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追殺(5)(1 / 2)

宋太宗打坐在垂拱殿的龍椅之上,臉色凝固成一塊鐵;兩個時辰前他在觀稼殿派遣大內總管藍采和帶領皇城司的四大高手蔣青、瀋陽、韓飛、楊廣以及3o多個兵衛趕去襄王府擒拿劉敏。

藍采和帶人離去後趙光義還不放心,又讓掌印太監王繼恩帶領2oo禁軍前去支援。

擒拿一個劉敏,宋太宗派了兩個最相信的人;還帶那麼多的兵衛,足見他對劉敏這個人的重視。

難道不是,劉敏要真是劉謨的女兒;那麼她就要是宋太宗侍衛總長李旻的骨血,李旻被宋太宗下了油鍋;李旻的姑娘倘若進宮,一定會為她的父親報仇雪恨。

劉敏一旦跟趙匡胤的後裔聯起手來,那麼他趙光義苦心經營的子孫千秋萬代計劃還不會成為泡影。

這樣的情狀,不禁使宋太宗想起唐太宗李世民和武則天的故事來。

武則天最初是李世民的才人,唐太宗納武則天為才人純粹是政治需要。

武則天父親武士彠是一個很有錢的商人,資助過李淵李世民父子;並且在李淵起事過程中揮過關鍵作用,後來隨李淵攻下長安稱得上是唐朝的開國功臣。

李世民為了感謝拉攏武家,在武士彠去世後的第二年把武則天選入宮中,賜封才人。

唐太宗的這種做法,與他建凌煙閣,畫二十四功臣像的做法是一脈相承的;都是一種政治考量。

由此可見,唐太宗不會是因為喜歡才娶武則天。

武則天雖然年輕,但並不一定貌美;歷史上從來沒有武則天“貌美”的記載,至少說她不是國色天香那一類;不會讓成熟男人李世民看一眼就丟不下。

李世民給武則天賜號“媚娘”,這個“媚”字,並不是美的意思,只是說武則天表現得很可愛。

當然同時也有一些貶義,因為古代一貫都說“狐媚”,“媚”字還有迷惑人的意思;成熟男人李世民當然不可能被武則天迷惑。

李世民是一個在戰場上走過來的文武雙全的幹才,又是一個目光卓遠的出色政治家。

李世民喜歡女人,又能夠把握分寸感;知道內外有別,又賢明,還能對他在政治上有幫助的長孫皇后才是她需要的女人。

對一個“媚”的女人,武則天當時在唐太宗面前不少次地表現出“媚”態;應該說李世民不會喜歡。

武則天積極、主動地對李世民投懷送抱,但是效果不明顯;用“媚”想要獲取李世民青睞但辦不到。

武則天的真實目的是想上位,她一直迎合李世民的趣味;但和李世民不對眼。

武則天先是採用“媚”的方式,後來“媚”的效果不明顯後她又換了一種方式,那就是表現自己的政治才幹。

武則天在積極地向長孫皇后學習,但因為地位問題除了學習長孫皇后的政治才幹外,沒有其他更好的方式。

從“馭馬”的故事就可以看出她要表現自己的政治才幹,這種政治才幹似乎不是一個女人該表現的方式。

所以,李世民只是誇獎了她,但是,也許從此更加提防她,疏遠她;可能正是李世民看穿了武則天的野心才對其有所提防。

武則天不是一般女子,在李世民跟前用盡手段沒有獲得上位的機會後;知道只要李世民活著她就不會有希望,便就停止了奮鬥把目標轉移到太子身上李治身上。

武則天在李世民健在的九年時間裡一直是個才人沒有升遷,因此透過長久觀察才把目標鎖定在太子李治身上獲得成功。

成功後的武則天大殺李門宗親,一步一步將有點軟弱的李治架空最後取而代之。

有意思的是宋太宗早就觀察到自己的三兒子趙恒生性良善,有點軟弱;偏不偏正不正他看準街頭賣藝的優伶劉敏。

宋太宗沒有見過劉敏,可是他能想起劉敏的娘劉謨來;那可是一個絕代女子。

宋太宗做開封尹時去京兆府暗訪,在民間的百藝大會上相識劉謨的;不由分說便將劉謨帶回晉王府。

可那時候宋太宗的心思在南唐後主李煜的皇后小周後身上竟然把絕色美人劉謨給淡忘了,劉謨才和自己的侍衛總長劉謨苟且一起。

事態的展就是這樣的怪異,多年後劉謨的女兒竟然來到東京;竟然把自己的兒子給迷醉了。

劉敏一旦成為武則天第二,那麼趙家的江山恐怕比李家更慘。

宋太宗咬牙切齒地著毒誓不能讓劉敏活著,因此才先後派出藍采和跟王繼恩趕往襄王府擒拿劉敏。

藍采和、王繼恩一前一後趕往襄王府後,宋太宗從觀稼殿趕到垂拱殿上朝。

宋太宗在位二十二年,共用過九人為相,他們是薛居正、沈倫、盧多遜、趙普、宋琪、李昉、呂蒙正、張齊賢、呂端,其中趙普、李昉、呂蒙正兩次任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