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我記住你了!(上)(1 / 2)

武卓讀本科時學校組織過禁毒教育,ppT上看到鴉片是漢武帝時期穿入國內,但數量極為稀少,被稱呼為“極樂草”。

公元七八世紀,也就是隋唐時期才作為藥材從印度進入國內。因為沒有種植,數量仍然不多。除音譯名“鴉片”外,還得了“忘憂草”的名字。

其中極少數被藥用,其餘的基本都被煲湯喝掉了。

而後到了宋朝,其藥用價值才6續被總結出來,同時有醫者現了其毒性。

通常的說法是一份要三分毒,但到了鴉片這裡,厲害到一份藥九分毒。

武卓聽了狄仁傑的介紹,雖然不清楚“熟鴉片”被提前現是什麼原因。但眼下的大唐鴉片絕禁,顯然是瑞國公方岳的功勞。

正因為這東西剛剛小範圍流傳時,便被嚴苛的法令禁止,才導致如今滿屋子人最多隻知道個名字。

那麼,問題就出現了,武卓是怎麼認識的?

靠猜的?

顯然說不過去!

把責任推到已經不在世的便宜師父身上?

好像也不大合適,畢竟王祿恩一直隱居在汝州,除了熟識基本不與外人交集。

因此,能得到鴉片的途徑多半是友人輸送。

誰能保證此次參與查案的人裡,有沒有一心想要立功的傢伙。再借著查書信往來的便利,當稍查一下一眾醫者中誰手裡有鴉片。

雖然朝廷明令禁止,但保不齊就會有大夫偷偷搞一些研究其藥性。

這要是因次被牽扯出幾個來,那武卓的罪過可就大了。

面對狄仁傑的問題,武卓稍稍猶豫了一下。

想清楚利害關係後,鎮定的回答“自我師父立志鑽研手術之道開始,就一直被麻醉的問題困擾著。

如果不能有效的壓制患者的疼痛,一來手術過程中患者亂動容易出現失誤。

再一個,真的是會疼死人的。”

這個問題很現實,即使不是醫者也能理解。

武卓不想被狄仁傑盯著觀察,轉身走向停屍的案子。

同時說道“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師父都在試圖還原傳說中神醫華佗所制的麻沸湯。

不過世間正方已失,流傳的方組多為後人推測,甚至是杜撰出來的。

我師父透過各種方法收集了多個版本,並逐一進行了測試和研究。其中一些是完全無效的,甚至與人體有害。

另有一些雖然有一定的用處,但無法達到滿意的麻醉程度。

還有一些效果很好,卻藥效太強而且不好掌控,一個不小心受用者便有性命之憂。

因此,我師父只能對所有有效方組進行總結,試圖找出新的既安全又有效的配比方法。

其中鴉片這位藥,便是研究的一處重點。”

“你便是透過令師的研究所得,認出的鴉片?”狄仁傑問話的語氣中透出的是好奇,但看著武卓的眼神卻帶著一絲懷疑。

之所以懷疑,一個是因為天下黑色或黑褐色毒物太多,透過一點點殘餘和口傳言教就能分辨出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二個是,狄仁傑現武卓聽到他的問話時,稍稍猶豫了一下。

以他的經驗看,那神情極有可能是在權衡,甚至是編造理由。

這一細節雖然與正事無礙,但習慣使然,他下意識的就出言探究起來。

“是的。”武卓心裡已經有決斷,所以非常乾脆的給出了肯定的回答。

“那說說看,你是透過何種細節,分辨出死者胃囊中的就是鴉片。”狄仁傑臉上一副求知的模樣,踱步跟到了停屍案子旁。

袁老頭兒同樣有些好奇,揹著手走到了武卓的另一側。

呂全禮和其餘人不管是真好奇,還是為了應景兒,也顧不上忌諱屍體,全都圍了上來。

武卓無視了狄仁傑探究的眼神,語氣一變,猶如老師教學一般沉聲說道“先我們要明白一點,少量服用鴉片,可以止痛,擴張血管從而降低血壓,以及舒緩精神。

但服用過一定量級,便會致命。

這裡有一個問題,因為鴉片種植區域、提取工藝,甚至受生長是的雨水氣候影響,同等大小的一塊兒中,致人死亡的量是不同的。

所以,這方面暫時無法衡量出一個準確的數值。”

隨著武卓的語氣轉為正式,而且所說的內容也趨向於專業性。圍著的一幫人為了能夠聽懂,不由自主的開始收斂心神。

“先我們來看死者的胃粘膜。”武卓用鑷子掀起被仵作破開的胃部,示意對面的小吏將油燈高度降低一些,將胃粘膜照的更清楚一些。

“大家看到了什麼?”武卓沒有說結果,而是先問了一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