教訓,出一出前幾日在長公主府攢下的惡氣。

別人不瞭解原委,自然窺不破盧醫士的用心,可孫長仙知道啊,卻又不能戳破,一時間萬分後悔實不該多嘴。

可後悔又能怎麼樣,難道他還能把說出去的話吃回肚子裡?

隨著盧醫士的話出口,魏國公不再猶豫,立馬遣侍衛統領奔長公主府請人。

這裡的“請”,在絕大多數的時候都是真的請,畢竟是求人救命嘛。

不過,武卓對於魏國公府上下卻不一樣。

如果沒有王祿恩的案子,就不會牽出單綱。牽不出單綱,自然也就沒了李令貞領的差事。

邏輯很牽強,但不爽甚至是憎恨卻是實實在在的存在。

無它,遷怒二字罷了。

正因為遷怒,侍衛統領才藉著焦急趕路的引子,狠狠的給了武卓一番苦頭吃。

他想的很好,就算事後武卓告狀,引來了長公主的不滿,那也是他心憂二爺的無心之舉。

武人嘛,行事直魯一些再正常不過。

長公主身為皇室貴胄,還能不顧身份的拉下臉,專門尋他一個小角色的麻煩不成?

按理說侍衛統領想的是沒錯的,可偏偏他遇到的不是清風,而是武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