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璇璣洞主(10)

劉敏見火爺爺講得認真,已經相信璇璣洞主就是自己的孃親;可這怎麼可能,即便她是自己的孃親如何跟她相認;而且這地兒是璇璣洞又不是大宋朝的汴梁城抑或益州成都府……

劉敏心中天南海北地尋思著,璇璣臺上紅衣洞主已經走下來,到了一架十分考究的織錦機跟前親自操作起來。

劉敏拽了火爺爺一把道“爺爺,孃親下了璇璣臺現場實物操練,我們快過去看看……”

紅衣洞主坐在木製的織錦機上,向圍在一週邊的誠男信女介紹著蜀錦編織的幾個重要環節。

一是打結。這是織工的基本技能,也是學習手工織錦的第一道關;裝一袋煙的工夫用極細的絲線打出十二個結並剪掉線頭,使其看上去像從來沒斷的才能及格。

二是打芊兒。最注重身體協調性的技能,左手拽著線做短距離的前後運動;右手轉動紡輪,根據需要打出不同股數的芊兒以做緯線。

三是拉花。在萬千根稍粗於絲的線中拉花提起織機上的經線,力量要合適,經線不能提得太高,易斷;不能太矮,梭過不去。放線要乾脆,否則,許多纖線會攪在一起。

四是投梭。腳變換著踩豎腳竿將16面綜框輪換升降,雙手左右開弓投梭,其間每投一梭要用扣壓緯。兩者所用力量均非常重要。若力量過重,另一隻手很難接到梭,過輕,梭過不去,會割斷經線造成經線斷裂。否則,成千上萬根經線需要人工撈頭手工打結。用扣壓緯時,由於力量掌握不均會令錦面圖案時緊時鬆而變形。

五是轉下曲。織工經常必做的一項檢查。下到一米深的機坑,轉動下曲籤防止纖線斷裂和纏繞。這項工作一般要用一天的時間。

六是接頭。織造蜀錦時絲線會根據天氣的變化熱脹冷縮,或織造時成千上萬次自然摩擦產生絲線疲勞斷裂。在遇到經線斷裂的情況時,織工就要在讓人眼花繚亂的上萬根線中找出斷掉的絲線並運用所學到的打結技能將其接上。上面提到的只是織造時必需的一些基本技能,最難的是織工在手腳眼耳並用的情況下保持協調和對織機構造的熟悉及裝造。

蜀錦編織講授完畢,紅衣洞主又走到不遠處的紡車和織布機跟前講述紡線織布的方法和步驟。

劉敏凝視著幾架紡車和老式織布機,不禁想起他在後世看見姥姥織土布的情景;而璇璣洞的紡車和織布機從外觀上看跟後世姥姥家的別無二致。

劉敏後世的姥姥家在關中平原周至縣,那裡的女人至今還用老式布機織布。

這是因為市場上對土布的需求量相當大,穿膩了綾羅綢緞的城市人懷舊;十分喜歡鄉村裡的土布。

土布的市場展不斷地被拓寬,但劉敏無論如何也沒想到十世紀的宋朝開寶年間;璇璣洞便就有了如此先進驚豔的紡車和織布機。

紅衣洞主這一次是從製作棉花捻子的工序到上機織布的步驟一步一步十分詳細地進行講授,每一個細小的環節都沒有遺漏。

紅衣洞主先讓黑驛馬和幾個雜役開啟來一包棉花攤開來,又讓晴兒、雯兒從高粱地折來幾根高粱秸遴選了一根十分光滑的拎在手中;爾後扯下一片棉花扯成長約一市尺,寬約三指左右的麵糰;把高梁杆放在棉花中間以高粱杆為中心把棉花裹起來搓捻,最後從搓捻好的筒狀棉花中抽出高粱杆;一根棉花捻子便就成型。

紅衣洞主把搓捻好的棉花捻子拎在手中向四周展示著道“兄弟姐妹大家來看,這叫棉花捻子;也叫捻子,是織布紡線的頭道工序,有了搓捻子這道工序,後面的紡線織布才能有條不紊地進行下去!”

劉敏震驚不已,因為紅衣洞主搓捻子的方法和他後世的外婆一模一樣。

劉敏凝視著紅衣洞主心中默默說道“紅衣洞主是敏子的孃親嗎?如果不是可她的一舉一動敏子好像都是十分親切!”

劉敏心中正想,便見圍觀的男男女女不約而同地出驚歎之聲,這些從各地遴選上來的能男巧女經過紅衣洞主的培訓後,將會回到他們各自的村落和部族去;用學到的紡織技術讓百姓穿得暖和睡得舒服。

可此前他們並不知道棉花是這樣一步步才製作成衣服的,有些地方乾脆將一張獸皮當做外衣整日披在身上。

劉敏在男男女女的驚歎聲中疑慮竇生,自言自語說道“這裡到底是民間還是仙界?抑或是火爺爺說的成都九眼橋吧……”

不等劉敏把要想的事情想完,便見紅衣洞主盤膝搭窩坐在紡花車前左手捏著捻子;右手搖動紡花車搖柄紡起線來。

“吱嗚吱嗚唞——吱嗚吱嗚唞……”的紡線聲不絕於耳,動作跟後世劉敏的姥姥簡直就是一個模子倒出來的。

誠男信女在紅衣洞主的教授下一齊仿照搓捻子、搖紡車;陰陽兩極廣場上很快便有成堆成堆的捻子堆積起來。

幾十架紡車開始紡花,“吱吱嗚嗚”的紡線聲彷彿天籟之音在嫻雜院、陰陽太極廣場上空迴旋。

劉敏心中激動不已,眼睛裡盈滿淚水尋思這樣的場面多麼像當年邊區人民豐衣足食,但這裡不是邊區是一千多年前邛崍山璇璣洞。

棉線紡成上百個線筒,紅衣洞主竟然傳授漿線的手藝;用米湯加土粉或者把麵粉弄成糊糊,將紡好的線放進去浸泡然後晾曬乾讓棉線硬實起來;下一道工序就是把漿過的線纏在較粗的竹筒上稱之為打筒。

這幾道工序不是一蹴而就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而要好幾天;中間當然留出來吃飯、睡覺的時間。

打筒時要把數十個線筒呈扇形的擺在開闊地上,然後把筒上的線纏繞在織布機的木柱上稱為經線——關中人把纏繞棉線的木柱子叫老橛。

經線後要把線一根根穿在繒上弄到織布機上,繒由織布機的腳踏板分別控制;兩盤繒在織布時一上一下稱之為交;梭子即從剪刀般的交口中來回穿梭。

線在繒上穿完後再把線穿到杼上,杼是用竹籤密密地固定起來的。

把所有的線都穿好繒和杼後,然後把線放在碩大的木製的織布機上準備織布。

紅衣洞主端坐織布機上後,從小筐裡拿起一個穗子——纏好的線筒——把穗子穿在細細的竹籤上然後用手拉出一節線來,把線頭放在梭上左右孔前用嘴一吸,那線頭就從孔裡穿過到紅衣洞主的嘴裡面。

紅衣洞主用嘴唇夾著線,然後把線拉長,再把穗子安放在梭子中間的長方孔內;織布工序正式開始……

喜歡章獻明肅皇太后請大家收藏章獻明肅皇太后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