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石泉城(3)(1 / 2)

公元7世紀8世紀的吐蕃帝國,是一個能和唐朝以及阿拉伯帝國掰手腕的級大國;然而在唐朝末年隨著唐朝邊軍對吐蕃的打擊以及吐蕃內亂,吐蕃帝國走向衰落。

趙匡胤建立北宋政權後,吐蕃諸部蟻聚於涼州(甘肅武威)歸潘羅支統領,號稱六穀番部。

六姑番部遠在河西地區,北宋秦風路、成都府路以西的廣大地域被林林總總的吐蕃部落佔領,他們名義上服從潘羅支;但我行我素的時間居多。

李繼遷認為這是一個極佳機會,如果他透過茂州石泉縣的同宗族群西南羌將周邊一帶的吐蕃部落拉攏過來跟党項人形成統一戰線,那麼滅遼亡北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因此,便就率領1oo死士乘騎3oo匹戰馬從無定河奔駛而來。

這時候的時間是公元98o年,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篡奪皇位後的趙光義忙著吞併北漢,得到北漢驍將楊業後任命其為代州刺史,楊業在雁門關打敗契丹軍隊;殺其將蕭咄(duo)李。

這一年李繼遷17歲,他覺得宋遼兩家打得正酣;而西南方面空虛,正是自己展實力的大好時機。

17歲的李繼遷便有如此宏遠的大志,其狼子野心窺一斑而知全豹。

劉敏和火爺爺來到石泉城,一開始當然不會見到李繼遷的;展現他們面前的竟是三面環山中的一處開闊地,開闊地上竟是碉堡式的建築。

這裡是北宋的石泉縣,縣城就建立在大禹的故鄉禹裡鎮;劉敏於後世二十一世紀時來這裡救災,那是公元2oo8年的汶川大地震,禹王鎮的古老建築幾乎被夷為平地。

可是此刻是北宋太平興國5年,公元98o年;這裡的古老建築還鱗次櫛比,這讓劉敏激動萬分。

劉敏對火爺爺說了聲“爺爺,這是石泉城是不是大禹的故鄉!”

火爺爺年輕時來過這裡,聽劉敏如此詢問;揚揚手臂欣欣然道“是啊是啊!這裡是禹王鎮,華夏治水英雄大禹的故鄉!”

“大禹是羌族人!”火爺爺直言不諱道“禹裡鎮的百姓尊大禹是他們的祖先,每年有不少祭祀活動!”

劉敏“哦”了一聲,把目光四處盯看著;思考他在後世就一直在想問題大禹是羌族的祖先嗎?

大禹如果是羌族,那麼炎帝也就是羌族了;而三國時的馬、姜維也是羌族人。

從這個層面講,羌族可謂佔了華夏民族的半壁江山。

答案似乎是肯定的。劉敏後世去過關中西府,那裡有座姜炎城就是炎帝出生的地方。

炎帝是華夏農業文化的創始人,民間敬奉為神農大帝。

公元前3976年,炎帝出生在渭水流域,炎帝姜姓;姜和羌音近,應該是羌。

後來炎帝姜氏族群沿渭水、黃河流域向東展到河南、河北、湖北、山東一帶中原地區,由畜牧逐步轉入農耕。

應該說羌族是亞洲最早創造牧業文化和進入農業生產的民族。

公元2oo8年那陣子,劉敏作為醫學院的學生參加汶川大地震救災工作;晚上跟禹裡鎮的羌族鄉親們在一個帳篷拉呱;鄉親們講起他們是炎帝部落,祖先是大禹的故事。

大禹是羌族第一個酋長兼巫師,大禹治水,功蓋華夏,恩澤九州;羌人為有這樣一位祖先而自豪,並奉為天下第一水神,世代崇祭。

四川羌族地區——岷江上游、涪水源頭、青衣江兩岸均立有大禹廟或禹王宮,任人朝祭,以念祖先祖的千古恩德。

大禹故里石泉縣禹王鎮,後世叫北川縣;有“禹穴”、“刳兒坪”、“石紐山”和禹王廟、禹王宮等古蹟聖地,讓人瞻仰,以緬懷大禹的蓋世功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